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和諧家庭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2-07-28 09:57:00

導語:創建和諧家庭的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建和諧家庭的幾點思考

和諧家庭

家和萬事興,家齊國安寧。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社會的細胞。構建和諧家庭就是謀求一個“和”字,新世紀和諧家庭的標準應緊密圍繞“民主法制、公正平等、團結友愛、誠信互助、安定祥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內涵而確定。筆者認為,新時期企業職工家庭應積極推進和諧家庭創建工作,促進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關注和諧家庭的建設與企業和諧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和保證。

一、創建和諧家庭的外延與內涵

和諧家庭的基本內涵有哪些?這是一個值得我們研究和探索的課題。第一,男女平等是和諧家庭的根本,實現男女平等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國策,是家庭和諧幸福的先決條件。我國現在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經濟上的原因及二千多年封建社會遺留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殘余思想,雖然法律和政策明文規定男女平等,但在事實上并未得到全面的、真正的實現,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家庭問題,根植于男女不平等的土壤中,要構建和諧家庭,首先應號召廣大女職工積極參與社會勞動,參與社會事務,從經濟上自主,得到社會和家庭的尊重。讓男女平等不只是停留在口頭和條文中。第二,夫妻和睦、互敬互愛是和諧家庭的基礎,現代社會夫妻關系日益成為家庭關系的主體,《婚姻家庭法》和《繼承法》有法律條文規定,在家庭中有夫妻配偶才產生子女、姻緣等其他關系。夫妻關系是否和睦直接影響家庭的和諧,并起著決定性的因素。提高婚姻質量的關鍵在于夫妻應平等相愛,其表現在夫妻之間的相互給予和奉獻,相互的支持與理解,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要給予對方適當的空間,相互要允許保留其獨立的人格與尊嚴,道德的婚姻不是相互占有,而是平等結合,恩愛的夫妻不是相互索取,而是無私地給予和奉獻。在奉獻和給予中,實現雙方的高度融洽,讓和諧的氛圍溢滿整個家庭。第三,尊老愛幼、家庭成員相互理解是實現和諧家庭的條件。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法律明文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責任,尊老要求子女要孝敬老人,要尊敬、關心、愛護老人、贍養侍奉老人。傳統文化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有撫養和教育的責任,撫育孩子關鍵在于關愛與教育,把撫養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孩子長大才有教養。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家庭中受到的影響可讓人一生都有磨滅不掉的深刻印跡,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大多都與從小缺乏家庭的溫暖有關,有的是從小父母就離異,無人教養,有的是缺乏家庭成員間的相互關愛與理解。尊老愛幼是構建和諧家庭的條件,與構建和諧社會密切相關。第四,熱愛學習是和諧家庭的動力和源泉,學習是人類永恒的課題。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快速、優質學習的信息時代,有人說:當今世界,不一定是有權人的世界,也不一定是有錢人的世界,而一定是有心人的世界。學習力是唯一持久的競爭力。歷史證明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必定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民族,一個愛學習的家庭,必將是一個充滿和諧的家庭。因為學習能使家庭成員素質得到提高;學習能使家庭成員的人格得到升華;學習能使家庭成員心胸開闊,相互包容;學習能使家庭成員境界提升,相互支持;學習能使家庭成員獲得物質和精神財富;學習能使家庭成員提升生活質量。社會似海洋,家庭如港灣。社會是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的穩定與發展,需要千千萬萬個小家庭的健康發展做支撐。總之一個熱愛學習的家庭一定是充滿智慧、激情、幽默、快樂、和諧的家庭。

二、和諧家庭與和諧社會的關系

1、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家庭不僅是社會的組成部分,而且是社會的原始模型,這一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體現得最為明顯。儒家一向把“齊家”視為“治國”的前提條件,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就是說,只有家庭關系和睦,才會有社會關系的和諧、順暢。

