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在換屆工作的報告講話

時間:2022-08-30 04:38:00

導語:政協在換屆工作的報告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協在換屆工作的報告講話

各位委員、各位同志:

我代表政協區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會作本屆政協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工作回顧2010至今三年以來,區十屆政協在中共區委的領導和區政府的支持下,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主題,積極發揮人民政協的優勢和作用,在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中,堅持把促進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積極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建言獻策;堅持把加強團結作為各項工作的中心環節,努力促進統一戰線各方面的團結合作;堅持把發揚民主作為工作的著力點,努力維護融洽和諧、生動活潑的局面;堅持把為民服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各項工作取得明顯實效,為推動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不斷完善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的相關制度

2010年以來,先后修訂完善了常委會工作規則、各專門委員會工作簡則和《關于加強政協信息工作的若干意見》、《區政協鎮(街道)聯絡處工作簡則》、《區政協港澳臺委員聯絡組工作簡則》等規范性文件,用以指導各項具體工作的開展。2006年,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的精神,修訂完善了《政協區委員會關于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若干問題的意見》、《政協區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區委、區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及垂直單位與區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對口聯系的意見》,作為南發[2006]10號文《中共市區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協工作的意見》的附件,予以貫徹執行,為不斷推進政協履行職能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提供了更充分的保障。

二、圍繞中心,服務局,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

(一)堅持在有關重問題決策出臺前開展協商活動。2010年底,在《市區農村基本醫療保險試行辦法》正式出臺前,區政協十屆四次常委會議專門就《試行辦法》(草案)進行了協商,區委、區政府有關領導與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到會聽取了政協常委對《試行辦法》(草案)的有關協商意見。2005年初,圍繞我區行政區劃調整事宜,組織政協常委、各派、人民團體負責人進行了專題會議協商。2005年底,我區“十一五”規劃綱要出臺前征詢意見期間,各派、有關職能部門中的部分政協委員應邀出席了區發展和改革局召開的征求意見會,就進一步完善我區“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意見和建議。在這些協商活動中,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得到區委、區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

(二)重視抓好全體委員會議、常委會議的協商議政。一是重視開好每年一次的全體委員會議,并列席人會議,認真聽取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財政預決算報告和其他重要事項,鄭重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圍繞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認真組織各派、人民團體和政協委員進行會發言,自2010年以來,共有政協委員45人次代表各自的派、人民團體、政協專門委員會、鎮(街道)聯絡處(組)、港澳臺委員聯絡組,圍繞發揮行業商會作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區域競爭力、推動園區經濟發展、加強農村管理信息化、深化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創建節電型社會、倡導志愿服務、開展懇親聯誼、構建和諧等課題在全會期間作了發言,這些發言均切中實際,所提意見和建議都比較合理。二是重視開好政協常委會議,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常委會議,圍繞黨委、政府的政方針以及群眾普遍關心的重問題進行專題情況通報、專題考察、專題討論、專題議政,對一些全局性的問題則形成建議案,向黨委、政府建言獻策。如2004年,區政協把“如何推動創建學習型社會”作為常委會議的重點議政專題,在廣泛調研和專題考察的基礎上,經區政協十屆八次常委會議討論通過,向區委、區政府提出了《關于創建學習型社會的建議案》,區委常委會議對此建議案作了認真討論,并予以采納。

