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黨員典型事跡材料
時間:2022-06-30 10:04:00
導語:婦女黨員典型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地處黃河故道上的淮陽縣劉振屯鄉畝土地上,擁現出一個平凡的年輕婦女,她所做的不平凡業績,令眾多的姐妹們欽佩不已。她就是扎根基層,用青春鑄就豐碑的劉振屯鄉民政所長韋學榮。
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一種立志改變農村現狀的火熱愿望,使她無怨無悔地扎根農村,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的青春才智。近十年來,她不僅自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而且嚴于律己,以嚴謹的學風、端正的黨風堅持不懈地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勤奮耕耘。尤其是近幾年來,她以頑強的意志探索和實踐農村工作方法和方式,以超常的秉性始終堅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切實提高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并在五彩繽紛的社會氛圍中,一如繼往地保持與黨中央及各級黨委、政府一致。最令劉振屯鄉干部群眾所稱道的是:在不足平方公里的熱土上,她的足跡踏遍全鄉個行政村的街頭巷尾,村莊院戶有她工作的背影,年年歲歲留下她樁樁件件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
韋學榮上任劉振屯鄉民政所長之初,給她的第一印像是全鄉群眾思想陳舊,不思進取,攀比擺闊之風盛行。面對這種情況,她首先對全鄉個行政村進行了深入調查分析,并寫出了內容詳實的調查報告。其次,對各個行政村農民思想素質劃類排序,并查找出存在問題的癥結和原因。根據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她向鄉黨委提出了《關于加強農村婦女道德規范教育,努力轉變社會風氣的建議》,受到黨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重視,于是,她采取因村施治、因人施教的方法,主動聯合工會、團委、司法、教育等部門,在全鄉倡導開展了“反封建迷信、樹文明新風,爭做四有新人”為主題的社會大討論。在活動中,她不畏困難,堅持巡回各村舉辦法紀知識、移風易俗、科技致富演講報告,現身說法,用身邊事教育廣大農民,自覺做到愛黨、愛國,明禮誠信、勤儉持家、守法致富。一次,她在趙洼行政村開展愛國守法教育時身患重感冒,卻不顧眾人的勸阻堅持到會議結束。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為喚醒全鄉廣大農民建設精神文明意識,韋學榮還利用工作之余,收集整理身邊典型事例,編寫鄉土教材,組織民間藝人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快板書、曲藝墜子等文藝形式,宣傳到田間地頭、村頭巷尾,很快在全鄉引起強烈反響。為提高農民科技致富水平,她采取聘請專家、技術員來鄉舉辦實用技術講座,組織科技致富能手巡回作報告等措施,教育全鄉廣大農民崇尚科學,發揮優勢,科技興家。幾年來,韋學榮參與組織開展送科技、送法律、送文化下鄉達多場次,使以上的農民人均掌握—項實用新技術。
(二)
抓典型,樹標兵,充分發揮農民骨干的模范帶頭作用是韋學榮抓民政工作的重心。為此,她從強化村民自身建設入手,竭誠為全鄉農村婦女發展市場經濟提供優質服務。在她的倡導下,鄉民政一班人根據各自的優勢,每人聯系——個村,并建立健全了扶貧助困聯系人制度。張腰莊、泥河兩個行政村農民富有養豬的傳統習慣,韋學榮就主動分包這兩個村,建議他們走規模養殖、集約經營之路。為解決部分農民養豬生產資金投入難題,她求親拜友,疏通各種關系先后解決貸款多萬元,扶持張欣等名青年農民相繼建起了養豬場,年出欄生豬多頭,純收戶均萬多元,一舉脫貧致富。
買臣、趙洼、劉樓三個村是遠近出了名的瓜菜生產專業村。由于受種植不科學、管理松散、信息不靈等因素的影響,以致效益不高。為提高菜農收入,年,韋學榮先后組織多名農民赴山東壽光參觀學習日光溫室生產技術,并聘請名技術員現場指導。當年建起塑料大棚個,實現一年五種五收,畝均效益近萬元。。
(三)
兩個文明一齊抓,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是韋學榮抓民政工作長期思考的問題。韋學榮在全鄉范圍中開展了“十帶頭”活動,動員全鄉廣大農民自發捐款近萬元為名家庭困難的中小學生解決了書學費問題,使位輟學女童重返校園,安心讀書,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幾年來,各項工作得到全面開展,連續年被淮陽縣委表彰為“先進單位”;同時她本人也連續年被縣鄉評為先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