川妹子家政服務員出川難的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2-11 10:54:00
導語:川妹子家政服務員出川難的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四川具有豐富的農村勞動力資源,尤其是農村婦女以勤勞、樸實、純正的優良品質,深得各地的普遍贊譽。組織四川農村婦女到城鎮較高收入家庭從事家政服務,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指示,按照農業廳的部署,省農廣校積極開展“川妹子”家政服務員的培訓和輸出工作。6月初與安位“川妹子”家政公司簽定協議,各級農廣校招生培訓家政服務員,統一交給該公司輸出,6月17日-20日舉辦了首期家政師資培訓班,全省16個市(州)、36個縣農廣校共48位教師參加了培訓,這一舉措先后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6月下旬省農廣校向全省各地農廣校發出了《關于大力開展“川妹子”家政服務員培訓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農廣校把“川妹子”家政服務員培訓,作為農廣校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重點和突破口,并籌集民間資金,給予各縣農廣校開展“川妹子”家政服務員100元/人的培訓補助。各地農廣校積極行動,深入到鄉鎮、村社作宣傳動員和培訓工作。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南部、閬中、簡陽、大英、中江、石棉、大竹等縣市農廣校,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到鄉鎮、村社,現場培訓村社干部、戶主和農村婦女。到8月底,省農廣校與“川妹子”家政公司一道,先后到10多個縣,行程4800多公里,現場培訓農村婦女就達5500人以上。但是,兩月間最終成建制輸出到省外的僅有3個縣的幾十人。
一、困惑
困惑之一:四川沒有可作家政服務的農村婦女嗎?回答是否定的。四川現有農村人口6800萬人,農村勞動力3780萬人,剩余勞動力1300萬人,約占農村總勞動力的1/3。適合做家政服務的人,以16—45歲的農村婦女為宜。據全省農業普查結果表明,四川農村從業人員中,16—45歲的女性有1622.4萬人,按照剩余1/3計算約有540萬人。四川農村女性人力資源十分豐富,開發潛力很大。
困惑之二:沒有雇主需要家政服務嗎?回答是否定的。目前我國城鎮家庭需要家政服務的人,主要集中在“四高家庭”,即高收入、高年齡、高級知識份子、中高級干部。僅高收入家庭來講,我國擁有1000萬元資產的家庭有24萬,100萬元資產的上千萬個。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8811萬人,占總人口的6.96%,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老齡化問題日漸突出,他們的衣食、起居需要別人護理。由于“四高家庭”對家政服務的需要,家政公司應運而生,而且定單很大。僅與省農廣校合作的“川妹子”安位家政公司的定單就達15萬,供不應求。
困惑之三:農村婦女不愿意出去做家政服務嗎?回答也應是否定的。的確有少部分農村婦女不愿意從事家政服務工作,認為那是當“傭人”,低人一等。但大多數農村婦女認為,只要收入適當,做什么工作都是可以的。今年7、8月我們到簡陽、中江、大英等縣市的鄉鎮現場動員、培訓,每場參加聽講座的農村婦女都在150人以上,十分踴躍。經過7—15天培訓的家政“川妹子”包吃住,凈收入都在500元/月以上,其工作環境遠遠好于一般工廠,勞動強度低于一般工廠,相當于工廠800—1000/月元的收入。
二、癥結
