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在防汛工作會上發言
時間:2022-01-18 09:51:00
導語:副市長在防汛工作會上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領導、同志們: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防汛防臺抗旱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紹興市防汛防臺抗旱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分析今年全市防汛防臺抗旱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研究部署下階段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突出重點,強化責任,切實把全市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等會,盛市長將與有關鄉鎮(街道)和部門簽訂責任狀并作重要講話。下面,我先就今年防汛防臺抗旱工作講三方面意見:
一、認清形勢,切實增強做好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緊迫感
從今年的防汛防臺抗旱準備工作看,各鄉鎮(街道)和市三防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做了大量細致的前期準備工作,會前,市人大對全市的防汛重點開展了專題視察,但從汛前檢查出來的病險工程及氣象部門對未來天氣的預測看,當前,我市防汛防臺抗旱工作中還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防汛防臺抗旱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一)氣候異常增加了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壓力。
進入本世紀以來,洪澇臺旱災害頻繁發生,從氣象角度來看,防汛防臺抗旱工作出現了四方面新情況、新特點。一是臺風登陸次數多、強度大,如去年連續兩次,16號臺風的強度達到了17級;今年1號臺風“浣熊”4月22日在海南登陸,這次臺風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最早的臺風,比常年早二個月,強熱帶風暴“納爾吉斯”在緬甸造成2.25萬人死亡,4.1萬人失蹤。二是近5年來梅雨一直偏少;三是局地性強降雨頻發,小流域山洪災害增多,發生了小流域洪災。四是干旱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大。
我市已有40多年未發生過全流域洪災,按照洪水發生的規律,發生流域性大洪水的概率在不斷增加。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梅汛期雨量約為400-460毫米,且降水集中在6月中旬到6月底;臺汛期雨量約為460-500毫米,影響臺風有3個,均比常年偏多;根據氣象部門分析,今年梅汛期和臺汛期出現局地性強降雨的幾率在不斷增加,發生流域性洪澇、局地性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和雷暴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二)現有水利設施與防汛防臺抗旱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開發區內澇隱患多。經濟開發區城橋排澇站排澇能力不足,下中西排澇閘站至今尚未動工。街道沿山高排塌方嚴重,屠家埠排澇站有一臺機泵未修復,而且出口處屠家埠村出現了違章建房,嚴重影響排澇;排澇渠上段雖已拓寬到12米寬,但下段只有2×2米自排小閘;工業集聚區原有排澇設施損壞嚴重,排澇標準普遍偏低,存在隱患較多。城南排澇渠和防洪設施尚未配套,特別是出口排澇站閘還未規劃動建。城北排澇渠尚未完全配套,加上部分企業在渠道上隨意傾倒垃圾,影響排澇渠正常排澇。
2.病險山塘水庫多。由于我市水庫數量眾多,老化嚴重,在汛前檢查中,發現有195座山塘水庫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病險隱患,其中小(一)型以上水庫3座、小(二)型以上水庫23座、小(二)型以下水庫169座。其中大壩滲漏76座,壩體裂縫3座,大壩滑坡53座,啟閉機失靈66座,其他新發現的病險水庫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溢洪道不達標、白蟻危害、基礎下沉、涵洞堵塞和漏水等問題。特別是豐潭、遼灣、剡源經安全鑒定為三類壩,雖已上報部、省除險加固計劃,但尚未批準實施。對檢查出來的病險山塘水庫,請各鄉鎮長(街道主任)引起高度重視,必須一只一只地落實工程搶險措施和巡查責任、制度。
