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縣長在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的講話
時間:2022-11-07 08:26:00
導語:副縣長在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同志們:
剛才,縣長就全面推進我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作了重要講話,縣長的講話既高屋建瓴,具有宏觀指導性,又符合基層實際,具有很強實踐性、針對性,與會的各級各部門一定要認真加以學習,并結合各部門工作實際貫徹好、落實好縣長的講話精神。下面,我就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工作強調幾點意見。
一、全面把握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范圍、重點、方式
我縣地處“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腹心地帶和長江上游地區,既是天保工程實施區又是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分布區,生態公益林面積占全縣林業用地面積的98.24%,僅余1.76%的商品林也屬天然林,如果不將上述林地納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范圍,將無法實現“山有其主,主有其權,權有其責,責有其利”的改革目標,無法與下一步的林改后續政策相對接,為此全面把握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范圍、重點、方式,對于我們開展林改工作關系重大,我們要切實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在保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確立經營主體,明晰林地和林木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完善配套改革、健全服務體系、強化科技支撐、轉變管理方式,充分調動農民和社會參與林業建設的積極性,進一步改善和發展林業生產力。同時在改革中要認真處理權、責、利的統一,確保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落到實處。根據我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我縣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決定分兩批推進,第一批推進金沙江片區奔子欄鎮、羊拉鄉、霞若鄉三個鄉(鎮)。其中,霞若鄉集體林面積20.65萬畝,奔子欄鎮集體林面積32.67萬畝,羊拉鄉集體林面積63.57萬畝,白馬雪山保護區內集體林面積67.82萬畝。三個鄉(鎮)集體林總面積184.71萬畝,占全縣應改面積的55%;第二批推進瀾滄江片區升平鎮、佛山鄉、云嶺鄉、燕門鄉四個鄉(鎮)。其中:燕門鄉集體林面積21.82萬畝,云嶺鄉集體林面積53.98萬畝,升平鎮集體林面積26.75萬畝,佛山鄉集體林面積48.19萬畝。四個鄉(鎮)集體林總面積150.74萬畝,占全縣應改集體林面積的45%。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面大、任務重,在具體林改過程中,各級各部門要準確把握全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的范圍、重點、方式,確保林改工作順利推進。
二、切實保障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組織到位
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切實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作為一項惠民利民的農村深層次改革,提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我縣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關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對做好我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做了大量的政策和縣情調研工作,及時成立了××縣林改工作領導小組,并抽調全縣副處級領導干部及各部門干部職工充實到林改工作隊伍,為林改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組織保障,各級黨委、政府也要形成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的領導責任制。按照“縣直接領導、鄉(鎮)具體組織、村組操作實施、部門指導服務”的要求,縣、鄉、村三級都成立由黨政一把手掛帥,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同時要認真制定協調工作組、駐村工作組、技術指導組及辦公室工作職責和管理辦法,真正把林改工作責任落實到了各責任主體,把任務分解到了人。
三、強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措施
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大林改宣傳力度,要充分借鑒拖頂林改試點工作的成功經驗,繼續采取召開群眾大會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進行宣傳發動,要積極動員老黨員、老干部、老組長參與林改工作,各鄉鎮、各工作隊要挖掘林改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認真總結在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大宣傳力度,塑造工作典型,激發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投身林改事業的熱情,要通過廣泛、深入、細致的宣傳發動,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努力營造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參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濃厚氛圍。同時要認識組織好林改業務培訓,要采取以會代訓、集中培訓等多種方式分級組織好業務培訓,使各級干部隊伍和林改工作人員熟練掌握林改業務技術和政策要求。
