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資源治理專題會講話

時間:2022-06-09 11:06:00

導語:農村資源治理專題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資源治理專題會講話

同志們

正確分析我縣當前草原、河道、林地、砂石資源管理工作呈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這次會議是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的主要目的鞏固依法治理私開濫墾工作成果。安排安排我縣農村資源專項治理工作任務,有效維護我縣生態環境免遭破壞。剛才,亞江副縣長宣讀了縣農村資源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希望大家高度重視,真正負起責任,將農村資源專項治理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下面,就依法開展農村資源專項治理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查找問題,認清形勢。增強做好農村資源專項治理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縣開展了依法治理私開濫墾專項會戰,2009年。加大了打擊力度,收到較好效果,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共查處非法侵占林地案件3起,恢復林地30畝;查處非法開墾草原案件29起,獎勵違法當事人29人,其中判刑3人,恢復草原植被1684畝;查處違法開墾河道案件15起,恢復原狀900畝,處置越界開采砂石案件5起,并進行了處分,責令守界生產。

也要清醒地看到專項治理取得的效果還是初步的距離專項治理的目標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很大差距,肯定專項治理工作成果的同時。農村資源管護形勢仍不容樂觀。從"二調"情況看,私開濫墾屢禁不止,農村資源流失還很嚴重。從治理的效果看,私開濫墾的現象雖然得到一定水平的遏制,但是通過下鄉調查了解,有的鄉鎮私開濫墾草原、河道及侵占林地等違法行為仍有發生;已開墾的草原、河道,有的仍在繼續耕種。從社會穩定看,因非法侵占農村資源引發上訪事件不時,一些人把黑手伸向農村資源,牟取暴利,民怨極大,成為群眾上訪的焦點和難點問題。據信訪部門統計,縣每年涉及農村資源的上訪案件達30余起,小則寫上訪信,大則集體上訪,甚至出現群體性治安案件和非法集體上訪現象,處置難度較大,給縣委、縣政府造成了惡劣影響,有的案件影響了縣、鄉正常工作運轉。這些現象和問題的存在說明農村資源已經到非進行整治不可的地步。同時也看出,有的鄉鎮和部門領導對打擊私開濫墾行為重視不夠,存在"縣里抓時緊一陣兒,過后就放松"問題,還沒有真正擺上日程;有的鄉鎮和部門領導對此項工作存在畏難心理,不敢碰硬,回避矛盾;有的鄉鎮、村為了經濟利益,和縣里打埋伏,敷衍了事,只是外表上推一推,根本沒有實質性動作。這次全縣范圍的農村資源專項治理工作就是要通過全縣上下的整體行動,使非法侵占林地,私開濫墾河道、草原,違規開采砂石等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為我縣經濟社會可繼續發展發明良好的生態環境。各個鄉鎮、各相關部門一定要站在維護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后代,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高度,切實將專項整治工作擺上位置。要按照方案的要求,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切實將該管理的管理到位,該規范的規范到位,該整頓的整頓到位,該依法打擊的依法打擊到位。特別是存在問題的鄉鎮要立即對號入座,立即開展自查,立即采取措施,立即開展整頓。

二、嚴厲打擊,突出重點。依法治理侵占農村資源的違法行為

今年,為完全根治私開濫墾行為。各個鄉鎮、各有關部門必需統一思想,強化措施,完全扭轉臨時令行不暢、屢禁不止的局面。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扎實推進。為使專項治理工作有序開展,一要明確步驟。縣委辦公室和縣政府辦公室聯合下發《縣農村資源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專項治理工作的內容、方法和具體要求。各個鄉鎮和相關單位要嚴格依照方案的要求,有計劃、有方法地逐項查找問題、逐項分析原因、逐項落實整改措施,扎扎實實開展好專項治理工作。同時,要結合"三資"委托工作,使農村資源管理更加規范。各責任部門要經常深入鄉鎮進行檢查指導,對專項治理工作部署不及時、工作不到位、整改不認真、解決問題不徹底的要限期整改;對專項治理工作走過場、弄虛作假的要通報批評。專項治理工作中,縣委、縣政府督辦室要跟蹤督辦,及時反饋專項治理工作的進展情況;6月下旬,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將聽取檢查組的匯報;12月末前要完成檢查驗收,并進行通報。