3.江河堤防險工險段多。一方面已建成的城防堤、農防堤沒有經受過洪水的真正考驗。另一方面在汛前檢查中共發現69處險工險段。街道七村大堤120米寬的防洪堤被有關企業推平,沈茹新村段開了一個6米寬的路缺,嚴重威脅經濟開發區和街道的防洪安全。長樂江部分地段大方腳淘空、迎水坡砌石散離、橋梁病危,部分江底、迎水坡竹木成林影響行洪。東橋段河床下切嚴重,部分地段大方腳已淘空、散離;三界地段由于挖砂籠身不斷加長,致使河床下切,下洋埂、靈山埂局部地段塌方嚴重。右岸堤部分地段大方腳嚴重淘空,堤身單薄,土質差,抗滲能力低。另外部分水毀工程尚未全部修復,對今年的安全度汛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4.在建工程汛期施工多。一是等4座2007年度千庫保安工程、47座山塘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之中;二是清風水利樞紐工程、上俞堰壩引水應急工程等重點水利工程也都在緊張施工中;三是南山、前巖2座國家級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將相繼開工,并且都將在主汛期期間施工,既要保證下游生活生產用水需要,又要確保水庫安全,安全度汛任務十分艱巨。四是七村大堤地段由于104國道正在建設之中,造成交叉隱患較多,加上部分地段偷砂嚴重,路缺多,給防汛工作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
5.城市排澇能力較弱。雅致排澇站、象鼻山排澇站變壓器、電動機等電氣設備被盜多年,無法排澇;社區天成印染廠地段由于排澇渠不配套,排澇效果不明顯;城溪排澇站二臺機泵由于抽水管氧化腐爛,已無法排澇。另外,城市地下車庫、倉庫、商場在突發性暴雨時,往往容易進水。如賓館地下倉庫都發生過類似現象。
6.地質災害隱患多。目前已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83個,其中危險性較大的一類點有7個,危險性較低的二類點有76個,分別分布在街道等15個鄉鎮街道,部分地質災害點至今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去年鄉就曾經發生一起嚴重地質災害,幸虧沒有人員傷亡。
7.灌溉渠系老化嚴重。目前全市絕大部分田間支渠都實現了三面光,但水庫干渠仍然是50-70年代修筑的土渠。如長7公里的前巖水庫東干渠,渠道利用系數僅30%;全長30公里的下坂、砩水、大山下三座小(一)型水庫灌溉渠,有15公里地處硅藻土地段,滑坡嚴重,經常出現上游漫灌下游受旱的狀況。
(三)防汛防臺抗旱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
自1997年以來,我市沒有出現過大的洪災,部分干部群眾思想上盲目樂觀,有的甚至出現了厭倦情緒和麻痹僥幸心理,認為“防臺年年防,年年是空防”,只要會議開過,口號喊過,現場到過,就算防過,沒有把工作真正落到實處,防汛防臺抗旱意識有所淡化。同時長期沒有出現特大洪水,不少干部沒有經受過防洪應急的考驗,缺少防洪搶險的實戰知識和經驗。特別是去年我市實施了行政村合并,目前又進行了村級換屆,同時年初部分鄉鎮分管領導又有所調整,有部分新同志走上了防汛崗位。鎮村兩級分管領導調整和換屆后,對防汛工作的情況,需要一個熟悉和銜接的過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防汛防臺抗旱組織作用的發揮。
二、突出重點,全力以赴抓好防汛防臺抗旱各項工作
今年我市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是:著力提高防汛防臺抗旱綜合能力,確保、長樂江、新昌江、澄潭江、,市區和主要集鎮以及重要基礎設施的防洪安全,確保小(二)型以上水庫在設計標準內安全度汛。同時,做好山塘水庫和在建工程的安全度汛,有效防范強降雨引發的小流域山洪與地質災害,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干旱缺水地區群眾生活用水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根據以上目標任務和我市當前防汛防臺抗旱工作所面臨的形勢及存在問題,今年的防汛防臺抗旱要著重抓好以下10方面工作:
1.抓預案的完善和人員轉移責任的落實。各鄉鎮街道要充分考慮今年防汛防臺抗旱工作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利因素,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進一步深化細化各項預案,加強預案的針對性,切實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和應急處置能力。《鄉鎮、街道防汛防臺抗旱預案》、《小(二)型以上水庫搶險預案》、《人員轉移預案》、《小流域山洪避險預案》、《地質災害預案》必須在5月20日前編制和修訂完成。特別是要把人員轉移作為防御工作重中之重,針對可能出現的汛情、水情、出險地段、淹沒范圍,及時轉移人員。人員轉移宜早不宜遲,轉移的責任要落實到村、到人。要進一步提高人員轉移預案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對于該轉移而沒有及時轉移的,一旦造成人員傷亡,要追究有關責任人與有關領導的責任。因此,各鄉鎮街道主要領導必須把確保人員不傷亡作為防汛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
