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財稅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12-22 10:32:00

導語:市財稅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財稅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的講話

總的來講,一季度全市的財稅經濟形勢較好,是一個發展的勢頭,是一個增長的勢頭。主要有四個方面的顯著特點:一是財稅收入進度與時間同步。一季度,全市GDP增長1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6.9%,全社會消費支出增長18.7%,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264億,增長10%以上。經濟的增長為財稅收入的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一季度,全市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6億元,完成預算的27.5%,實現了收入與時間進度同步。二是稅收性收入占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明顯提高。一季度,稅收收入占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77.02%。國稅收入實現1984萬元,為預算的37.61%,增長了29.9%.地稅收入實現8509萬元,增長了13.5%。這充分說明稅務部門的同志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三是稅收質量得到改善。主要反映在宏觀稅負明顯提高,國稅的宏觀稅負達到了3.2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47個百分點。百元GDP提供稅收收入提高到6.92元,增長17.9%,這既反映了稅收的質量,也反映了經濟的質量,表明我們的區域經濟結構正在逐步改善。四是財政支出速度基本正常。一季度,財政支出完成了預算的22.91%。

全市財稅工作之所以呈現出這四個方面的顯著特點,根本原因在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在于全市財政、國稅、地稅等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全市財稅工作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高度重視,認真思考。一是財政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回落。今年一季度,雖然財政收入增幅達到了20%以上,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速度回落了38個百分點。二是非稅收入入庫進度不夠理想。尤其是基金收入嚴重欠進度,一季度非稅收入僅完成了預算的23.55%,沒有達到進度要求。其中基金收入只完成了預算的10.5%,差時間進度15個百分點。三是縣區財政收入進度不平衡。一季度,南江縣完成預算的32.28%,增長24.3%;巴州區完成預算的29.1%,增長19.22%;通江縣完成預算的28.97%,增長5.26%;平昌縣僅完成預算的18.49%。從政府目督辦提供的數據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18個主要指標,有10個沒有完成預期進度。

在分析這些問題的同時,更應該看到當前財政稅收工作面臨的壓力,特別是財政收支的壓力仍然十分突出。主要體現在:第一,金融危機帶來了經濟增長速度的下滑。國際金融危機還在蔓延,對產業和就業的影響很大。恢復信心、恢復產業、恢復增長和恢復居民消費心理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絕不能一蹴而就。第二,國家出臺了增值稅轉型政策。為了扶持產業發展,支持民生領域和民營經濟發展,國家實行結構性減稅,僅國稅今年就將減收3000多萬。第三,國家出臺了一些改革政策。特別是教師績效工資的改革、公務員津補貼的規范、社會保障、民生領域等方面出臺了一些新的政策,對財政的支出需求和期望值愈來愈高。“小財政”與“大民生”的矛盾相當突出。第四,一些重點項目、重點工程、重點產業還有賴于財政給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特別是一些項目的前期工作費用和重點工程資本金的籌措,壓力還非常大,尤其是“六路”(在建的廣巴高速、樂巴鐵路,即將開工的南巴高速、巴達鐵路,開展前期工作的南漢高速、巴達高速)、“六庫”(紅魚洞、天星橋、雙橋、灣潭河、二郎廟、牛角坑水庫)、“三大”產業(化工、旅游、特色農產品開發),都需要財政支持,增大了財政的壓力。

與此同時,大家一定要通過正確的分析判斷,堅定信心,共克時艱,千方百計保證今年各項收支目標任務的完成,特別是財政、稅務部門的同志一定要有緊迫感、責任感和危機感。要根據市委的要求,切實做到“三個貫穿”:一是要把全面落實“兩個加快”和“兩個強力推進”貫穿于財稅工作的始終;二是要把“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貫穿于財稅工作的始終;三是要把節儉貫穿于財稅工作的始終。財稅部門的同志一定要對照“四個特別”,認真開展好“三項活動”,即:認真開展好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活動,認真開展好學習王瑛同志先進事跡的活動,認真開展好爭做“樸實、吃苦、感恩”*人的活動。我的理解,堅持“四個特別”,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的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促進“兩個加快”、實現“三個全面推動”;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的精力集中到抓發展上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促進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強化“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促進民生的改善;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的作風轉變到抓落實上來,努力做到求實、務實、落實。所以,大家一定要對照“四個特別”,認真開展好“三項活動”,努力實現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具體來講,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在強化財政服務保障能力上下功夫。中央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擴大政府性投資來拉動消費;另一方面,實行結構性減稅,支持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所以今年的財政收支矛盾將更突出,壓力將更大。為此,要切實搞好四個方面的重點服務:一是要服務于災后重建和擴大內需,要按照省委“兩個加快”和市委“兩個強力推進”的要求,千方百計促進“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二是要服務于民生工程的實施,努力促進民生的改善。三是要服務于國家一些改革政策的出臺,尤其是對教師績效工資改革、規范公務員津補貼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出臺的新政策,要逐項算賬,早做研究。四是要服務于重點項目、重點工程、重點產業,尤其是要對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和資本金籌措給予必要的保障,最終要促發展、促增長、促就業。

第二,要在強化稅收征管上下功夫。稅收是*財政的主要來源。只有穩定的稅收收入,才有穩定的財政收入。因此,稅務部門的同志一定要在稅收征管上充分挖掘潛力。一是要增強稅收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加強稅收法制宣傳,增強公民和法人的納稅自覺性。二是要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的政策,促發展、促就業。三是要促進稅收征管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精細化,特別是要在規范化、常態化上狠下功夫,挖掘潛力,嚴管收支。四是要加大清理偷、漏、欠稅的力度,國稅、地稅部門要聯合行動,協調有關方面,加大清理偷、漏、欠稅的力度,形成依法治稅的良好環境。

第三,要在政策兌現落實上下功夫。國家在災后重建和擴大內需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很多方面都需要財政、稅務部門去執行。為此,大家要切實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注重學習政策、研究政策、吃透政策。只有吃透政策,才能搞好政策對接。二是要抓好政策的兌現落實。特別是要抓好災后重建、擴大內需和民生保障方面政策的落實兌現工作。三是要加強項目資金的監管。特別是財政部門要保證災后重建和擴大內需資金的運行安全,實行專賬管理、專人管理,要經得起檢驗。四是要加大政策爭取力度。特別是發改委、財政、稅務等部門要多跑、快跑、多匯報、多溝通、多銜接,多爭取上級的政策支持。

第四,要在厲行節儉上下功夫。當前,我們在面對災后重建的繁重任務、面對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面對加快發展的關鍵時刻,更應當提倡節儉。財政要始終立足開源節流來開展工作,注重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嚴格執行中央、省委有關厲行節約的決定,特別是要嚴格控制“人、車、話、會”和“樓、堂、館、所”方面的開支。要注意總結經驗,推廣典型,爭做節儉的標兵。要認真落實總理提出的“四個嚴格控制“的要求。一是要嚴格控制新建“樓堂館所”,2010年底前,黨政機關一律不得購買或新建辦公樓。二是要嚴格控制公務接待、公車使用、公費出國。公務費用要在上年的基礎上減少10%,購車支出要在近三年平均水平的基礎上下降15%,出國出境要在近三年平均水平的基礎上下降20%。三是要嚴格控制亂發津貼、補貼。四是要嚴格控制會議、文件和評比達標活動。最近,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又專門下發了通知,對厲行節約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財政部門要牽頭,協調紀檢、監察機關和有關部門提出我市抓節儉的目標和措施,并抓好督促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