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三資委托服務制會議講話
時間:2022-03-31 10:43:00
導語:縣長在三資委托服務制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市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會議精神,安排我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資”委托服務制工作。**同志宣讀了《富裕縣推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資”委托服務制實施方案》,希望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講風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做好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是農村經營管理體制的一次重大變革,是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資”民主管理工作的有益嘗試,是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措施。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站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推行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是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和中央、省市強農惠農政策的引領下,經過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的喜人局面。但也應該清醒地看到,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保障農村更好更快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任務越來越重;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任務越來越重;保障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協調各方利益關系,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的任務越來越重。這些都是農村改革發展必須面對和應該著力解決的問題。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是深化農村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利于解決制約和影響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利于調整和改善農村黨群、干群關系,有利于實現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的保值增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第二,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是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現實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最需要關注的群體是農民。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是農民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農村基層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多發高發部位。當前,在我縣的個別鄉鎮還時有發生政策性補貼和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發放不到位的問題;個別村干部隨意簽批、列支、挪用公款、白條子入賬、坐收坐支的問題;村集體資產家底不明、產權不清,集體資產、資源隨意變賣、發包、價格偏低和暗箱操作的問題,更有甚者將國家無償投入的農機具等低價出售,無合同發包,收入不進賬等等。這些問題不僅浪費了國家資金,而且給集體經濟造成了損失,同時也暴露出我縣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制度上不健全和制約機制的乏力。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就是要建立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的長效機制,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集體資金使用混亂、資產隨意處置、資源發包顯失公平和以資謀私等損害農民利益的問題。從鄉村工作來講,抓住了“三資”問題,就抓住了農村矛盾的焦點,就抓住了農[更多精彩文章來自“公務員之家:/”]村黨風廉政建設的關鍵,就能有效維護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第三,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是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的治本之策。20*年以來,縣紀檢監察機關和農經部門受理的192件違法違紀案件,多是反映機動地底數不清,村集體林木轉讓價格低,草原、水面等發包不合理,村干部從中以權謀私等問題,都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不公開不透明、程序不規范、監督不到位有關。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就是要亮出農村集體的“家底”,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使管理更加規范透明,監督和制約更加到位有力,從制度建設的層面有效規范和約束村干部的從政行為,筑起干部干凈干事的安全大堤和預防腐敗的防火墻。
二、抓住關鍵,明確要求,處理好推進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工作中的幾個關系
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在推行中要注意把握工作原則,明確政策和工作要求,積極穩妥地抓好推進。
第一,要堅持四項工作原則。一是堅持主體不變的原則。在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過程中,要嚴格遵守《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農村土地承包法》、《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實行服務后,“三資”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分配權和審批權的主體仍然是農村集體和農民群眾,不改變原村收益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任何組織和個人不準平調、借貸和挪用。二是堅持服務群眾的原則。要把服務發展、服務群眾、服務基層作為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代管只是一種監督和服務,不得剝奪村級組織從事經濟活動的權利,把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貫穿于委托服務工作的始終。三是堅持民主公開的原則。要嚴格按照民主決策、民主管理規則辦事,每項資金的支出、資產的處置、資源的發包都要實行聯簽、會審、公示,群眾廣泛參與,全程跟蹤監督,保證“三資”委托公開透明。四是堅持規范程序的原則。要按照簡便、實用、有效的原則,健全完善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監管工作流程和各項規章制度,所有集體“三資”處置、發包和出售必須嚴格依法、依章、依程序辦理,實現“三資”管理的規范化和監督的全程化。