(三)積極圍繞區內各個時期的重問題和熱點問題建言獻策。圍繞區委、區政府各個時期的發展戰略和部署,四年來,區十屆政協積極發動參加政協的各派、人民團體和政協各專門委員會、鎮(街道)聯絡處(組),努力結合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要工作以及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切實建言獻策。2005年,按照區委、區政府部署的調研任務,分別圍繞環保發電廠發展狀況、“三農”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所形成的《關于環保發電廠的調研報告》、《關于“三農”問題的調查》得到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關于環保發電廠的調研報告》在充分聽取、征求、綜合有關部門及廠方意見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對環保發電廠一期工程的運營情況、環境問題及其發展前景(特別是二期之后工程選址問題),作了中肯的評價和建議,為區委、區政府對環保發電廠去留問題的決策提供了合理的、有益的參考。2006年,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我區“2007年GDP超千億元,2008年力爭重返全國百強縣區三甲”的奮斗目標,組織政協常委赴江蘇省張家港市、常熟市、江陰市、昆山市開展了專題調研,其后召開區政協十屆二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社會主義新村鎮建設、發展資本經營、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加速臺資企業發展、倡導生態文明、加強社會福利機構建設、推進教育現代化、發展職業教育等作了專題議政。會后,將八份專題議政材料匯編成冊,提供給區領導和有關部門作參考,深得稱許。2010年以來,為不斷完善我區全民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區十屆政協積極運用會發言、提案、信息等形式,就如何解決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廣受關注的實際問題提出了不少合理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對我區從2006年7月起實現戶籍居民均可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據統計,四年來,區十屆政協常委會議、各專門委員會、鎮(街道)聯絡處(組),圍繞區內各個時期的重問題和熱點問題所召開的情況通報會、研討會和所開展的專題視察、專題考察、專題調研活動,共計95次,形成調研報告50份,內容廣涉工業園區建設、招商引資、與民企溝通、區域競爭、中小企業發展、創建節約型社會、“三農”問題、社會治安、歷史名人故居與文物保護、宗教管理、文教體衛、民生事務、海外聯誼等方面。這些調研報告匯聚了各界別委員通過專題考察和調研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既有對制定政策的積極建議,也有對存在問題的改進性意見,被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視之為不斷探討和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良言良策。公務員之家:

(四)民主監督工作不斷加強。區十屆政協堅持通過在實踐中形成的有效形式,切實開展民主監督工作。一是充分發揮政協提案的“主渠道”作用,通過開展政協提案的督辦活動來實施有效監督。四年來,共收到政協委員、參加政協的各派和人民團體、政協專門委員會、鎮(街道)聯絡處(組)、港澳臺委員聯絡組提交的提案441件,立案352件,參與提出提案的委員達515人次。政協委員提案的內容涉及經濟建設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反映了量社情民意,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為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掌握情況、改進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還特別注重開展對重點提案的督辦活動,如近幾年對有關開發“漁文化”旅游項目、加快體育場館建設和改造、打造平洲玉器街品牌、加強移動通信基站規劃與建設等提案的督辦,均收到良好效果。二是充分運用各種有效形式,如各類會議、建議案、信息、調研視察等,對我區有關重要工作的實施進行民主監督。三是通過組織政協委員參加有關部門的行風評議、監督檢查等活動以實施監督。四是積極支持政協委員出任有關職能部門的特約監督員,通過他們來參加各項社會監督工作。

三、致力發揮政協信息在反映社情民意中的“快車道”作用

2010年底,正式創辦《政協信息》一刊。三年來,政協信息工作已成為區十屆政協履行職能的一項新的經常性工作,并以其反映渠道直接暢快的特點,收到“快車道”的重要作用。區政協信息工作既立足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又借助市政協作為全國政協信息局十個聯系點之一的便捷通道,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切實實地為各級黨政領導、職能部門提供來自各個方面的有益信息。至今,共編發《政協信息》210期,這些信息中,全國政協采用了有關民辦教育、區域經濟發展、富余勞動力培訓就業等信息5條;廣東省委采用了有關調整銷售電價的信息1條;市委采用了有關導入CIS(企業識別系統)打造新形象、緩解一環獅山段施工對周邊環境影響等信息5條;市政協采用了32條;區委、區政府有關領導先后60多次對有關改善西部道路交通狀況、原鎮(街)商會組合問題、提高中小學教師收入等信息作出批示;多個部門對政協信息專門作了辦復。今年,區委主要領導看到反映“一環”建設工程遺留問題的信息后,立即向市領導反映意見,市政府主要領導也立即組織了有關部門負責人,匯同區主要領導深入工程現場,研究和落實處理遺留問題的方案。政協信息在為各級領導了解民情、體察民意、集中民智,為有識之士反映真知灼見,為廣群眾表達愿望心聲等方面,愈來愈發揮著“快車道”的作用。