2、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條件。和諧幸福的家庭生活,一方面使疲憊的現代人在家庭中得到身心放松和調整,并為人們從事社會活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另一方面也使家庭成員以和諧幸福的人際關系模式為藍本,類比性地推展到整個社會,從而構成和諧社會目標得以實現的邏輯起點與內在動力。

3、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內部與家庭鄰里的矛盾紛爭問題,不僅關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睦,而且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因而是一個與和諧社會目標直接相關的問題。家庭、是普遍的社會形式,社會健康和諧首先需要家庭健康和諧。

4、和諧社會是和諧家庭的保障。家庭和諧除了需要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外,也迫切需要諸如和諧的經濟關系、和諧的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力支撐,以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家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作為社會建設水平和社會發展程度,和諧家庭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互相促進。家是個人的“家”,國是我們共同的“家”,二者只有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才能達到家庭、社會共同的和諧穩定與發展。

三、構建和諧家庭的有效途徑

(一)企業女職工委員會要把職工家庭作為重要工作領域,大力開展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努力提高家庭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樹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積極倡導夫妻平等和睦、尊老愛幼的家庭生活,大力塑造當代母親形象,努力提高婦女的家庭地位和社會地位,進而推動文明家庭的建設。女性在家庭中擁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一個家庭主婦的素質直接影響家庭的和諧文明程度。提高女性素質是創建和諧家庭的一項長期而基礎的任務。鼓勵和引導廣大女職工帶動家庭成員樹立終身學習的現代意識,崇尚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追求充實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以自身的文明和良好素質,帶動家庭的文明和諧。二是要提高家庭成員的法律的素質。進一步加大對《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擴大有助于和諧家庭構建的相關法律法規的知曉面,三是要有效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八榮八恥”等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家庭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大力開展“和諧家庭”創建活動,女職工委員會要幫助廣大夫妻樹立正確的婚姻觀,積極倡導和實踐互敬、互愛、互信、互勉、互幫、互讓、互諒、互慰的夫妻關系,相互激勵、奮發向上。二是建立民主平等的親子關系。父母與子女之間應該相互了解、相互愛護,履行各自的義務,處理好兄弟姐妹、婆媳、姑嫂等其他家庭關系,要在家庭中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共同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為和諧家庭的建立奠定平等進步的基調。

(三)樹立科學健康的良好的家庭道德風尚。一是引導廣大家庭成員牢固掌握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規范,明確是非、善惡、美丑界限,努力打造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平等友愛、融洽相處的“和諧家庭”,形成以和為真、以和為善、以和為美、以和為貴的家庭新風,爭做“學習型家庭”。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建立互動的學習模式,達到共同生活、共同成長、共同提高的良好家庭學習氛圍。二是引導家庭成員樹立創業發展的理念,爭做“小康型家庭”。創業是家庭和諧的經濟基礎。在創家業、創事業的時代熱潮中爭先創優,以此推動和諧社會的發展。三是引導家庭成員樹立契約的理念,爭做“節約型家庭”,應教育每個家庭成員樹立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倡導綠色消費,保護生態環境,使家庭自覺融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實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最終達到社會的和諧。四是引導家庭成員樹立公德意識,不斷深化和諧家庭創建活動,自覺抵制“黃、賭、毒”等不良行為進家庭,把學習型家庭、廉潔家庭、綠色家庭、節約家庭、平安家庭、無毒家庭等以家庭為對象的各類特色創建活動有機整合起來,唱響“以德養家、以法治家、文明和家、素質興家”的家庭文明新風,通過和諧觀念、和諧文化的傳播,引導家庭成員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以企業家庭的和諧帶動全社會的和諧。

(四)建立科學協調的和諧家庭建設機制。科學有序的工作機制是保證和諧家庭創建活動持之以恒開展的源動力。和諧家庭創建活動要取得黨委領導、行政支持,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各級女職工委員會應認真研究新時期職工家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需求,立足家庭、創新載體、豐富內涵,精心設計構建和諧家庭的活動載體,建立一個與時代同步發展的和諧家庭,使和諧家庭的創建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