2.抓重點地段、重點問題防汛措施的落實。各地要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搶時間、爭速度,切實抓好“千庫保安”、山塘水庫和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等在建工程建設,加快上東江、、里東江等水毀工程的修復掃尾,跨汛期施工的在建工程要落實好度汛措施。各地要加強對重要水利工程、險工險段的檢查,對前階段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分類督辦,限期整改,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特別是市三防辦要開展一次回頭看,進行再次督查,確保問題解決到底,不留死角。帶病帶險入汛的,要制訂應急度汛方案,特別是要做好危險區域內群眾安全轉移方案,落實好現場搶險物料和搶險隊伍,并加強監測。
3.抓水庫巡查責任的落實。近年來,我市水庫出險現象頻發,而預防水庫出險的關鍵在于巡查責任的落實。去年崇仁鎮一座屋頂小水庫曾經出現險情,幸虧巡查人員及時發現和報告,才沒有造成大的損失。因此,水庫的安全問題始終是懸在我們頭上的一顆定時炸彈,這一點大家要有清醒的認識。各鄉鎮街道和有關單位要對每座水庫進行檢查,進一步落實水庫管理單位責任,加強水庫日常維護管理和巡查工作,特別是要抓好各類山塘水庫巡查人員、制度、責任的落實,各村一定要按照市水電局的要求,落實山塘水庫巡查責任人,并按要求開展巡查。凡沒有落實巡查責任人或雖有巡查人員,但巡查沒有到位的,一旦水庫出險,一律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同時要嚴格執行水庫控制運用計劃,做到科學調度,確保安全度汛。
4.抓防汛防臺預報、預警工作。水利、氣象部門要抓緊維修好各類觀測設備、通訊網絡,加強防汛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特別是要加強災害性天氣的預測預報,提高預測預報的時效性和準確度,為各級政府及時、科學決策和實時調度提供依據。各職能單位必須堅持24小時防汛值班制度,發現情況及時向各鄉鎮街道、防指成員和社會公眾發送預警信息。各類預警信息要保證及時傳達到各防汛防臺抗旱單位、重點工程負責人和公眾,讓他們在第一時間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減少災害損失。同時要充分發揮鄉鎮、街道三防會商系統的作用,實現市委、市政府與鄉鎮、街道三防指揮工作實時會商。
5.抓好小流域山洪與地質災害的防范。由于小流域面廣、量大,山洪與地質災害又多發生在局部區域,突發性強;加上去年我市遭受嚴重冰雪災害影響,一些山區大批毛竹、林木倒伏,連根拔起,造成山體表層土質松動,易形成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目前對山洪與地質災害還缺乏有效的監測、預報手段,預警難度大,加上山區群眾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通信不暢,局部地區出現山洪與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因此,要做好山洪與地質災害的防范工作,關鍵是各職能部門和相關鄉鎮街道要全面落實山洪與地質災害防御責任制,加強汛前巡查,制定緊急轉移預案,完善預警機制,落實預警員,做到關鍵時刻有人預警;要把地質災害明白卡發放到各家各戶,使群眾對災害發生時的應對措施一清二楚,從而盡最大努力避免人員傷亡。
6.抓防洪搶險物資儲備。去年省人大的《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規定了防汛防臺抗旱物資儲備實行“分級儲備、分級管理、統一調配、合理負擔”的原則。從這次汛前檢查情況看,各地均儲備了一定數量的防汛物資,但實際儲備的數量品種與《省防汛物資儲備定額(試行)》差距較大。各地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備足各種搶險物資和工具。特別是要針對山塘水庫老化嚴重,堤防險工隱患多的實際,備足備好防洪搶險物料。同時各地要根據本單位實際,做好機械設備、救生設施、照明工具等工具和物資的準備,而且對所有物資儲備的保管人姓名、聯系電話、存放地點、質量數量等都要一清二楚。所有物資儲備必須在5月20日前按要求到位,并作一次全面檢查。
7.抓搶險隊伍的調整充實。由于人員的變動,各級防汛防臺抗旱領導班子以及市人武部、預備役、團市委、武警等市屬四支突擊隊搶險人員,要及時調整、充實,明確責任人、聯絡人、成員,而且要把每一個人姓名、聯系電話都要記錄在冊,在5月20日前報市三防辦公室。各鄉鎮(街道)、開發區也要及時調整充實好搶險隊伍。