第二,要創建“123”監管模式。一是組建一個管理機構。要以鄉鎮農村經管中心為依托,成立由鄉鎮長、經管中心主任為組長、副組長,紀檢、經管、農業中心、司法等相關人員為成員的“三資”委托服務中心。主要負責監督、檢查、指導、服務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協調鄉鎮經管中心、農業中心和司法所等部門進行集體“三資”發包、出售和轉讓;負責對集體“三資”臺賬的保管和調整;組織人員對村集體“三資”進行核實、評估和作價等。二是健全兩套工作流程。就是要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資金和農村集體資產、資源兩個監管工作流程,確保村集體收入及時足額收繳,納入“三資”委托服務中心村級收入專戶,確保村集體資產、資源的處置做到民主、科學、公開、公正、公平。本文來源于公務員之家范文中心:/三是實行三種管理方式。要通過資金委托代管、資產統一監管、資源聯合協管三種管理方式,對農村集體“三資”實行委托服務。資金委托代管,就是將村集體資金委托“三資”服務中心進行代管,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單位,由“三資”委托服務中心統一設置賬戶進行核算管理。資產統一監管,就是村集體資產在“三資”委托服務中心設置臺賬,按照統一的標準和程序,對集體資產的經營、處置、收益進行指導、監督和管理。資源聯合協管,就是村集體資源按照村申報、鄉鎮審核、縣復核的程序,實行縣、鄉、村三級聯合協管。總之,通過建立規范、科學、有效的委托服務管理機制,實現農村集體“三資”民主管理與智能化管理相結合,組織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廉政建設與經濟建設相結合,社會評價與群眾滿意相統一。
第三,要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處理好積極與穩妥的關系。要按照省市統一部署,深入細致研究,精心組織安排,積極穩妥地推動這項工作開展,絕不能搞行政命令,絕不能違背群眾意愿強制推行,絕不能因工作簡單化出現不應有的失誤。二是處理好規范與效能的關系。要從實際出發,按照先清理后實行、邊運行邊規范的原則,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在清理核實村民認可的基礎上,按照相關程序進行委托。同時,委托服務中心要從方便群眾辦事和利于群眾監督出發,科學設定辦事環節,努力提高辦事效率。三是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系。“三資”委托服務中心既要接受縣主管部門、紀檢部門及村民理財小組的監督,又要把工作的重點放在為村集體、為群眾服務上,不斷完善服務措施,提高服務質量。
三、突出重點,明確任務,扎實推進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工作
第一,要認真調查,摸清底數。調查摸底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細致,求真務實,準確無誤。各鄉鎮要按照先賬內、后賬外,先資金、后資產、再資源的順序,逐村屯、逐地塊、逐個合同、逐筆賬目進行清理核實,全面徹底地摸清集體所有土地、林地、水面、草原等自然資源和固定資產的底數以及現狀,掌握“三資”的總量、結構、分布和效益情況,做到賬清、財清、物清和債權債務清。近幾年,國家對農業的投入越來越大,我縣國投的農業機械、噴灌設備、機電井,新農村建設的代補資金,各部門的幫扶資金和投入的物資設備,使村集體的資產逐年增加。這些錢物不及時統計入賬,不僅無法管理,還會出現漏洞。特別是現在我縣國有、集體草原實有面積與航拍面積出入很大,這次普查如果不按現狀普查好、登記清,就會造成村集體經濟損失,影響政策性退耕還草,“三資”委托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清理登記情況要經過“三資”委托服務中心審核把關,村委會和村民主理財小組確認,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后,進行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并根據群眾反映,查漏補缺,確保所登記的資金、資產和資源情況真實無誤。要明確清理的工作紀律,對在清查摸底工作中抄賬走過場、敷衍塞責,致使農村“三資”底數不清、工作不到位的要推倒重來;對在清查摸底工作中故意瞞報、漏報“三資”底數的人員和單位,一律按違紀行為從嚴從重處理;對在清理中發現的合同明顯不規范、價格偏低、期限過長、不合理承包等問題,要嚴格依法依規進行糾正;對挪用擠占、仗權承包、偏親向友、以權謀私、失職瀆職等問題,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第二,要執行政策,遵章辦事。落實政策的總體要求是:執行政策不走樣,制定辦法不出格,規范管理不搞亂,農民滿意不重來。圍繞加強“三資”管理,建立簡明實用、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防止隨意性和不作為。要堅持依法操作,嚴格執行省市有關政策規定和《富裕縣推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資”委托服務制實施細則》。委托服務中心要定期公開各村“三資”管理使用情況,自覺接受農民群眾監督。對村民到委托服務中心查詢本村“三資”管理使用情況,委托服務中心必須適時提供周到熱情的服務,不得拒絕。各鄉鎮要將抓“三資”管理情況納入干部實績考核和年度責任制目標考核之中,嚴格兌現獎懲,確保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同時,縣經管站要切實負起責任,搞好培訓,真正領會精神,吃透政策,盡快培養一批專業骨干,既要強化指導,更要保證業務工作正常開展。
第三,要履行程序,強化監督。清查工作結束后,各鄉鎮要在紀檢部門和村民代表的監督下,以村為單位,進行自查、自報,公開結果,經村民代表大會同意后,將“三資”清查結果上報鄉鎮“三資”委托服務中心。鄉鎮“三資”委托服務中心對村級上報的“三資”清查結果進行抽查,經過抽查自糾,將抽查結果在村務公開欄內再次進行公開。通過反復核查自糾,并交由村民代表會議對清查情況進行審議,經村民主理財小組審核通過,由村委會向“三資”委托服務中心提交書面委托申請,簽訂委托協議書,履行交接手續,將村集體“三資”賬目移交委托服務中心代為管理。
四、強化領導,狠抓落實,確保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工作取得實效
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制,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切實抓好推進落實。
第一,要加強領導。各鄉鎮要按照縣里方案要求,成立以鄉鎮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三資”委托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三資”委托監督指導工作辦公室和清產核資工作組、監督檢查組,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具體方案,細化目標任務和方法步驟,按照時限要求,統籌部署安排,精心組織實施。要充分發揮宣傳的導向作用,利用新聞媒體、發放“三資”委托入戶明白卡等各種行之有效的形本文來源于公務員之家范文中心:/式,廣泛宣傳發動,積極爭取廣大農民群眾的支持配合,為工作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第二,要搞好配合。縣紀檢監察部門要牽頭負責,全程組織,全程監督。農委、財政、審計、司法等部門,要盡職盡責,相互配合,切實擔負起“三資”委托服務工作的指導、監督、檢查和監管職責,努力形成黨政統一領導、紀委組織協調、部門齊抓共管、基層單位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凡是工作中不認真執行“三資”管理制度而出現問題的,縣委、縣政府將嚴肅追究責任。
第三,要確保穩定。推行“三資”委托服務制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關注度高,影響面大。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必須做過細工作,把握政策界限,講究工作方法,做好政策宣傳和思想引導,避免引發新的矛盾。對涉及歷史遺留問題等爭議較大、容易引發不穩定因素的特殊情況,要準確把握,妥善處理,避免因推行“三資”委托服務制而激化矛盾、引起上訪事件,切實維護農村社會的安定穩定。
同志們,推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資”委托服務制,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提高認識,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為推進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 上一篇:新任教師中小學教育個人工作總結
- 下一篇:穩健財政政策立法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