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建設表彰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10-24 02:53:00

導語:農業產業化建設表彰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產業化建設表彰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農業產業化是農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快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擴大農村經濟規模、適應市場競爭、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五年來,我縣在建立龍頭企業、發展基地建設、培育專業大戶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績,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有力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為全面總結回顧我縣在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進程中取得的成績和經驗,認清形勢、統一思想,進一步明確提高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目標和任務,更好地破解“三農”問題,經縣委、政府研究,決定召開這次全縣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大會,表彰一批五年來推進農業產業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建設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個人,提煉推廣發展農業產業化的成績和經驗。剛才,縣長對五年來農業產業化建設成效進行了總結,安排部署了下步的具體工作,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講兩點意見。

一、農業產業化經營面臨的形勢與發展思路

目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正面臨結構深刻調整、體制深刻轉換、社會深刻變革的新形勢,我們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重大意義,牢牢把握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舉措,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堅定不移地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

(一)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更新發展理念

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拓寬發展思路,創新發展理念。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發揮產業化在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民利益中的帶動作用;堅持統籌協調理念,注重發揮產業化在推進戰略性結構調整、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促進作用;堅持用現代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注重發揮產業化在改造傳統農業推進現代農業中的生力軍作用;堅持科技進步理念,注重發揮產業化在農業科技進步中的先導作用;堅持改革創新理念,注重發揮產業化在完善農業經營體制中的創新作用;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注重發揮產業化在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中的示范作用。

(二)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目標,加快發展進程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難點在農村,關鍵在農民增收。農業產業化經營將是我縣當前和今后農民增收的一大亮點。通過加快產業化發展,延長產業鏈條,發展精深加工,實現農產品加工增值,促進農業增效;通過加快發展,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降低生產和經營成本,增強農民抗御自然和市場風險的能力,促進農民增收;通過加快發展,促進農業生產向深度和廣度進軍,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推進城鎮化、工業化,增加農民就業,繁榮農村經濟。

(三)貫徹城鄉統籌方略,抓住發展機遇

立足改變農村落后面貌,統籌城鄉發展,從根本上打破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推進城鄉一體化,構建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努力形成城鄉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和社會管理一體化的新格局。積極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各方面資源向農業農村合理流動,逐步實現產業發展互動互促,帶動產業化經營質的飛躍。

(四)按照可持續發展要求,轉變發展方式

要發展綠色經濟,把基地建設與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加大農業污染防治力度,建設符合現代農業要求的農業產業化生產基地;發展集約經濟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發展循環經濟,促進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非再生資源的節約利用。

(五)適應市場競爭形勢,提高發展能力

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面向市場,實施以質取勝、多元化發展戰略,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既要做大做強傳統產業和主導產品,又要不斷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既要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又要采用先進技術裝備,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既要保證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又要大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積極發展無公害和綠色農產品。

二、發展農業產業化的措施和要點

(一)加強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

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是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大歷史任務。“農業興、百業興;農民富、國家富”,要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牢牢把握“三農”工作主動權。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把發展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保障農產品供給、穩定市場物價作為關系全局的大事來抓,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在工作安排、財力分配、干部配備上,切實體現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切實加強對農業產業化建設的督查指導,探索建立科學的干部政績考核體系,把農業是否發展、農民是否增收、農村是否進步作為考核各級各部門的重要依據。

各級各部門要樹立大局觀念,切實轉變職能,認真履行職責,結合自身特點,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采取政策支持、輿論宣傳、榮譽激勵等形式,引導各方面力量對農業和農村進行結對幫扶和智力支持,扎實開展支農活動。

各級領導干部要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把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工作路線貫穿與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的各個方面,身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大力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不斷提高解決“三農”問題的能力。

(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農村基層組織是落實農村政策,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組織基礎。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增強基層組織帶領群眾發展生產的能力。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充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深入推進以“一體兩會”為載體的“三級聯創”活動,進一步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完善村民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制度,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發揮農民群眾在發展農業產業化中的主體作用。支持龍頭企業、產業協會、村民理事會以及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創辦中介服務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總結推廣“公司加基地聯農戶”、“協會加基地聯農戶”等發展模式,形成廣大干部群眾齊思發展之策、共謀致富之路、同抓產業發展的良好格局。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近日,黨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題為《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的20*年1號文件,對加強農業基礎

地位,做好新時期農業農村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文件明確指出,今年將進一步加大“三農”投入力度,財政支農收入、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農村的增量要明顯高于上年;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新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等公益性強的基本建設項目,根據不同情況,逐步減少或取消縣及縣以下配套。當前,各鄉鎮及涉農部門要認真研究上級政策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有利時機,針對農業發展的薄弱環節,集中力量辦成幾件大事,力爭在農田水利建設、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安全飲水、農村道路通達通暢、動物疫病防治、耕地保護和土壤改良、農業科技研發推廣、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等各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我縣全面實施農業產業化提升行動打好堅實基礎。

(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踐中,圍繞市委提出的“三個核心指標”,繼續把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步伐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堅持走“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路子,以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為方向,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突出區位優勢,大力培育特色產業和骨干產業,突出“世界之鄉”、“中國之鄉”兩大特色,不斷豐富和完善以茶葉、核桃為主,其它產業為輔的農業產業格局,實現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強力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要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從大產業、大生態、大農業的角度,用循環農業的理念指導農業生產,優化配置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低消耗、高增長、可持續發展,逐步形成符合循環經濟理念的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模式,建立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確保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早日實現“天藍地綠、山青水秀、景美民富、同奔小康”的宏偉目標。

同志們,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進程,是實現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確保我縣與全省、全市同步邁入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讓我們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振奮精神、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扎實工作,努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為建設富裕民主文明開放和諧新pp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