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村工作大會市委書記講話稿
時間:2022-11-15 08:54:00
導語:市農村工作大會市委書記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次全市農村工作會議是市委、市政府在年初確定召開的,也是今年工作部署當中的一次重要會議。我來到時間不長,有效工作日還不到兩周,這是第一次參加全市較大規模的會議。借此機會,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祝賀!向辛勤工作在農村第一線的同志表示問候!
關于全市的農村工作,剛才市長全面總結了去年農村經濟發展情況,就“三農”工作取得的成績做了客觀的評價,對今年如何做好“三農”工作講了很好的意見。這些都是經過市委和市政府一起研究決定的,各級各部門要認真抓好落實。我來的時間比較短,對農村工作今天就不講具體的意見了。來的這十多天里,我到各縣(市、區)轉了一圈,進行了一些初步的調查研究;在有關資料上了解了一些發展現狀;在省直單位工作時,也聽說過一些的情況,據此,我主要談一些到之后對所聞所見的感受和對今后工作的幾點想法。
一、審視市情,分析潛力,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
整個經濟構成情況,從現有數據看,近80%的GDP、60%多的財政收入來自縣域經濟,這說明目前經濟的主體還是縣域經濟。農村工作說到底是縣里的工作、鄉鎮的工作,縣域經濟的發展就是農村的工作,我今天就圍繞這一問題說些想法。
歷屆黨委、政府通過不懈的努力,逐步理清了發展思路,確立了“園林式、生態型、現代化”的城市定位,“高科技、外向型”的產業定位,加快“進位·追趕”、建設“和諧”的工作定位,把工作做精做細的工作方法,推動形成了目前良好的發展基礎和發展態勢。在這么好的條件下,怎么能實現省里提出的“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要求,實現更快更好發展?我認為,萬事俱備,就是缺少大項目,抓縣域經濟也是推進發展的主要抓手。目前名聲在外,全國知名,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在這個基礎上,要想進一步把的各項工作向前推進,我們必須找到的潛力所在,必須選準我們發展的努力方向。現在看,我們的工作各方面都很好,但是缺少大項目,還不夠強。要想做到“園林式、生態型、現代化”,要想實現“高科技、外向型”,要想實現“進位·追趕”、建成“和諧”,總體要求就是一個字—“強”,強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人的生活水平要比別人好,我們干部隊伍的工資水平要比別人高,這才叫強。要想實現這一個“強”字,光靠想是不行的,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必須挖掘潛力,加快發展。如何找到我們工作的潛力,這是關鍵。下面,我簡單分析一下所具備的發展潛力。
從發展所處的階段看,年,全市的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4.8:54.4:30.8,一產占比過大,其中有四個縣的一產占比仍在20%以上;全市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為7.6%,有的縣低于5%,而全省平均占比為8.8%;全市人均GDP不足2000美元。從這幾方面看,無論是經濟結構、經濟質量,還是人均水平,我市除少數發展好的地區已經進入了工業化的中級階段,整體還基本與全省處于同一發展水平,處于工業化的初級階段。處于這樣一個階段,發展具有兩個特點:一是發展水平依然不高,結構有待優化,質量有待提高,實力有待增強;二是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速增長期,進入了工業化前期的經濟起飛階段。從一些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看,處于這一階段,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空間。
從周邊地區的發展現狀看,在相似的地理位置和基礎環境等發展條件下,京、津的區、縣及省內的相鄰市、縣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前頭,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全市與通州、順義相比,通州區、順義區都是由縣升格而來,通州區人口62萬,幅員面積907平方公里,年GDP總量雖只有122.4億元,但財政收入已高達32億元,財政收入占GDP的比值為26%,高出我市18.4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也高達7092元,高出我市2754元。順義區人口75萬,幅員面積1020平方公里,2003年全區GDP完成183億元,財政收入33.9億元,人均GDP高達4000美元,高出我市1倍多,人均財政收入4.5萬元,是我們的近3倍。北三縣(市)與通州、順義相比,無論從經濟總量、質量還是人均水平,都已經形成了5到10年的差距,而且有擴大的趨勢,通州、順義的財政收入近幾年始終保持了40~50%的增速,而、、三縣年財政收入在基數比較小的情況下分別較上年只增長19.8%、6.7%和10.4%,絕對增長量相差更為懸殊。中部兩縣、兩區與涿州、大興相比,涿州市,人口59.4萬,幅員面積742平方公里,年GDP達到83億元,人均GDP2.1萬元,財政收入5.4億元。