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頒布實施兩周年

時間:2022-06-29 11:13:00

導語: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頒布實施兩周年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頒布實施兩周年

認真貫徹實施《工會法》促進全市經濟快速發展

——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頒布實施兩周年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頒布實施兩周年紀念日。兩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采取多種形式,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工會法》,全市工會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維護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工會法》的貫徹落實逐步走向深入總結回顧兩年來的工會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全市工會組織建設工作有了較大突破。全市23個鄉鎮街道普遍建立了工會工作委員會;215個鄉鎮企業建立了131個基層工會,84個工會分會,發展會員1.3萬多人;41個外商投資企業建立了工會組織,發展會員近5000人;275家個體私營企業建立了156個基層工會,103個工會分會,發展會員8000多人;392個機關事業單位和72個市屬工商企業建立了工會,發展會員近萬人。

二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工作有了新突破。堅持完善職代會制度,探討了不同所有制企業民主管理的形式。在所有企業推行廠務公開、政務公開,在提高廠務公開質量的基礎上,推動了政務公開向機關事業單位拓展延伸。目前,全市的機關、企事業單位90%以上的都建立了公開機制。同時,積極推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制度。以勞動報酬、勞動保障、社會保險等為重點,提高了合同簽訂率,狠抓了集體合同履約、兌現進一步強化了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穩定勞動關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是對特困職工群體幫扶工作有了新突破。建立了完善的特困職工檔案,實行動態化管理。認真落實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特困職工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的各項要求,隨時對特困職工和困難職工家庭進行登記、補充,把符合條件的特困職工全部納入低保范圍,促進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四是群眾性生產技術活動開展有了新突破。圍繞企業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攻關等多種形式的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組織全市職工參加了計算機知識普及應用學習活動,舉辦了第二屆全市職工計算機知識競賽。廣泛深入開展“安康杯”技能競賽活動,把活動的重點放在非國有企業。加大了對有毒有害化學物品信息卡的推廣應用,第三季度開展了一次全市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同時,認真搞好傷亡事故調查和統計報告工作,積極參與生產性建設項目的“三同時”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工作。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適應形勢需要,創造性地開展好《工會法》貫徹落實工作

目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帶來社會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日趨多樣化,經濟關系和勞動關系發生深刻變化,侵犯職工和工會權益的問題屢屢發生,直接影響了職工隊伍和社會政治的穩定及工會作用的發揮。在當前形勢下貫徹落實《工會法》對于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有著深遠的重要意義。在《工會法》貫徹落實工作中,各級工會組織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積極參與建立穩定的企業勞動關系。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和國有企業的改革,企業逐步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和利益主體。與此同時,勞動就業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勞動關系逐步由國家性質變為企業性質,包括福利在內的勞動力價格也越來越多地由市場決定。由于我國就業總量的供大于求,這就決定了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勞動者在就業市場上處于弱者地位。如果就業完全由市場來決定,那么,職工在工資福利、勞動條件、勞動強度以及勞動者的人身權益等方面受到侵害,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調整勞動關系,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組織發揮作用的主要領域。在勞動關系日趨復雜的今天,工會組織必須以勞動者合法權益代表者和維護者的身份,積極參與勞動法律和勞動政策的出臺,按照《勞動法》的規定,主動介入勞動關系的調整和勞資矛盾的協調,以工會特有的渠道和方式,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建立穩定和諧的企業勞動關系。

(二)積極促進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由于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起步較晚,現有的社會保障網絡還不十分健全,要完全保障下崗、脫崗、失業人員生活和就業的需要,就不可能完全照搬發達國家現成的社會保障模式,只能根據我們自己的國情,探索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各級工會必須強化源頭參與,積極參與和促進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推動社會有關方面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范圍,力求做到“應保盡保”;工會組織自身可以通過建立職工互助保障體系和困難職工救助中心,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

(三)積極推動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開展。人身權利是職工最基本的權利,維護職工的人身權利是工會組織的最基本任務。各級工會組織要以貫徹《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為契機,建立健全群眾性勞動保護監督檢查體系與機制,依法參加傷亡事故調查處理,并對那些影響惡劣、情節嚴重、職工反映強烈的重大傷亡事故進行深入調查和分析,督促有關部門進行嚴肅處理。

(四)積極維護職工民主權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主體日益多元化的社會格局,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但是,由于勞動者在我國就業市場上的弱者地位,致使部分職工產生了“雇傭意識”和“打工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或削弱了職工的民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這種情況的出現,對職工的政治地位構成了潛在的威脅,甚至直接侵害了職工的政治權利。各級工會要認真研究新形勢下保障職工民主權利方面的新問題、新途徑,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切實維護職工群眾的國家主人翁地位和權利。

(五)大力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我國加入WTO后,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融合度不斷加大,我國企業將面臨國內外企業越來越激烈的競爭。這種國內、國際間的競爭,表面上看是產品、資金和技術的競爭,實質上是科技人才的競爭,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如何盡快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工會組織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各級工會要通過自身的優勢和陣地,組織開展對職工的教育培訓,指導職工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技文化水平,努力增強參與市場競爭的本領和實力。

三、進一步加強對《工會法》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工作的領導

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工會法》是一項社會工程,需要在各級黨委的領導下,各有關部門通力合作,齊抓共管,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依據《工會法》,繼續支持和配合工會開展新建企業工會組建工作,努力提高我市工會組建率。有關部門要把《工會法》的宣傳列入“四五”普法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搞好社會宣傳和普及工作,特別是組織好各級黨政干部、企業負責人的學習。各級及有關部門要依據《工會法》履行好各自的職責,加大執法力度,把有關規定落到實處。司法部門要按照《工會法》的要求,為貫徹落實《工會法》的各項規定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持,及時糾正各種違法行為。宣傳新聞部門要加大宣傳《工會法》的力度,以求達到使《工會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各級工會組織要在同級黨委的領導下,在學習宣傳貫徹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進一步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提高依法治會水平,加強工會工作法制化建設,充分發揮好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開創工會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