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突破我國資源短缺瓶頸的有效途徑

時間:2022-05-24 05:13:00

導語:科技創新是突破我國資源短缺瓶頸的有效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創新是突破我國資源短缺瓶頸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帶來了我國資源嚴重短缺,如何突破這種短缺瓶頸,成為兩會代表關注的問題。國務院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加快科技改革和發展,加強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和重要公益性技術研究。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加強產學研結合,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全國政協委員許柏年認為,總理的報告,為突破我國資源短缺瓶頸,科技體制創新指出了方向。科技創新突破我國資源短缺瓶頸有效途徑。內蒙古自治區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企業加大投資力度,中科院科研人員推出探礦快速探測評價技術體系,使科技創新技術與當地企業發展相結合,有利地推動了地方礦業經濟的發展。

長期從事環境資源事業的許柏年委員認為,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帶來了我國礦產資源嚴重短缺,而目前,地表露頭礦所剩無幾,找礦和勘查難度急劇增大,急需研發以隱伏礦體的探查定位和快速評價為目的的新技術方法體系,利用科技手段加快找礦進程,是礦業企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企業要想發展,必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的技術提高效率。

內蒙古自治區是礦產資源富集地區,長期以來,許多礦山企業在礦產開發中遇到的首要難題是地表露頭礦所剩無幾,找礦和勘查難度急劇增大,探礦周期長。為了尋找突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國土資源廳,內蒙古赤峰市政府和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政府,采用投入專款資金、建立研發中心、為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加強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和產、學、研合作等多種方式,為科研部門的技術創新提供有力保障,使技術創新成果有效地得到轉換。

許多礦山企業在實踐中認識到,沒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能力的企業是沒有前途的企業,礦山企業圍繞礦業產業的發展,通過加強對科研技術開發經費的投入力度,加大投資資金,引進國內高級研發人才,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提高創新和開發能力;通過這些方式,不斷培育企業核心技術和市場,加快探礦速度。無論是在赤峰市的研發中心,還是在柴胡蘭子礦山企業,都能看到企業為科研人員精心提供的設施。

在當前國家礦產資源短缺的情況下,科研技術創新的內涵必須解國家資源短缺之困,解礦山企業技術缺乏之難。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劉建明等科研人員充分發揮該研究所地質與地球物理兩大學科融合的優勢,開展了積極的探索。他們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集成了目前最先進的淺層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在數十個礦區開展了系統的技術方法試驗示范,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該技術體系不僅為隱伏礦和深部礦的探測定位提供了有效的技術途徑,而且大大縮短了探礦周期、提高了探礦成功率、降低了探礦成本和探礦風險,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具有極大的推廣價值。地質礦產專家和國土資源部門給予了高度評價,許多相關企業和地方政府更是認為這套技術體系可以幫助他們實現快速找礦的愿望,紛紛找上門詢問合作方式,有的已經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一些別的省份的企業與投資公司,了解到這個信息后也表示了合作意向。

兩會代表認為,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加快科技改革和發展,加強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和重要公益性技術研究,加強產學研結合,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精神,對突破我國資源短缺瓶頸,特別是一些資源富集型地區,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換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中科院快速探測評價技術體系在內蒙古自治區一些地區與企業的成功探索,更給我國資源開發、科技體制創新提供了有益啟示:

啟示一:突破我國資源短缺瓶頸,必須從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入手,確定定位。從緩解我國礦產資源短缺的大局出發,分析探礦現狀,研究對策,依靠科技創新尋求突破,集成高新探礦技術提高效率,促進國家主體宏觀經濟效益與區域經濟微觀效益的有機結合。

啟示二:政府、企業、科研資源的優化結合,共同參與并實現共贏。一方面政府與企業意識到發展礦業經濟與重視科研技術的重要,一方面科學技術只有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結合才能得到應用,這種資源的有效配置體現了地方政府提高執政能力、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科研院所科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并服務于社會的愿望。

啟示三:體現了兩會提出的科技改革發展的精神實質。中科院快速探測評價技術體系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理論的真實體現。這套技術體系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成功突破,根本動力來源于市場機制的作用。中科院的科研人員打破了行政命令的舊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打破了以往企業與科研分離的局面,建立了密切的雙贏合作關系,證明市場機制是科技開發的最有效途徑。只有能夠迅速把技術創新轉化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企業效益的生產力,這樣的科學研究才最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