通過調查分析,我們認為目前“川妹子”出去做家政困難較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供需雙方(雇主與家政服務員)的要求難以對接。現代家政服務員已經不是以前的“保姆”了,而且城市的家庭服務與農村婦女的想象有較大距離。許多雇主要求家政服務員不僅要會做一般家務,能作飯、洗衣、打掃衛生,而且要懂得科學、營養配餐;要有較高的思想品德,文明懂禮貌,善于待人接物;不僅懂得老人護理,還要懂得母嬰護理,幼兒教育;高級家政服務員還要懂得家庭管理和家庭投資,等等。雇主一般要求經過一定時間培訓的家政服務員,哪怕多付一點費用都可以。但是大部分的農村婦女的想法卻不同,通過我們與農村婦女的面對面交談,16—25歲的農村女青年,要求高工資600—800/月元以上,但她們思想不穩定、家政服務經驗欠缺,不少雇主不愿請;26—45歲的農村婦女,有家庭有顧慮,子女上學負擔較重,想馬上就業,不愿花錢和時間參加培訓。
2、高額的組織和培訓成本讓農村家庭、組織單位無法承受。成功的走出一名川妹子的綜合成本需要500-1000元,一年能夠創造6000—20000元純收入,盡管投入與產出當年就有10多倍之差,但真正愿意付出和能夠付出這樣成本的農村家庭很少,這是制約川妹子出川務工的最大障礙因素。如果這部分投入由企業承擔,作為投資規模都很小的家政公司是無力承擔的,做一個就會虧一個,家政公司就會倒閉。僅6、7月省農廣校和安位“川妹子”家政公司到各地動員、培訓的差旅、汽車費就近2萬元,還沒有計算當地的組織成本。
3、家政行業缺乏誠信,不規范,家政公司管理十分困難。家政服務員的需求對象主要是一家一戶的雇主,而非批量需求的企業;因農村婦女文化素質和家庭、雇主的因素等原因,雇主與家政服務員的變動很大,且隨意,給家政公司的管理帶來很大困難,管理成本很高,高成本最終只有轉嫁到川妹子身上。為了降低風險,“川妹子”家政公司與其他家政公司一樣,采用予收200元保證金的辦法,穩定就業6個月或1年后再退還。但這有悖于《勞動法》,農民也不愿接受。
4、合同兌現差,川妹子家政公司困境重重。去年12月,有近30個縣與川妹子家政公司簽訂了輸送2.4萬人的合同,但真正執行的只有不到200人,誠信的喪失不僅讓安位公司嚴重違約,失信于各地簽約單位,把安位家政公司逼到死角。
三、對策
1、建立政府—學校—中介—企業—川妹子之間的連動機制。由于農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農民渴求外出務工信息。家政是一個新型行業,企業(家政公司)在當地政府、農民中的信任度低。如石棉縣農業局長明確說:他是相信省農廣校才組織“川妹子”家政服務員,如果是公司去找他們,他們擔心輸出得不到保障而不敢組織。建議建立有關方面參加的聯系會議制度,發揮政府、學校、中介、企業各自的優勢和作用。政府要搞好政策調研和導向,利用政府公信度高的優勢,搞好農民的發動和組織工作;學校搞好招生和培訓;企業搞好輸出和服務。
2、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搞好培訓,提高質量。經過7-15天培訓的“川妹子”工資一般在600-800元,高的可達到1200元,培訓費用需要500—1000元。許多農村婦女不愿參加或拿不起培訓費。今年中央和四川財政都安排了大量資金用于農民工培訓,最重要的是用好這些錢,將培訓資金投向真正有經驗的、有輸出渠道的培訓機構,補貼到接受培訓的農民個人。培訓經費的撥付要分期實現,直到培訓者就業,才給予全額補貼,不能只搞培訓,不管就業。
3、設立農民工培訓、就業的“互助基金”。資助確有“訂單”、并能保證就業的培訓、中介機構。以家政為例:一名從四川到北京、廣東、上海做家政服務的人員墊資500元(培訓費300元,路費200元),即可讓其通過家政服務一年收入6000元以上。每位輸出人員,到北京、上海做家政后用前兩月工資償還墊資。專家測算,若有200萬元的資金,一年內使用20次,可培訓輸出13.3萬人,幫助13.3萬個家庭脫貧,而且本金還能收回繼續循環使用。“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4、扶持龍頭企業,發揮“川妹子”的品牌優勢。適當放寬融資條件,給予稅收減免,鼓勵、支持學校和企業開展培訓、中介和輸出,培育我省勞務產業的“龍頭企業”。“川妹子”家政家喻戶曉,品牌已經建立,但是,這個品牌發育還不夠,某種意義上說還只是一個“招牌”,未能形成真正的“品牌”。從政策資金上扶持、保護它,支持其創立品牌,爭大市場,擴大輸出規模,獲取更大效益,把低價值勞動力輸出轉變為高附加值的人才輸出,實現四川人力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