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在全市百個經濟薄弱村轉化幫扶工程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5-30 09:47:00
導語:市委書記在全市百個經濟薄弱村轉化幫扶工程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月日)
同志們:
這次全市百個經濟薄弱村轉化幫扶工程動員大會的主要任務是,以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安排部署全市經濟薄弱村轉化幫扶工作,動員全市上下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扎扎實實做好經濟薄弱村轉化幫扶工作,進一步推動全市農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更快更好發展。剛才,傳達了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經濟薄弱村發展的意見》市直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代表和區市、鄉鎮街道、經濟薄弱村代表都作了很好的發言。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一定要按照這次會議的安排部署,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根據市委常委會議研究的意見,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充分認識加快經濟薄弱村發展的重大意義
去年以來,全市各級黨政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全力推進農村稅費、土地制度、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進程,為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呈現出發展明顯加快、農民收入穩步增加和農村社會團結穩定的良好局面。××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萬噸,比上年增長;農業增加值達億元,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元,增長。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農村經濟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村級收入總體水平不高,經濟薄弱村發展相對滯后的問題還相當突出,已經成為制約全市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實施百個經濟薄弱村轉化幫扶工程,加快村級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首先,加快經濟薄弱村發展,是解決農村各種矛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向全黨提出的重要目標和戰略任務,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堅持城鄉、經濟社會、人與自然發展相協調,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就我市來說,僅有城市的繁榮和發展,沒有農村特別是經濟薄弱村的發展與穩定,就不可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也就不可能實現全社會的和諧發展。經濟薄弱村由于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后,往往容易誘發治安、上訪、賭博、迷信等社會問題。這種狀況如不及時加以解決,勢必會對城鄉的協調發展、社會的和諧穩定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加快經濟薄弱村發展,培植壯大集體經濟實力,無疑是解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的必由之路,是保持農村社會平安穩定、和諧發展的治本之策。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第二,加快經濟薄弱村發展,是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重要措施。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市八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把經濟薄弱村轉化幫扶工程列為“富民興棗”十大工程之一,這既是一個有效的工作方法,又是推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我市開展“四強”競賽活動以來,涌現出了一批強鎮、強企、強園區和強村,極大地促進了全市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全市仍有一些村經濟發展緩慢,基礎設施薄弱,村容村貌落后。造成這些村發展緩慢的原因很多,比較突出的是:一是基礎組織薄弱。部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村級班子軟弱,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致富的辦法不多、能力不強。二是集體積累空虛。在全市個行政村中,村級經營性收入在萬元以下的村有個,占總村數的,其中,個村收入為零,是事實的“空殼村”。三是自然條件差。多數經濟薄弱村地處偏遠,交通、通訊、水電等基礎條件和基礎設施落后。現實情況表明,經濟薄弱村發展慢,是當前我市農村發展的主要矛盾。經濟薄弱村達不到小康,全市就很難達到小康;經濟薄弱村發展不起來,就會影響全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經濟薄弱村發展,成為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頭等大事。實施經濟薄弱村轉化幫扶工程,抓后進、促平衡,有利于盡快改變經濟薄弱村的落后面貌,實現強村帶頭富、弱村趕強村、最終共同富的目標;有利于調動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性,向農業傾斜,向經濟薄弱村傾斜,形成支持農業、關心農村的強大合力;有利于促進機關轉變工作作風,引導廣大干部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更好地為基層服務,推動全市農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更快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