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企改革和水庫除險工作講話
時間:2022-05-15 04:55:00
導語:糧企改革和水庫除險工作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全省糧食收購、糧企改革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是省政府決定召開的。三項任務放在一個會議進行部署,主要考慮是:任務時間緊迫,市縣參會的領導基本一致,精簡會議的因素。這次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分析秋糧收購、糧企改革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形勢,總結經驗,明確任務,部署工作。下面,我就做好秋糧收購、推進糧企改革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關于全省糧食收購工作
今年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在全省各地、各部門精心組織、合力工作;在基層廣大干部和農民群眾艱苦奮斗、積極努力下,加之良好的氣候條件,全省糧食總產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總產量可達570億斤以上,再創歷史最高水平。糧食豐收在握,能不能實現國家掌握更多糧源、企業搞好經營、農民增產增收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關鍵是搞好糧食收購工作。因此,我們一定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秋糧收購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搞好秋糧收購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需要。前一段時間,國際糧食價格持續攀升,一些國家出現了糧荒。近年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糧食庫存充裕,市場穩定,糧食安全總體形勢是好的。但是,必須看到影響我國糧食的因素仍然很多,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還不穩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有效供給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搞好糧食生產,實現糧食豐收是我們的重要責任;搞好糧食收購,使國家掌握更多的糧源,也是我們的重要責任。因此,我們*作為國家糧食資源大省,重要商品糧產區,要增強責任意識,增強全局觀念,增強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糧食豐收的情況下,積極努力做好工作,使國家掌握更多糧源,尤其是今年7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了《*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應該積極努力,把秋糧收購工作搞好。
二是搞好秋糧收購是企業搞好經營的客觀要求。無論是糧食收儲企業,還是加工企業,其生產經營都必須以糧為本,掌握足夠的糧源,否則企業生產經營就會成為“無米之炊”。今年我省糧食獲得特大豐收,而且糧食品質好,籽粒飽滿,成熟度高,市場競爭力強,為企業生產經營奠定了較好的物質基礎。同時,國際市場糧源緊張,國內市場也處于緊平衡狀態,產需存在一定缺口,這為企業搞好生產經營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此外,國家出臺了玉米、水稻、大豆臨時儲存和儲備收購計劃,政策性收購任務下達早,含金量高,對農民和企業都十分有利,尤其是中央財政兜底,農業發展銀行全額保證收購貸款,我們必須把中央政策用足、用活、用好。
三是搞好秋糧收購是農民實現增產增收的重要保障。近些年,農民收入雖然增加較多,但城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農民收入增長相對緩慢問題依然突出。如果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破解這一難題,不僅農村市場很難啟動,而且將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最近,省委將召開九屆六次全會,研究部署農村改革發展問題,特別是將出臺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以實際行動做好各項工作。當前,搞好秋糧收購就是我們落實中央和省委全會精神的首要任務,是保護農民利益,實現農民增產增收的現實之舉。這一點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把秋糧收購工作搞好,真正做到讓農民滿意。
搞好秋糧收購工作意義重大,任務光榮,要求較高。各地、各部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做到加強領導,周密安排,精心組織,密切配合,具體抓好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一要明確收購主體。按照國家要求,政策性糧食收購要選擇中央儲備糧直屬庫、具有中央儲備糧承儲資格的企業或其他有一定規模和庫容量、倉房條件符合《糧油儲藏技術規范》要求、具有較高管理水平和良好信譽的國有糧食企業。因此,省里確定中儲糧*分公司、華糧、中糧、吉糧和省儲備糧公司等中省直收購企業包括已確定和即將上劃的糧庫為主體,同時充分發揮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作用。特別是中儲糧*分公司責任重大,任務光榮,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務實創新,扎實工作。吉糧集團和華糧、中糧、省儲備糧公司也要早動手、早謀劃、早準備,早入市,早收購,堅決完成收購計劃。要根據實際情況,放寬政策性糧食收購庫點所有制限制,做好倉容的調整,抓緊時間維修,實行跨縣集并烘干,搭建露天儲糧設施,保證秋糧收購工作順利開展。