其財政收入比、、三縣(區)的總和還多1.5億元。大興年GDP達到120.4億元,比廣陽高96.6億元;財政收入10億元,比廣陽高3.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24元,比廣陽高2372元。南部三縣(市)與任丘、靜海相比,任丘市人口77.1萬人,幅員面積1037.8平方公里,年實現GDP126.5億元,財政收入21億元,人口不到霸州的2倍,財政收入卻是的4倍。天津的靜海,年GDP達到112.2億元,人均GDP達2.2萬元,財政收入6.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54元,比我市南部三縣(市)的平均水平高1906元。我們通過比較應認識到,我們在良好的基礎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廣大干部有廣闊的天地施展才華,從潛力當中我們要看到今后努力的方向,確定發展目標,努一把力達到或超過相鄰地區的發展水平,的發展就會有一個嶄新的面貌。
從所處的區位看,近鄰京津,這對我們來說既有劣勢也有優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和資源是優化配置的,兩大城市形成政治經濟中心,人才和高科技項目會向兩大城市聚集,相對于京津來說,處于凹地,這本是我們的劣勢。但是,隨著京津的崛起,京津的產業結構需要加快調整,人才過于集中需要一部分人才另尋施展才華的空間。近鄰京津恰恰有條件接受這些產業和人才,利用京津資金、技術、人才、市場加快發展,所以說,區位優勢還是明顯的。正是因為處于這樣的區位,一直被視為的窗口。作為窗口,我們的發展速度就應該高于省內的其它地方。但從我掌握的數據看,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以年為例,我市的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除去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居全省第5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7位外,其余各項增速均在下游水平,其中,反映經濟發展的三個重要指標增速情況是:固定資產投資和GDP增速在全省11個地級市中均位居第11位,一般性財政收入增速位居第8位。所以說,從所處的區位優勢和承擔著河北對外窗口的作用來看,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加快發展應該成為各項工作的主基調,應該成為加快“進位·追趕”,建設“和諧”的根本問題。
二、集中精力發展壯大縣域經濟
由于歷史原因,市本級很小,縣域經濟占很大部分,發展縣域經濟是發展的根本,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有了縣域經濟的發展,才能做強。因此,要把縣域經濟作為主戰場來抓,集中精力發展縣域經濟。重點抓好三個方面:
1、抓結構。結構問題是發展的突出問題,涉及到幾個方面。一是要優化產業結構。要在抓縣域經濟的過程中自覺調整產業結構,每年在達到一、二、三產總量都提高的情況下,有計劃地使二、三產占比提高,一產占比下降。在調整三次產業比重的過程中,要突出發展工業,工業強縣、強鎮的口號不用提,但是各級在思想上必須有大力發展工業的意識,用工業發展促發展。高效農業得搞,而且必須要搞,但是,農業再好,一畝地也就一萬多塊錢,而種一畝高科技、高尖端的項目,收入會成倍增長。我們要妥善解決好保護耕地與發展用地緊缺的問題,只要發展就有辦法。我舉一個例子:環渤海很小的區域內就已經有京唐港、黃驊港、秦皇島港、天津港四個大港口了,唐山想再建設一個曹妃甸港,提了許多年都沒人敢批,沒人敢干。書記、省長來了之后,果斷支持曹妃甸港的建設。書記在常委會上說,為了發展,出了問題我負責。目前港口基本設施已經建設起來了,各種準建手續也陸續批下來了。如果等到現在手續批下來再建,港口建設就會推遲三五年,產生效益也就晚三五年。事實證明,當時書記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講這個例子不是要求我們的干部要違法亂紀,而是要求各級干部要解放思想,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抓住機遇,有所作為,加快發展。二是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率已達55.6%,這已經很不錯了。農業產業化的根本問題就是以農業產品為龍頭,作為基本往下延伸,每次延伸都大量增加其附加值,最終使其價值增至幾倍乃至十幾倍、幾十倍。農業產業化的過程是一個加工的過程,是一個工業化的過程。所以說農業產業化也是我們調整結構的重點。三是要注重研究發展能人經濟。村出了一個能人,就帶動了全村的發展,活生生的例子說明,啟用一個能人就可能發展一方經濟。四是要發展民營經濟,民營經濟是我們市的特點,民營經濟比較多,我們要給民營經濟創造大發展的空間,特別是在農村。五是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就是從市里的角度抓縣域經濟也有抓結構的問題,對處于不同發展基礎、發展現狀的縣(市、區),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提出不同的發展要求。、、已有較高的水平,至少進入了工業化的中級階段,這些地方應該每天都有新的項目在開工,這些地方就應該有更高的質量、更快的速度;、、、相對還比較落后的地區,項目落戶相對比較少,在今年大項目攻堅過程中,搞一定的陣勢,搞一定的宣傳,搞大聲勢是必要的;、、、、具有一定發展基礎的地方,就要打基礎、快發展;、起步晚的地方,就要打基礎、快起步。各縣(市、區)要根據自己發展的條件和基礎,確定不同的發展速度和發展目標。市直各部門要對縣里的工作進行有所側重地支持,要形成縣域經濟的發展和市直各部門工作直接聯系,縣域經濟發展好壞直接與市直部門干部升降、考核掛鉤的格局,這樣才能更好地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比如在項目用地上,今年的供應量很少,誰招項目來的快就給誰,有的地方慢點了,我們不等,不能平均分配,但發展中也要注意上好項目。
