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造地增糧推進會發言

時間:2022-01-03 03:15:00

導語:縣長在造地增糧推進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長在造地增糧推進會發言

同志們: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做好三項工程建設的責任感

首先,實施好這三項工程,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需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耕地是基礎,一直以來,國家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我縣地處廬山與鄱陽湖之間,可開墾的后備耕地資源十分稀缺,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建設用地需求不斷加大,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面臨著保護耕地與保障發展的雙重壓力和兩難局面。通過這三項工程的實施,對“荒”、“廢”、“棄”的土地進行復墾利用,對低產農田進行綜合整治,可增加有效耕地數量,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耕地質量,從而確保糧食種植面積不減、產量提升。可以說,實施這三項工程,是實現保護耕地與保障發展兩不誤的有效途徑,是落實耕地保護國策,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需要。

第二,實施好這三項工程,是策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這三項工程,包含了田、水、路、林、村等改造與建設,與新農村建設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具體實踐中環環相扣。通過農村土地整治,可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有效促進農業生產發展;通過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可為糧食持續增產,農民穩定增收創造條件;通過改造舊村莊和整治“空心村”,歸并農村居民點,可以改變村容村貌。這三項工程的實施為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第三,實施好這三項工程,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有效途徑。實施這三項工程,能充分運用城鄉土地級差和占補平衡政策,搭建城鄉土地市場化的互惠共享機制,最大限度地激活城鄉生產要素。既能促進農村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實現耕地保護目標,又能為工業化、城市化拓展建設用地空間,有效解決建設用地指標不足的問題。是農村支持城市、城市反哺農村的雙贏之舉,是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明確任務,強化管理,扎實推進三項工程建設

(一)深入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實施直接關系到用地指標的落實,甚至關系到衛片執法檢查的問責。我縣2010年度“增減掛”項目總面積589畝,涉及8個鄉鎮23個點,其中6個鄉鎮有拆舊任務,4個鄉鎮有建新任務。會上,已經下發了《縣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各相關鄉(鎮)村要深入農戶,做好做細群眾工作,做到和諧拆除;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確保工程在9月底前全面完工。白鹿、溫泉、橫塘、蓼南四個有建新區任務的鄉鎮,要按照每畝2萬元的標準,及時將資金交到縣財政,用于拆舊區復墾工作。同時,發改、國土等部門要加強與上級部門對接,做好2011年“增減掛”項目立項申報工作,力爭立項1000畝。

(二)加快農村土地整治進度。通過多方努力,我縣向上爭取到農村土地整治項目5萬畝,從2010年-2012年分三年實施。省政府對我縣的土地整治項目高度關注,兩次來函要求我縣“站在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高度,提高對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工作的認識”。但從我縣的進度來看,2010年1.25萬畝的任務僅完成了工程量的35%,2011年2.5萬畝任務只完成了地形測量,規劃和立項等前期工作都尚未完成。對照省里的要求,我們的進度嚴重滯后。對此,各相關鄉鎮和部門要對照目標任務,倒排工作時間,加快工程進度。2010年工程任務必須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施工;2011年工程任務必須在今年9月底完成規劃、設計及評審,10月底完成招投標,11月初開始施工,明年4月前完工;2012年工程任務也要提前做好項目的測量、權屬調查及規劃設計工作。工程施工在不影響農業生產的前提下,可先易后難組織施工,盡量少打高填低,少破壞耕作層表土。要大力尋找未利用地進行開墾,力爭完成新增耕地任務。對2008年蓼花、華林土地整理項目和2010年沙湖山土地開發項目,國土、審計、監察、財政等部門要抓緊工程審計及資料整理,9月底前必須完成驗收。

(三)積極開展造地增糧工程。按照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土地開發復墾補充耕地工作意見》精神,土地開發復墾和補充耕地下放了項目審批權限,對面積在60畝以下的,可由縣立項和驗收,300畝以下的由市立項驗收,我們要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大力實施造地增糧工程,解決我縣重大工程的耕地占補平衡問題。對國家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已列入耕地后備資源的荒蕪園地、稀疏灌木、低效殘次林地,以及廢棄或低洼的魚池,林業、農業等部門要做好協調工作,用于開墾耕地和占補平衡。有條件的鄉鎮可選擇一至兩個60畝以下的土地開發項目,選址立項后,組織實施。要充分利用社會力量造地,鼓勵有資質的開發機構造地,縣里將返還一定比例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給造地者。今年,我縣已經引進3家機構,利用荒山、荒坡、荒灘等未利用地造地6000畝,目前,兩家公司的造地項目已通過規劃評審,還有一家正在進行規劃評審,要力爭在本月底全部開工。有關部門和鄉鎮要積極配合,主動服務,做好與周邊村民的協調工作,為項目實施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加強領導,協調配合,確保三項工程建設取得實效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提高責任意識。為強化對三項工程的組織領導,縣里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各相關鄉鎮要把三項工程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相應領導小組,明確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做到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國土局作為業務部門,要實行領導包鄉鎮,將班子成員包掛到各個項目所在鄉鎮,指導各有關鄉鎮工作。領導小組要建立定期調度機制,隨時掌握工程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并解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如果哪個地方、哪個部門工作不力,影響了三項工程進展,甚至影響了我縣用地指標的落實,將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二要強化部門聯動,形成合力效應。三項工程建設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門協調配合。發改、國土等部門要做好項目立項、申報工作;監察、審計、財政要規范資金撥付和使用,加大監管力度;農業、林業、交通等部門也要認真履行相關職責,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同時,國土、農業、水利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對接,將三項工程與涉農項目資金有機整合,集中使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工程項目資金效益。

三要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輿論氛圍。要通過召開村組會議、發放宣傳單、制作宣傳欄等多種有效宣傳形式,將三項工程建設的重大意義、相關政策宣傳到每家每戶,使群眾了解政策、消除顧慮,配合、支持我們的工作。要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網絡、標語等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要及時總結經驗,挖掘亮點,樹立典型,推廣先進,動員、鼓勵全社會力量參與三項工程建設。同時,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在項目動工前,要向社會公開項目的投資規模、項目地址、建設內容、建設周期等內容;實施過程中要定期向項目區群眾公布項目進展情況及資金使用情況,接受廣大農民的監督。

四要加強資金監管,嚴格獎懲措施。三項工程建設涉及資金規模大,必須強化工程監管,嚴明財經紀律,確保將三項工程建成陽光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監察、審計、財政等部門要加強對工程建設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做到事前介入、事中監督、事后檢查。對在工程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一定的獎勵表彰;對工程建設質量差、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弄虛作假等問題,要依法依紀嚴厲進行查處。

同志們,整體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農村土地整治和造地增糧三項工程建設,責任重大,意義深遠。各有關鄉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按照這次會議的要求,精心組織,穩步推進,為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打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