二要分解指標計劃。這次托市收購,國家共給我省下達玉米、稻谷和大豆臨時儲存64.2億斤,其中玉米36億斤,稻谷24億斤,大豆4.2億斤。省直有關部門在充分考慮各市縣糧食產量商品量,合理布局,方便農民售糧的基礎上,結合中央儲備糧和省級儲備糧的輪換、以銷定購和加工企業的用糧需求,把稻谷和大豆計劃分解落實到各庫點,共安排大豆收購庫點16個,稻谷收購庫點78個。各級政府和有關收購企業要按照省糧食局、中儲糧*分公司、省農發行聯合下發的《關于下達中央儲備大豆收購計劃的通知》(中儲糧吉聯[20*]162號)和《關于下達國家臨時儲存水稻收購計劃的通知》(中儲糧吉聯[20*]163號)有關文件要求,組織好企業掛牌收購。對玉米指標分解也要盡快抓緊落實。從總量上看,第一批收購計劃恐怕難以滿足農民售糧需求,有關部門要早做準備,適時向國家申請追加收購計劃,并積極向國家反映,幫助解決庫房維修、跨縣集并和烘干坐囤等費用不足問題。今年糧食收購恰逢我省地方國有糧食收儲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攻堅階段,原有的收購庫點有的正在收購,有的即將破產,有的正在重組,需要引起各地高度重視,尤其是省糧食局和中儲糧*分公司系統一定要講政治,講大局,認真謀劃,精心協調,周密組織,搞好網點布局,使指標任務在空間布局上合理安排。
三要嚴格執行有關政策。今年的政策性糧食收購,是國家為保護農民利益,加強糧食市場調控,掌控調控糧源的重要舉措。國家在制定收購價格時,從大局和長遠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到農民利益,以略高于當前市場水平的價格收購政策性糧食。根據國家規定,玉米收購價格每市斤0.75元(國標二等),水稻每市斤0.93元(國標三等),大豆每市斤1.85元(國標三等),相鄰等級差價0.02元/市斤。執行政策性收購任務的中省直收購企業,要在各級政府的統籌安排下,一定做到不折不扣、嚴格執行國家價格政策,真實、準確計算入庫干糧數量,及時、足額、現金兌付糧款,堅決禁止以任何形式克扣農民和壓級壓價行為,切實將國家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四要努力抓好市場糧食收購。從今年的收購形勢看,雖然先收政策性糧,但抓好市場糧收購工作也刻不容緩,這方面工作也不能忽視,更不能放松。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引導和鼓勵加工企業及各種所有制糧食經營企業,積極入市收購農民手中余糧。一是加強市場預測和信息服務。使加工經營企業充分認識到,國家出臺臨時儲存計劃政策,目的是托市,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防止谷賤傷農。在國家政策主導下,市場收購價格將不會低于托市收購價格。因此,抓緊入市,按目前的市場價格收購農民手中余糧,將是明智選擇。二是落實好運費補貼政策。為保護農民積極性,穩定東北粳稻價格,今年中央財政繼續對具備條件的糧食企業到東北三省,按不低于最低收購價采購新粳稻(大米)給予運費補貼。在我省采購補貼標準:省間運輸鐵路直達的每市斤補貼0.03元;鐵水聯運、公水聯運或公路直達運距超過500公里每市斤補貼0.*元;公路運輸少于500公里的每市斤補貼0.03元,運費補貼期限為20*年11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對于國家出臺的這一政策,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提供優質服務,把這項政策落實好。三是吸引外埠資金參與收購。要進一步加強與主銷區的合作,按照不低于國家托市收購的價格,全面落實與云南、四川、福建、重慶、北京、上海和天津等省市簽訂的產銷合同。通過委托收購、代購代銷、聯購聯銷、合作經營等多種方式,吸引外埠資金參與糧食收購,做到以銷定購,隨購隨銷,規避經營風險。
五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省政府成立秋糧收購工作領導小組,我任組長,省政府副秘書長李福升、省糧食局局長祝業輝、中儲糧*分公司總經理胥革非、省農發行副行長朱作安任副組長,省糧食局、發改委、財政廳、工商局、農發行、農委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要經常過問,主管領導負總責,把糧食收購工作作為當前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認真組織實施。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各級糧食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中儲糧*分公司要積極組織企業入市收購,農業發展銀行要保證糧食收購資金足額及時到位。要本著購得進、銷得出、有效益的原則,簡化貸款審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工商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管,打擊坑農害農行為,維護糧食市場秩序。
二、關于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工作