2、抓項目。缺大項目,現有項目怎么擴大投資的問題,新上的項目怎么加快建設的問題,項目創造的財政收入怎么增加的問題,等等,都需要我們解決好。項目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撐點,也是加快發展的重要載體。當前縣域經濟發展能力和綜合實力的競爭越來越集中地體現為項目的競爭,誰擁有高科技含量、高市場容量、高產品質量的項目,誰就能在今后的競爭中占據主動。離開項目,發展就無后勁,跨越更無從談起。現階段支撐縣域經濟的普遍是中小企業,規模偏小、資金不足、實力較弱。要把縣域經濟做大做強,必須下大力量上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充分利用近鄰京津的優勢,抓住北京項目外遷的有利時機,加強與兩市的聯系合作,把適合我市的項目更多的引進來,努力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現實;引導現有企業通過聯合等方式,加大投入、擴大生產規模,培育龍頭企業;引導企業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把強化科技創新,加快設備更新,聚集有限的資金,集中發展科技含量高、市場空間大的優勢項目。同時也要注意,上了項目不能只看固定資產投資的多少,而要看你財政收入增加的多少,看一般性預算收入增加了多少,看職工的工資增長水平,看老百姓的生活變化,而不是就項目看項目。
3、抓人才。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根本、最核心的條件就是提高人的素質和水平。對發展縣域經濟來講,人才的重要性更為突出。我們有抓人才的優勢,有了人才就可能帶來一個項目,有了項目就可能引來一批人才,有了合理的經濟布局,有了合理的結構,就可能往上擺項目。我們要把引進和培養人才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基礎工作來抓,不斷加大引進培養人才的工作力度。要面向京津巨大的人才庫,充分挖掘兩市的人才資源;要用好的政策吸引人才,降低人才進駐的“門檻”,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要用事業吸引人才,根據產業發展引人才、針對企業需要引人才、結合項目建設引人才,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要加大本土人才的培養力度,有針對性地對各類專業人才進行培訓,促進迅速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技能,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三、切實加強對縣域經濟工作的領導
新形勢下,我們的工作面臨諸多機遇,但也面對很多挑戰。加強領導的問題首先就是各級領導班子怎么能夠把精力集中到發展上來。我講三點意見:一是全市的主要精力要集中到抓發展上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官就要充分認清肩負的責任,把精力集中到抓發展上,關鍵是要抓好各級班子干成事,培育造就想干事、真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要理直氣壯地去保護我們的干部,不能讓干事的人受委屈,不能讓干事的干部吃虧,不能讓不干事的人暗算他們;不保護干事的人,隊伍就不可能形成正風,人們就不可能一心一意謀發展。二是在干部中要提倡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我提倡下鄉一不打招呼,二絕不能搞接送,更不能動用警車,吃就在食堂;但是為了發展,接待外商,洽談項目,該上星級賓館還要去,該花的錢還得花。三是加強領導要解決各種突出問題。比如穩定問題,農村五保戶問題等。解決好五保戶問題,人們就會看到各級黨組織的責任,看到黨的形象,等等。把責任盡到了,才能切實加強領導。
今天參加會議的還有鄉鎮黨委書記。鄉鎮是連接縣和村的中間層面,許多工作的落實在鄉鎮,工作的抓手在鄉鎮,鄉鎮黨委書記肩負重任。鄉鎮特別是村級兩委班子建設十分重要,發展好的村街都有一個好的班子,能夠控制這個村的局面,帶領村街發展。文明生態村的建設必須是文明生態富裕村建設,沒有農村的富裕,文明生態建設只能是一句空話。再就是農村樹新風問題,農村中要培養良好的社會風氣,消除包括賭博、封建迷信、鄰里不團結等等不良社會現象也要納入到農村工作中,納入到發展中來。總體上,就是要求我們的干部撲下身子,真抓實干,使我們在現有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優勢,盡快地發展起來。
- 上一篇:納稅大戶企業座談會市長講話
- 下一篇:企業管理者述職述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