8.抓防汛防臺業務分級培訓。針對鄉鎮、村兩級防汛責任人新手多的實際,要分鄉鎮和村兩級防汛責任人,開展防汛業務知識培訓。市三防辦與市水電局要負責抓好鄉鎮一級的業務培訓,并指導鄉鎮、街道、開發區及時對村干部、水庫巡查人員,組織開展防汛防臺搶險的專題業務培訓,切實提高防汛責任人的工作責任性和業務水平。
9.抓挖沙船只防汛管理。市砂管辦要切實負起責任,抓緊抓實挖砂船只的安全度汛工作。要按標準做好固定錨澆筑工作,并且必須在主汛期前完成,市三防辦要抓好督查。要按規定編制及落實好預案,及時轉移船只及船上人員,確保萬無一失。
10.抓抗旱供水工作。在干旱預防階段,要著力抓好旱情監測和蓄水保水工作,為可能發生的干旱儲備水源。干旱發生時,要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則進行水源調度,合理配置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工農業生產用水,做到分清緩急,確保重點,兼顧各方,最大限度地發揮水資源效用。
三、加強領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市防汛手冊》已經明確了全市的防汛防臺抗旱搶險方案及防指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的職責,全市小(二)型以上水庫責任人名單已在《今日》上公布,市三防指揮部還以文件形式明確了今年檢查出來316處病險工程的責任人。今天盛市長還要和各鄉鎮、街道及有關部門簽訂防汛防臺和地質災害責任書。各鄉鎮街道要進一步完善以防汛防臺抗旱行政首長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責任制,公布相應的防汛防臺抗旱責任人;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防汛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并不是行政首長一個人的責任,而是黨政主要領導都是第一責任人,只不過是具體工作要以行政首長為主。同時,各防指成員單位也要按照各自的職責,落實好相應的工作;要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真正做到思想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責任到位。
2.加強協調,形成合力。防汛防臺抗旱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流域與區域、城市與農村、上游與下游、左岸與右岸、生產與生活、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等各方面。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統一組織和指揮,協調解決防汛防臺抗旱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市三防辦要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切實加強與成員單位之間的聯系、溝通和協調,及時掌握和通報有關汛情、險情、旱情和災情等有關信息。各成員單位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新聞單位要采取多種形式普及公眾防災知識,切實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逐步形成全社會參與防汛防臺抗旱的良好局面。
3.加強監查,依法防汛。要嚴格執行好《水法》、《防洪法》、《防汛條例》和《省防汛防臺抗旱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各級防指要加強對防汛防臺抗旱工作的督促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督辦,限期整改,及時消除隱患,確保安全度汛。對亂占、亂填河道、非法采砂等違法行為,有關責任單位要堅決依法查處。要嚴肅防汛防臺抗旱的工作紀律,對于因失職、工作不力和違反防汛防臺抗旱紀律而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損失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同志們,好今年的防汛防臺抗旱工作意義十分重大。我們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居安思危,扎實工作,及時處置洪澇臺旱災害,保障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探索少數民族學困生教育引導進路
- 下一篇:財政局員工個人工作情況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