自今年7月,省政府下發《關于加快推進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之后,特別是9月8日全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動員大會后,各地對糧改工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扎實推進改革的各項工作。截止10月15日,全省有23個市(縣)改革方案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付諸實施,占市縣總數的45%。其中,有9個市(縣)主要改制形式是企業破產,已進入公告階段,公告后進行資產拍賣;2個市(縣)已簽訂了整體上劃協議。有21個市縣政府正在審議方案,占市縣總數的41%。還有7個市縣雖然沒有確定改制形式,但清產核資、成本測算、資產評估等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結束。據統計,在全省沒有改制的643戶企業中,準備上劃的100戶,占15.6%;計劃資產重組的80戶,占12.4%;計劃產權出售的165戶,占25.6%;準備破產的154戶,占24%,其中法院已立案109戶;還沒有確定改制形式的144戶,占22.4%。總體看,目前改革進展比較順利,運行平穩。當前,從各地改革進展情況分析,突出的問題是:進度不平衡,改革進展快的市(縣)已進入破產實施、拍賣、上劃、重組等實質階段。而慢的市(縣)改革方案、改革形式還沒確定,主要原因是:有的地方黨委、政府重視程度不夠,工作抓的力度不夠。從各地反映的情況看,凡是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抓法得力的地方,改革的進度就快,部門各項工作配合的就好,職工經濟補償金、拖欠費用、土地出讓等難題解決的也比較好。比如:榆樹、九臺、農安、公主嶺、梨樹等糧食大縣,地方政府決心大,推動改革的力度強,改制工作進展較快。凡是重視程度不夠、抓的不緊、推動力不強的地方,改革的進度就慢,影響改革的問題就多。有的市縣糧食局兩年沒有配備局長,改革沒有進展;有的以怕影響穩定為借口,等待觀望,不積極推進改革。全省上下一定要深刻認識到:推進地方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是2004年以來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繼續和深化,是構建糧食流通新體制的必然要求,是省委、省政府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搞活企業、搞活流通、保護農民利益的重大決策,是對國家負責、對各級政府負責、對企業負責、對農民負責的重要舉措,也是構建市場經濟條件下新體制新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一定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堅定信心,堅定不移,堅決做到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務。
一要加快改革進度。現在距年底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已經到了攻堅破難的關鍵時期。市縣政府和糧食行政主管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抓住關鍵,破解難題,加強領導,加快推進企業改革。省政府成立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督查工作組,分赴各地加強檢查督導工作。堅決按照省政府21號文件精神,把企業改革完成情況作為市縣政府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年底召開全省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表彰大會,表彰先進,鞭策后進,確保改革順利進行。
二要全力支持企業上劃。按照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若干意見》和韓長賦省長在全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支持中央直屬企業和戰略投資者對我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進行資產重組。鼓勵現有企業與中儲糧、中糧、華糧、吉糧、省儲備糧公司和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進行整合,優化布局結構,實現新的發展。這是建立新型糧食購銷體制的關鍵,是重中之重。我們要清醒認識到,支持上劃工作對執行和落實政策性糧食收購任務和國家各項政策是緊密相連的,是國家宏觀調控、掌握糧源的重要手段,也是糧食流通市場化改革的一種重要形式。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一定要深刻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支持地方企業上劃工作。要克服本位主義,加快上劃重組步伐,確保如期完成任務。中儲糧*分公司和省儲備糧公司肩負著國家宏觀調控任務的重要責任,是完成政策性糧食收購的主渠道,對他們選擇上劃的庫點,各地要優先考慮,優先安排,優先審批,優先放行,不準設置障礙,制造阻力。同時,也要積極支持華糧、中糧和吉糧集團的上劃問題,確保今年國家下達的政策性糧食收購任務的完成。
