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衛生室建設工作會議講話

時間:2022-05-26 03:08:00

導語:農村衛生室建設工作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衛生室建設工作會議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全區農村衛生室建設工作會議,貫徹××市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剛才,特區社會事務局××局長作了工作報告,總結了去年全區農村衛生工作情況,對今年農村衛生工作任務進行具體部署,內容比較全面,也很符合實際。會上,對2005年度村衛生室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在此,我謹代表特區管委會向受到表彰的先進村衛生室表示熱烈祝賀!借此機會,向辛勤工作在全區衛生戰線的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親切的問候!

2005年,全區衛生系統在特區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市委《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全區衛生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一是進一步規范了村衛生室的建設與考核,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預防與醫療雙重功能得到強化,開始步入良性發展軌道。二是農村初保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區農村合作醫療人口參保率86.03%,36名鄉村醫生取得了鄉村醫生執業資格;全區改水受益人口2000多人;新增無害化戶廁250多座,超額完成了××市下達的目標任務。三是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3家醫療衛生機構實現計算機聯網,具備了傳染疫病網絡直報功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得到明顯加強。五苗接種覆蓋面達99.23%。

[2006年是“十一五”規化實施的第一年,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改革,加快我區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一年。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新時期、新形勢下大力發展衛生事業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衛生事業改革和發展的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今年衛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市衛生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圍繞全年工作目標,繼續深化衛生體制改革,突出加強公共衛生建設,著力優化醫療衛生服務,努力促進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好今年的衛生工作,在指導思想上要把握“一個統領”,做到“五個堅持”。把握“一個統領”,就是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衛生工作全局,把發展是硬道理和遵循發展規律、用科學的態度促進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認真分析衛生發展面臨的形勢,明確科學發展觀對衛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把握科學發展觀給衛生事業帶來的發展機遇,努力做到在協調發展中加快發展、在更高水平上統籌發展,不斷開創衛生工作的新局面。做到“五個堅持”,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惠民為先,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作為衛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衛生事業均衡發展,努力促進城鄉之間、醫療與預防之間相協調;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抓住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下大力氣加以解決;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以改革為動力,推進有利于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堅持轉變政府職能,切實加強公共衛生管理、衛生服務和監管,真正讓人民群眾享受到良好的基本醫療服務。關于2006的全區衛生工作,在這里,我想再強調幾點意見:

一、切實抓好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健全公共衛生體制,加強公共衛生建設是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要認真貫徹《××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防治體系建設規劃》,按照“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體系,改革體制、整合資源,城鄉兼顧、重在農村”的總體要求,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建立健全區、鄉一體化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不斷完善指揮信息網絡系統、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努力構筑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防護屏障。加強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衛生行政部門要主動上爭,拓寬建設資金籌措渠道,抓緊做好基礎設施項目規劃、立項和建設等工作。大力開展業務培訓。各單位要制定相關計劃,定期安排一定比例的人員參加公共衛生知識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衛生人員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努力為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二、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農村衛生工作是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農民的健康、農業的發展、農村的繁榮,關系到人民生活質量和全民素質的提高。目前,我區農村衛生工作,特別是村一級醫療衛生機構還比較薄弱,投入不足、缺乏人才、設備簡陋的情況仍然存在。衛生行政部門要高度關注農村衛生和農民健康,從政策制定、工作部署和資源配置等方面,切實把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努力改變基層農村衛生發展滯后的狀況。今年要重點抓好四件事:一是加強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要以進一步深化改革,提高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為重點,積極引導醫院經營者改善醫療設備設施條件,滿足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醫療需要。二是繼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要通過加強宣傳引導,制定優惠政策,落實相關資金等措施,充分調動農村居民的參保積極性,不斷提高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區合管辦要強化監管職能,加大對合作醫療資金統籌使用情況的督查力度,不斷提高資金利用率。要合理確定保障水平,既要防止因報銷標準收得過緊造成資金沉淀,影響農民實際受益,又要防止發生透支現象。三是加快農村工作的落實。要規范村衛生室的設置、建設和管理,逐步落實鄉村醫生報酬,用3-5年時間,使我區各村衛生室達到甲級村衛生室標準;各有關部門要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改水改廁計劃,并積極籌措啟動資金,加快實施進度。衛生行政部門、愛衛辦要積極協調自來水公司及各村組,幫助解決過程改水改廁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把農村改水改廁工作與農村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加快推進,盡快改善農村衛生環境。

三、高度重視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對艾滋病、結核病、乙肝等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必要的資金投入,防止疫病的發生或蔓延。要切實加強結核病的預防控制,抓住提高肺結核病人發現率和治愈率兩個重要環節,把病例的發現、報告、治療、管理等措施落到實處。要認真貫徹《××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見》,加強艾滋病檢測能力建設和高危人群的監測工作。同時,要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普及衛生防病知識,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積極實施預防干預,及時提供醫療救助和關懷,努力控制和消除艾滋病危害。

四、規范發展城區社區服務。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對于推進分層次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的醫療衛生需求,促進城鎮醫療資源的戰略調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把社區衛生服務納入全區衛生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按照社區衛生服務設置規劃,結合社區分布狀況,合理調整布局。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興辦上,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推行多元化興辦模式,通過提供廉價房屋,減免規費等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要加強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建設,定期組織全科醫師的規范化教育培訓,逐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人事、業務培訓、職稱晉升等相關配套政策,通過推行績效掛鉤的分配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區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加強對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統一全區社區衛生服務的基本標準、服務規范和管理辦法,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健全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逐步建立起社區衛生服務的管理信息系統,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的規范化。

五、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衛生事業是社會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衛生工作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當前,老百姓對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反映比較強烈。群眾反映的看病難是難在高質量的醫療需求不能得到滿足,看病貴是貴在藥品價格下降幅度太慢。各級醫療機構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體察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真心為民解難,認真研究,切實加以解決。在制定相關政策、提供醫療服務時,務必優先考慮到群眾的健康利益,考慮到群眾的受益程度。在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加注重體現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要在衛生系統弘揚白求恩精神,把學習吳登云、李素芝等先進典型,與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結合起來,用宣傳典型的方法,教育引導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崇尚醫德,廉潔從醫,努力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維護醫護工作者的良好社會形象。對極個別以醫謀私,拿“回扣”,收“紅包”的行為,要堅決抵制和嚴肅查處。

六、加強對衛生工作的組織領導。要充分認識做好衛生工作對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重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加強衛生公共設施建設,進一步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衛生服務。要按照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切實增加衛生事業投入,重點向公共衛生建設傾斜、向村級衛生組織建設傾斜。在落實政府投入的基礎上,鼓勵社會力量投資發展衛生事業,逐步形成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衛生投入新格局。完成今年衛生改革發展任務,必須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狠抓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衛生行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政部門和各醫療衛生機構要圍繞今年的重點工作,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實施,逐項部署,逐項落實。街辦領導要騰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真實情況,研究解決衛生事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真心實意幫助人民群眾解決衛生環境、醫療保健等方面的困難,讓廣大人民群眾分享更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

同志們,今年全區農村衛生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在新的一年里,讓我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努力開創全區衛生工作的新局面,為提高全區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加快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