四、把關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環節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僅政策性強,而且涉及面廣、工作環節多、要求新,從宣傳發動到建檔備案,各個階段、各個環節的工作相互影響、緊密相聯,上一階段和環節的工作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影響下一階段下一環節的質量和效果,責任如山,各級各部門要切實落實縣、鄉、村一把手負責制,層層分解任務、分解責任,做到定目標、定人員、定責任、定進度,同時要嚴明紀律,嚴禁徇私舞弊、以權謀私、違規操作、各行其是的不良現象。對在工作中不負責任、工作放任散漫的,縣委、縣人民政府將對責任人進行行政問責,各紀檢監察部門和縣林改辦要切實加強對林改工作的監督檢查,確保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在具體工作中,一要把好把好調查摸底環節。要采取民政、檔案部門配合查閱歷史檔案、知情干部群眾指認、山證核對、相鄰山主對證等方式開展調查摸底工作,對自留山、責任山、共管山等集體山林進行全面調查,分類摸清村、組的山林和林權情況,準確掌握試點鄉的林地面積、戶數、人口等相關數據。按照林改界線認定表,組織村民小組共同認定山林界線,并形成書面材料,雙方簽字蓋章認可后,對調查摸底情況進行了張榜公布;二要把好方案制定環節。要根據絕大多數群眾的意愿制定鄉、村、組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在制定村民小組林改方案時,采取先將擬定方案報村級領導小組初審,提出修改意見繼續補充完善后召開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戶主)會議,由三分之二以上參會人員表決通過后,報村委會審核批準實施,確保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村民小組的林改方案實行一村一策,由群眾充分討論后決定,不搞“一刀切”,不強求全縣統一。
五、突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重點
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過程中要重點突出兩個方面的重點,一是要突出抓好林權勘驗這個重點,要充分利用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成果,把“二類調查”村級森林資源數據作為村級山林面積的控制數,以林班小班面積、蓄積量作為村級山林面積分山、分股的依據,精心組織林權勘驗工作,明晰林木林地權屬。二是要突出抓好糾紛調處這個重點,努力維護基層穩定。要正確處理好改革與穩定的關系,切實防止因確權到戶而放松管理,出現亂砍濫伐現象;防止借改革之機與民爭利,突擊流轉,亂征濫占林地行為的發生;防止因工作不到位引發新的糾紛,出現群體性械斗和上訪事件。對引發的林權爭議,將實行轄區負責制,要妥善處理,要以案結、事了、人穩為原則,盡量讓爭議雙方協商解決,最大限度地將林權爭議解決在最基層,把各種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努力做到戶與戶的糾紛不出組,組與組的糾紛不出村,村與村的糾紛不出鄉鎮,鄉與鄉之間的糾紛不出縣,同時要認真做好矛盾糾紛的調處工作,要做到既尊重歷史又照顧現實,按照政策、依據證據、規范調處的程序,本著有利于改革、有利于林業發展、有利于社會穩定的原則依法進行調處,確保改革不留隱患,努力維護我縣和諧穩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六、認真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歸檔發證工作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嚴、標準高,在具體立卷歸檔工作中,一是要嚴格規范林權糾紛調處檔案資料管理,做到資料齊全,有據可查;二是嚴格制定方案、規范程序、規范各類表格、規范林權勘驗和分山結果公示等制度,做到登記內容統一、操作程序統一、業務標準統一、痕跡資料統一;三是制定林改檔案管理辦法,將林改資料按歸檔范圍、內容、方法和分級管理的要求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在林權證信息錄入和制證發證工作中,要認真做好林權信息錄入工作,確保各項數據真實、準確,為林改后續改革奠定數據保障。
七、妥善處理好幾個政策性問題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林業生產關系的重大調整,政策性強,需要花大力氣、下真功夫。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按照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統籌安排好各項工作,在具體工作中要正確處理好以下幾個政策性方面的問題:
一是依法合理地確定林權歸屬,要保持政策的延續性,杜絕未經林權所有者同意,將對已劃定的自留山、責任山收回,打亂重新分配的現象;要妥善處理原林權證書或林權憑證上記載的面積與現實面積不符的問題,如有與現實面積不符的,應以本次勘定界線范圍內實際測量的面積為準;要堅持集體民主決策,合理確定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山林的權屬和經營機制問題,對村集體組織保留的集體林地,一切管理經營方式,都要按兩個三分之二的原則表決通過,同時必須明確經營管護的責任,完善收益分配、使用和監督制度。
二是妥善處置國有林與集體林界線不清的問題,在未得到省級明確處置意見前,處置國有林與集體林界線不清問題時,首先確定以林業“三定”圖表資料及當時頒發的林權證作為主要依據,以1990年前后繪制的《國有林分布圖》作為參考依據。其次各鄉(鎮)要嚴格按界定依據和遇事報告制度,對能夠界定的林地盡量完成界定。
三是妥善處置好“三區”林改、共山核權發證的聯戶發證等問題。要嚴格遵守天保工程區、自然保護區、公益林區等“三區”林改政策,在天保工程實施期間仍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但要以均股、均利等形式確權到戶,對于集體商品林,有條件的地方要將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通過家庭承包方式落實到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確立農民作為林地承包經營權的主體地位。
四是對于多村組共山問題,要依法經群眾表決同意后,按群眾意愿維持現狀,不再實行分山,采用多村組聯合申請的方式辦理林權證,并通過均股、均利方式落實產權。但對大多數村民要求均山到戶或確權到村民小組、且有條件并符合規定的多村組共山,要依法予以確權。
五是要保證工作質量。要本著對歷史負責的精神,按照進度服從質量的要求,在加快工作進度的同時,更要注重工作質量。對林權登記公示材料有異議的,要及時組織村組干部和技術人員到現場核對,對林權登記內容需要修改的,要仔細修改。縣林改辦要對各鄉鎮林改工作質量嚴格要求,確保我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經得起歷史檢驗。
同志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興林富民”,根據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全州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在2010年10月31日前完成,時間緊、任務重,各級各部門一定要以高度負責的政治責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牢固把握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目的意義,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通過認真負責、搶抓時間、攻艱克難,統籌推進我縣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各項工作,確保我縣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在州委、州政府規定的時間內如期高效完成。
- 上一篇:市創建森林城市工作會議的講話
- 下一篇:林業局科學發展觀活動分析檢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