三要妥善安置企業職工。歷次改革,人的問題是最突出的問題。職工得到妥善安置,是確保改革順利推進的關鍵。目前,在全省企業改制前的兩萬職工中,已有近一萬人與企業解除了勞動關系,安置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還有一萬人正在推進這項工作。各地要堅持以人為本,認真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同時,要依法辦事,在允許的范圍內最大限度的滿足職工合理要求。上劃、兼并、重組后的企業在聘用職工時,優先聘用原企業職工;出售、破產的企業職工要按國家有關政策解除勞動關系,發給經濟補償金,交足社會統籌保險。同時,要廣開就業門路,做好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各地一定要嚴肅認真地落實好各項政策,做好工作,堅決避免因政策不落實和工作不到位而引發的職工上訪,尤其是群體上訪,確保改革平穩推進,確保社會穩定大局。
四要做好土地出讓工作。出讓土地是企業資產變現、籌集改革成本的主要途徑。據有的地方反映,在國有糧庫公開競價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短期內很難賣出去,各地要認真研究這個問題。要充分利用好土地優惠政策,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解決辦法。在土地出讓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公告,擴大購買范圍,尤其要結合招商引資,積極與省外聯系,縮短資產變現的時間。對確實拍賣不出去的,由市縣提供資料,省里面向全國統一組織競價拍賣;如果還有剩余,由市縣政府統一收儲。
在這里,要特別強調兩點:一是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二是堅決防止糧食基礎設施受到損害,改變用途。這兩點要求要作為全省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必須遵循的重要準則,各級政府和糧食行政主管部門一定要嚴格把關,做到萬無一失。
五要部門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各級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一定要加強對改革的領導,加強溝通協調,認真落實政策,積極破解難題,加強情況溝通,及時反饋情況,協助政府做好各項工作,務求做到一手抓收購,一手抓改革,做到兩手抓,兩不誤。要以產權制度改革為動力,推動秋糧收購工作,以秋糧收購工作的成果檢驗企業改革的成果。
三、關于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
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今年1月15日全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省里就隨即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這項工作,成立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加快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通知》,對搞好全省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從目前工作進展情況看:一是完成了全省病險水庫的安全評價、鑒定及核查工作。全省列入國家規劃的三類病險水庫270座,已除險加固77座,其余193座列入了這次《全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專項規劃》,其中大型2座、中型30座、小型161座,工程總投資大約17億元。二是投資計劃分批下達,資金陸續到位。全省專項規劃內的193座病險水庫,計劃分3年施工。目前已下達投資計劃123座,累計下達投資7.86億元。其中2007年下達投資計劃的水庫57座,20*年66座。其余70座2009年下達。從資金到位情況看,已累計到位資金5.79億元,其中中央補助資金4.49億,地方配套1.3億,地方配套資金到位率39%。三是工程建設有序展開。目前,已開工建設的水庫94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23座、小型70座,占專項規劃水庫總數的49%。已完成投資2.31億元,累計完成綜合工程量268.82萬立方米。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成的水庫20座,其中:中型6座、小型14座。其余已下達的30座小型水庫,正在進行方案審批和招投標等前期工作,明年4月將全面開工建設??偨Y前段工作,主要特點是:一是大多數市縣加強了組織領導,各項工作進度快,質量好;二是明確了任務,落實了責任,層層簽訂了責任狀,確定了第一責任人;三是建立了制度,實行規范操作,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工作;四是加強工程督查,發現問題,及時跟蹤整改。總體看,全省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進展情況是好的,取得了良好開局和階段性工作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從省水利廳近期稽查和檢查情況看,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對這項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工程建設進展不平衡。有的地方主要責任人對這項工作不過問,分管責任人推著抓,相關責任部門主動性不強,致使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還沒有擺上重要日程,造成工作組織不力,進展遲緩。全省進度比較快的市縣有:磐石、柳河、東豐、伊通、雙遼、公主嶺、榆樹、通化縣等,這些地方領導重視程度高,工作抓法得力,工程進度進展就快。