四、堅持團結合作,促進各派、人民團體、工商聯發揮其積極作用

四年來,區十屆政協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尊重和保障各派、人民團體、工商聯在人民政協中的民主權利,積極促進與各派、人民團體、工商聯之間的團結合作。2010年換屆時及其后的屆中調整時不斷把新的社會階層和群體中的代表人士吸納到政協組織中來,擴人民政協的團結面和聯系面。在區政協開展的各項活動中,切實貫徹民主協商、求同存異的原則,充分聽取和反映各派、人民團體、工商聯的意見和建議,活躍了合作共事的氛圍。堅持每年召開一次情況通報會,邀請區委、區紀委、區委政法委有關領導到會向各派、人民團體、工商聯負責人通報情況,增進他們對各項方針政策的共識,以便知情明政。同時鼓勵各派、人民團體、工商聯發揮其博才善議的優勢,積極圍繞全區性的重要課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調研,通過會發言、黨派團體提案和政協信息等渠道,暢抒己見,充分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四年來,我區各派、人民團體、工商聯以黨派、團體名義或個人名義共提出提案213件,提供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稿件62篇,在政協全會上作會發言21篇次,這些提案、信息和會發言以其反映群眾迫切要求、選題合理、觀點鮮明、見解獨到、局觀強、具前瞻性等特點,受到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重視。

五、加強與港澳臺僑胞和海外鄉親的密切聯系,共襄善舉,共謀良計

四年來,區政協通過發動和組織港澳臺以及海外鄉親參與有關招商與慈善公益活動、向港澳臺委員通報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熱情接待海外社團和海外鄉親回鄉視察與團拜、參與有關社團慶典活動以及派員參加政協港澳委員的聚會活動、協助港澳臺委員開展慈善活動、組織政協港澳臺委員回祖國陸觀光考察等多種形式,廣泛接觸港澳臺僑和海外各界人士,廣交朋友,增進情誼,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攜手共進,共同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項建設事業獻計出力。2005年,區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港澳委員提出成立國際性的同鄉聯誼總會并舉辦懇親會的倡議,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采納和高度重視。區政協港澳委員利用自籌的敬老基金(后易名為區政協港澳臺委員慈善基金)多次舉行慰問我區老人和孤兒的慈善活動,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近年來,區政協港澳臺委員運用會發言、提案、信息等履行職能的熱情進一步高漲,其質量也愈來愈高。

六、不斷加強委員隊伍建設和推進政協機關自身建設

四年來,區十屆政協通過舉辦形勢報告會、人民政協知識講座、新政協章程學習講座、新任委員提案知識講座、政協工作專題講座、政協信息工作培訓班、為政協委員訂閱《人民政協報》、《同舟共進》以及組織參觀考察等多種形式,積極組織和推動委員學習政方針、形勢政策,學習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有關理論、基本知識和日常規范,不斷進行觀念更新、知識更新,努力推動全體政協委員提高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和履行職能的能力。2004年,區政協十屆二次會議鄭重向全體委員提出了“三個一”要求(即要求每位委員每年里至少要參與提出一份有質量的提案、參加一次有影響的參政議政活動、提交一份有價值的社情民意信息),要求每位委員都身體力行,共同努力,從廣度和深度上開拓政協履行職能的新局面。委員們普遍反映,通過四年實踐,深化了對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理論以及人民政協性質、地位、作用的認識,增強了作為政協委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提高自身素質和履行職責的水平方面有很收獲。通過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排頭兵實踐活動,并按照區直機關單位績效與作風年度考評的要求,區政協機關切實抓好機關的績效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以建設服務型機關為目標,完善、規范了首問責任制、工作限時辦結制度、請示報告制度、嚴重過錯責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致力把政協機關工作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范疇,不斷促進政協機關各項服務工作更好地適應政協在新形勢和新任務下履行職能的要求。

各位委員、各位同志,區十屆政協各項工作成效的取得,離不開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懷指導,離不開歷屆政協的辛勤努力和良好基礎,也離不開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力支持和關心幫助,更離不開政協的各參加單位和政協委員的全心投入和積極奉獻。在此,我代表本屆政協向你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同時,四年的實踐告訴我們,與新形勢新任務和廣委員的要求相比,區十屆政協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比如,如何進一步提高政協專題議政的水平;如何進一步探討開展民主監督的形式與渠道;如何進一步加強拓展委員知情參政的渠道;如何進一步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等等,都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繼續認真研究,逐步加以改進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