突出重點。對這次專項整治工作,二要明確任務。縣委、縣政府的態度是堅決的總的要求是必需通過有效整治,使破壞農村資源行為得到完全根治,使農村資源得到依法維護。治理非法侵占林地工作上,要重點打擊毀林開墾、毀林開礦和林木少批多采及擅自改變采伐方式等嚴重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對"拱地頭、擴地邊"等零星侵占林地的違法行為予以完全根治。治理私開濫墾草原、河道工作上,畜牧、水務和各個鄉鎮在農村集體經濟"三資"委托服務制工作的基礎上,組織精干人員,對私開濫墾行為再進行一次徹底清查,進一步摸清底數,掌握遭到侵占、破壞資源的數量和程度,提出治理意見,加大打擊力度;整治砂石開采工作上,要重點打擊無證照開采、越界開采和非法轉讓采礦權和擅自出讓礦產資源等違法行為,關閉不具備平安生產條件的砂場,并依法予以處分。

從嚴打擊。治理整頓工作中,三要堅持原則。各個鄉鎮、各相關部門要嚴格依照方案的要求,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從嚴打擊各類破壞農村資源的違法行為,不得出現偏親向友、庇護縱容等現象。監察、公安和其他職能部門都要制定單獨方案,進一步明確工作方法、治理措施,確保治理工作扎實推進。職能部門要設立并公布舉報電話,建立有獎舉報制度,凡是經舉報發現的案件,待案件查實后,對舉報者將給予重獎,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對農村資源、資產進行監督的積極性。案件查處過程中,無論有何種阻力,無論阻力來自哪里,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含糊;已經查明事實的不論涉及到什么部門、什么人,都要依法處理,決不姑息。

三、明確責任,強化領導。確保農村資源專項治理整頓工作取得實效

達到預期目標,這次專項整治工作能否取得預期效果。關鍵在于各級領導重視的水平,投入的力度。因此,各個鄉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給予專項整治工作足夠的重視,務求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縣委、縣政府成立了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一要加強領導。就本次專項整治工作。負責專項整治工作的組織、協調,各鄉鎮必需服從專項治理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領導組織,由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親自掛帥,親自安排和布置此項工作,確保此項工作抓出成效,堅持經常。縣委、縣政府將把農村資源專項治理工作納入對各鄉鎮的考核之中,確保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效果。

離不開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參與。各職能部門和廣電部門要多形式、多角度宣傳加強農村資源維護的重大意義和這次專項整頓行動取得的效果,二要加強宣傳。維護農村資源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工作。形成強大的輿論攻勢,教育廣大干部群眾,震懾違法犯罪分子。對在整治過程中一些好的舉措和經驗,涌現出的先進典型,要大力宣傳和推廣,增強行動的感召力。要結合此次行動,加大對《草原法》省草原管理條例》森林法》礦產資源法》防洪法》省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真正讓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知曉法律,解政策,自覺維護我共有的資源,自覺參與生態環境建設。

參與部門多。具體工作中,三要通力協作。這次整治工作涉及面廣。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摒棄部門利益,進一步形成工作合力。公、檢、法、司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尤其是公安機關,要快速出警,配合執法部門依法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要在嚴格履行各自職責的同時,建立縱向聯動、橫向互助的機制,對整治工作中遇到問題,要及時溝通和協調,確保各類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縣政府辦公室要搞好綜合協調工作,協調處置好治理工作中的有關問題。

對私開亂墾問題負全責。這里,四要嚴肅紀律。要建立嚴厲的責任追究制度。各鄉鎮、村是本轄區農村資源的主要管理者。代表縣委、縣政府再次重申"對轄區內發生非法侵占、破壞農村資源的案件沒有采取得力措施及時制止的鄉鎮、村主要領導,將給予嚴肅處置,村支部書記責任的該處理的處置,該法辦的法辦;對不能控制整體局面的鄉鎮領導,該免的免,該撤職的免職"對工作不力的執法人員,也要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獎勵。對已查處的案件要在電視等新聞媒體及時曝光;對被追究責任的有關責任人,也要通報處置結果,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檢查組要嚴格依照方案的要求搞好檢查驗收,五要搞好驗收。專項治理工作結束后。認真做好總結和評比。對在專項治理整頓期間,由于工作力度不夠,措施不到位,效果不明顯的鄉鎮、村,要限期治理,直至達到預期目的同時,要以開展專項治理為契機,舉一反三,結合實際,研究和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維護農村資源的長效機制,使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監督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