而個別地方的工程建設嚴重滯后,遼源市楊木水庫是兩年工期,去年7月份下達的投資計劃,由于個別問題解決不好,至今無法正常施工,難以按工期完成任務。舒蘭市謝家店、南蓮和五色溝水庫是今年3月下達的投資計劃,到現在不是沒有開工,就是開工很晚,也很難按期完成。四平市鐵東區塔山水庫也開工很晚,如期完成建設任務也很艱難。二是縣(市、區)配套資金嚴重不足。截至昨天,省級配套資金已到位1.18億元,占配套資金總數的35%;而縣(市、區)級配套資金僅到位1034萬元,占總數的3%。目前,全省有建設任務的37個縣(市、區)中,東豐、梅河、榆樹、公主嶺、永吉、琿春、龍井、磐石、九臺、柳河、樺甸、梨樹、輝南、遼源、通化縣等15個縣(市、區)落實了部分配套資金,農安、德惠、雙陽、舒蘭、蛟河、船營、昌邑、龍潭、安圖、敦化、雙遼、伊通、鐵東、洮南、長嶺、乾安、扶余、東遼、臨江、長白、撫松、八道江等22個縣(市、區)還沒有落實配套資金,已嚴重影響了工程建設。三是有的工程建設管理行為不規范。項目法人等參建單位職責履行不好,個別工程存在質量缺陷,德惠和東遼還存在擠占國債資金支付建設管理費用問題,性質非常嚴重。上述問題如不引起足夠重視,將影響全省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三年完成。因此,在下步工作中,全省各地,特別是有建設任務的縣(市、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責任,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把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抓緊抓好。
第一,要充分認識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緊迫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下決心用三年時間,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是從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農業持續增產,農村持續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我省是農業大省,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肩負著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責任,對此黨和國家寄以厚望。今年7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又討論通過了《*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要求我們再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到600億斤階段性水平。應該說,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們必須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來深刻認識和做好工作。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是增產百億斤糧食工程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措施,如果這項工作做不好,將失去歷史性機遇和負歷史責任。同時,從我省實際情況看,病險水庫數量多,安全隱患多,災害損失重,投資強度大,工作責任大。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負起責任,下決心解決。另外,從三年完成任務的時間看,也非常緊迫,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工程量大,確保如期完成任務非常緊迫。希望各地本著對國家、對地方、對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把這項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切實重視起來,務必抓緊抓好。
第二,要突出重點,努力解決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關鍵性問題。
一是要足額落實配套資金。省級配套資金要足額到位,目前已安排了1.18億元,其余部分也完全能夠保障??h(市、區)配套資金,各地也要按省里的要求,千方百計解決好。目前,全省已有15個市縣落實了部分配套資金,其中有的地方財政也相當困難,但問題解決的非常好,如東豐縣和公主嶺市,已經足額落實了配套資金,做得非常好。梅河口市和通化縣也解決得非常好。實踐證明,只要各級政府領導重視,千方百計積極努力,這個問題就可以較好解決。希望各地一定要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千辛萬苦解決好配套資金落實問題。
