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新華時評:有了文化繁榮才有全面小康

時間:2022-10-20 03:09:00

導語:十七大新華時評:有了文化繁榮才有全面小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七大新華時評:有了文化繁榮才有全面小康

新華網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張建高)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并從四個方面闡述了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新要求,引起會場內外高度關注。因為,伴隨物質豐富的文化繁榮,是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有了文化繁榮的小康,才是全面的小康。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越博大精深就越受人尊重,發展就越有動力。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為中國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闊步走向全面小康的中國人民,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更為熱切。

十七大報告從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綜合國力競爭、滿足人民需要等高度出發,提出了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具體措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體現了黨中央高瞻遠矚,深刻洞悉和準確把握黨情、民心、國是的治國理政能力。

“文化生活豐富了,誰還整天抱著酒瓶子不放啊!”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薩如拉圖亞嘎查黨支部書記廷·巴特爾代表說,他們那里最窮的牧戶也有了摩托車、手機。國家實施的“村村通”工程使家家戶戶都看上了電視,聽上了廣播。牧民們一有空閑就搞卡拉OK比賽和小型那達慕。

安徽省馬鞍山市委書記丁海中代表認為,沒有文化,民心就不齊,城市就沒有生機。有了文化,民心就安定,城市發展更有活力。

十七大代表對文化發展重要性的認識,印證了十七大報告強調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深遠意義。

一個開明盛世,必然是文化事業百花齊放、春色滿園的時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帶來中華文化的繁榮昌盛。十七大報告提出的方針政策,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了最好的歷史機遇,展現了一個更全面、更和諧的小康藍圖。

科學決策令人鼓舞,火熱時代催人奮進。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全面小康之路就會越走越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