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不是作秀

時間:2022-01-10 04:53:00

導語:解放思想不是作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放思想不是作秀

眼下,解放思想在一些地方顯得有點形式化、作秀化,因為,思想解放大討論都舉行過多次了,就是看不到具體的行動,或者說“討論成果”往往被作為向上匯報的材料置之高閣。竊以為,解放思想的最終目的是要真正地促進事業的發展,而不是形成一堆“討論成果”供人瞻仰。

如何才能促進事業的發展?縱觀歷史,只有當我們具備了三種“力”后,發展才可能真正地起步。這三種力,就是:實力、活力、競爭力。

“實力”反映一個單位、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各方面發展的總體狀況與水平,是事業發展的基礎和目標,它既包括了基礎設施、經濟狀況、硬件等方面的硬實力,也包括了文化、理念、思潮、觀念方面的軟實力。沒有實力,就沒有單位、地區、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然而,實力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創造出來的。一個一窮二白的人、單位、地方或者國家,要改變自己實力薄弱的格局,只有想盡千方百計干事。但是,只有實干也不行,還必須思路對頭,方向對頭,巧干。這就是方法論。而活力,是造就良好方法的動力——這是一種精神狀態,對事物發展趨勢的應變力和改變力。

我們常形容某人“死眉爛眼”、“懶死拖落”、“萎靡不振”,就是說這個人沒有活力。沒有活力的人,其生活狀態一定非常糟糕,因為他打不起精神、沒有奮進的狀態來做好自己的事,對生活狀態也沒有更多的想法,就是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態度。單位也與人一樣,如果“死眉爛眼”、“懶死拖落”、“萎靡不振”了,就沒有活力了,沒有活力了,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想干事,有思想,活力四射了,也不一定干得了事情或者干得好事情。還必須有競爭力——與其他人、其他地區相比的比較優勢,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強!

我們就可以這樣說:活力與競爭力是實力的原動力,沒有活力與競爭力,就不可能有實力,實力的增強必須以活力和競爭力為前提。這只是“三力”關系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活力的激發,需要以實力作基礎,形成競爭力;還有一方面,則是:競爭力的打造,需要活力的驅動,最終目的是實現實力的增強。這是理論上的邏輯推理。然而,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或者單位或者地區由于歷史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已經有了實力、活力與競爭力,卻仍然停滯不前,是什么原因?那就是思想僵化、觀念陳舊、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這就是思想不解放了,這就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了。解放思想可以革故鼎新,可以解開思想的束縛,砸碎行動的桎梏。但是,思想的束縛解開了,就必須砸碎行動的桎梏,而不能就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而是要通過解放思想砸碎行動的桎梏。

行動,是解放思想的最好詮釋。

最近,市委、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以解放了的思想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大舉措:大規模高起點的招商引資、大規模高起點的推進北部新區建設和老城區改造、大規模高起點的發展現代烤煙產業、大規模高起點的打造沿昆水高速公路的“新農村建設長廊”……這就是在把實力、活力、競爭力“三力”結合起來付諸行動,當然這也是新任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思想大解放落實到行動上的具體表現。

可以相信,市委、市政府將解放思想付諸行動的表率作用,定會引導個人、部門、單位加以效仿。大家都行動起來,**就可又好又快地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