二是要加快工程建設進度。2009年全省所有規劃內病險水庫必須全部開工建設,2010年全面完工并驗收。按照這一目標要求,從現在起還有2年零2個月,時間非常緊迫,任務異常艱巨。但這一目標決不動搖,三年完成任務必須如期實現。具體要求如下:(1)2007年下達計劃的18座水庫中,英額布等5座大中型水庫,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明年主汛前完成驗收;共青團等6座中型水庫要在明年主汛前完成主體工程;白河等7座小型水庫,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驗收。(2)今年3月份下達計劃的52座水庫中,時家店等13座中型水庫,要在明年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2010年主汛前完成驗收;東溝等39座小型水庫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明年主汛前完成驗收。(3)今年6月份下達投資計劃的53座小型水庫,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部開工,明年年底前完成驗收。(4)尚未下達年度投資計劃的65座水庫中,對于已經完成初步設計批復的57座小型水庫,力爭在年底前辦理完開工手續,明年4月份開工建設,2010年主汛前完成驗收;其它8座大中型水庫盡快批復設計,爭取在2010年11月底前完成驗收。
三是要加強監管,保證項目建設安全運行。首先,要加強安全監管,保證工程建設。要把工程質量安全這條線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始終,把“項目法人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政府部門監督”相結合的質量管理體系落到實處,強化質量監督管理,切實保證工程質量安全。要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和度汛方案的要求安排施工,正確處理好施工進度、質量與水庫運用、安全度汛的關系,堅決杜絕垮壩失事和群死群傷事件。尚未實施除險加固的病險水庫要降低水位運行,并嚴格控制運用。水庫運行管理單位要加強日常巡視檢查,規范管理,提高風險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其次,要加強建設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確保中央資金全部用于大壩穩定、基礎防滲、泄洪安全等主體工程建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擠占、挪用建設資金,確保??顚S?,確保資金安全,一旦發現問題,要嚴肅查處。第三,要做好竣工驗收。對具備竣工驗收條件的,要及時組織竣工驗收,做到完成一座、驗收一座、發揮效益一座。今年7月份,省水利廳專門下發了《關于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驗收工作的通知》,對于列入今年上半年驗收計劃,但沒有按期完成驗收的11座水庫,已暫停了項目主管部門其他項目的招標投標和開工審批,直至完成驗收。今后,沒有按計劃完成驗收的,都要按此辦法給予限制,切實解決驗收工作進度滯后的問題。
四是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一要落實責任。今年初,省政府與有關市(州)、縣(市、區)政府已簽訂了責任書。責任書既是各級政府在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中的責任約定,也是出了問題后責任追究的依據。各地要按照要求,切實加強領導,認真落實好以地方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責任制,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對完不成任務、工程建設出現重大質量安全問題和嚴重資金使用問題的,要進行責任追究。二要形成合力。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涉及范圍廣,不是水利部門自己的事。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配合,通力合作。水利部門要切實把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作為當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當務之急,既要發揮主力軍作用,又要加強組織協調,務必做到確保工程建設進度,確保工程質量,確保資金安全。發展改革部門,要認真做好投資計劃安排和大中型水庫初步設計批復工作。財政部門,要積極做好資金統籌和落實,加強資金使用監管。其他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搞好服務。三要嚴格操作規范管理。各地在認真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和建設監理制的基礎上,要嚴格把住設計審批關、開工審批關、質量檢測關和工程驗收關。做到“四個嚴格控制”,即:嚴格控制投資規模,嚴格控制投標文件約定人員不到位問題,嚴格控制工程質量,嚴格控制驗收關鍵環節。四要加強監管。各級發改、財政、水利、審計和紀檢監察部門要高度負責,切實加強工程進度、質量安全、資金使用等監督檢查。對發現的突出問題,要責令違規部門和單位限期整改,并按照管理權限認真處理。省政府督查室要組織相關部門,把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作為督點,在年底前要進行一次全面督查。明后兩年,還要加大督查力度,推進這項工作規范有序地進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一定要做到“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干部安全”。明年上半年,審計署將對我省1998年以來加固的病險水庫進行專項審計,希望各地要高度重視,搞好自查自糾,及時發現問題,認真進行整改,確保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經得起審計稽察,讓黨和政府放心,讓人民滿意。
謝謝!
- 上一篇:書院教育研究論文
- 下一篇:孔墨精神大學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