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廣電暨節目創優工作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12-16 03:44:00

導語:市廣電暨節目創優工作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廣電暨節目創優工作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我們把全市廣電節目創優工作會與宣傳管理工作會一并召開。在這個會上,我講三點意見。

一、近期全市廣電系統工作進展有關情況(略)

二、加強宣傳管理,強化輿論引導

當前,我國媒體正處在深刻變革之中,我國的媒體產業將會進入競爭和競合發展的“戰國時代”。在傳媒格局上,目前我國已形成了以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媒體、車載媒體多元并存和競爭發展的新聞傳播新格局,已步入“全媒體時代”。而信息傳播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傳播方式和手段的多樣化。在新形勢下,隨著傳播技術的不斷開拓創新和受眾需求的多樣化,新聞媒介朝著分眾化、對象化傳播的發展趨勢日益明顯。衛星電視的不斷落地,受眾對媒體選擇的空間日益增大,相同平臺的媒體間競爭,不同平臺的媒體間競爭日趨激烈。另外,網絡、手機等新媒介迅猛發展,已經和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大眾傳媒網絡。而網絡媒體的互動性、海量性,即時傳播和手機媒體的移動性、私密性、便攜性、雙向性等傳播特點,既給媒體的生存格局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使一些傳統媒體將會直接面臨生死存亡的困境,也給媒體的管理、引導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總書記在考察人民日報時,明確要求把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李長春同志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按照“導向正確、及時準確、公開透明、有序開放、有效管理”的原則,做好重大事件的新聞報道和輿論引導,努力搶占先機,掌握話語權,贏得主動權。王太華同志在今年初召開的廣播影視局長會上,把提高輿論引導力放在總局今年著力提高的“四大能力”之首,突出強調了提高廣播影視輿論引導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如此看來,作為行業主管部門,作為廣電影視中心工作,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宣傳管理;必須將新聞宣傳工作的核心從輿論導向轉向輿論引導。廣播影視工作者要始終與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增強著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大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充分反映人民意愿、人民呼聲,切實起到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同時,要重視研究傳播藝術,注意利用現代傳播技巧,強勢占領輿論主戰場,不斷提高復雜形勢下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能力。

具體講,我們就是要始終不渝地管好導向,高揚主旋律,唱好正氣歌,打好主動仗,做時代精神的代言者,社會輿論的引導者,精神家園的堅守者,真正起到黨委政府的“喉舌”作用。途徑上,深入貫徹“三貼近”,加強策劃包裝,落實“三審制”和“重播重審制”,加強計劃性和系統性,發揮團隊優勢。政治上要有敏銳性,一直要繃緊弦,絕不能出差錯。質量上要有危機感,要理直氣壯地問收視(聽)率,而又不能良莠不分地唯收視(聽)率;從事媒體工作,我們要有兩種觀念:第一,“質量第一,品牌欄目是競爭核心”的觀念,要讓受眾感到精品的力量,欄目、節目的力量;湖南衛視在晚上黃金時間只播自己的優秀節目,而不去爭播《中國兄弟連》、《我的團長我的團》等熱播節目,這需要多大的底氣、信心和勇氣!第二,要有“媒體資源”觀念或“聲頻資源”觀念,已有的頻道頻率資源、欄目資源要利用好完善好發展好,沒有的欄目資源要調研好開發好經營好,你苦心開發經營的頻道、頻率、欄目、子欄目就是你媒體競爭的亮點和經濟增長點,你經營得好發展空間就大,反之,生存發展空間就萎縮,競爭力就削弱;所以我們要爭取資源,珍惜資源,豐富欄目,優化欄目,優化節目,苦練內功,著眼長遠。管理上,加強視聽評議,加強常規檢查,加強監聽監看監測,加強經驗交流和業務培訓,加強質量管理特別是抵制低俗之風,抵制虛假新聞,嚴禁違規涉性涉密涉個人隱私等的宣傳,嚴禁炒作各類名人明星,切實加強以虛假違法醫藥廣告為重點的管理,絕不留空擋和死角,嚴格遵守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用人上,要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優化用人機制,使其招得來人才,留得下人才,讓一批人才脫穎而出,讓有才者有為,有為者有位,有位者有更大的作為。效益上,追求與“四個四”發展戰略相適應的市級大臺風范、縣級強臺風范,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三、實施精品工程,提升節目質量

何大新局長說,我們一定要有創新創優的整套思維框架。實施精品過程,是宣傳工作的重點之一,也是我局今年實施的“七項工程”之一,我們一年比一年更加重視此項工作的開展。廣播電視精品節目、欄目是廣播電視宣傳的一面旗幟,是廣播電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精品之作是日常宣傳的樣板,它為提高日常宣傳的整體質量提供經驗,起著引導、示范作用。如果說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那么,節目質量就是廣播電視的生命線。在當下新媒體不斷涌現,衛星電視不斷落地,新的節目形態不斷出現、媒體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我們的電臺、電視臺到底憑什么去參與競爭,贏得競爭?如何才能既讓領導、群眾滿意,又讓廣告商家表睞?只有一個答案,就是創新創優,多出精品。要明確電臺、電視臺的定位,包括其所開設的節目、欄目都要找好位、定準位、做到位。“傳達黨委政府的聲音,反映基層老百姓的心場地,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是電臺、電視臺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可以說,多出精品是廣電工作成果的最佳體現。這項基礎性的工作都抓不好,很難說其他工作就一定做得好;反過來,這項工作抓好了,我們的品牌就漸漸塑起了,這對我們創收無疑起著重要作用。一個臺如果拿不出名牌節目,拿不出精品,就會失去權威性和影響力。個別同志平時不務實,臨時抱佛腳,就創優而“創優”,應付了事,企圖靠投機取巧和小聰明取勝,這是極其錯誤的,這就完全背離了“創優促質量”的初衷,這對我們事業的發展是極其有害的。新聞作品是“易碎品”,但經過打磨和時間沖刷的作品,即使是“碎片”也是熠熠閃光的;廣播電視作品尤其如此,只有用心靈去做,用時間去做,作品才是精品。創優評獎是對精品節目的認定。創優評獎的過程,是提升新聞從業人員業務素質的有效過程。在這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人才,錘煉人才,成就人才。這本身就是我們“隊伍建設工程”題中應有之義。

綜上所述,我認為要辦好廣播電視臺必須遵循以下理念。

輿論導向是靈魂。同志精辟地指出:“歷史經驗反復證明,輿論導向正確與否,對于我們黨的成長壯大,對于人民政權的建立、鞏固,對于人民的團結和國家的繁榮富強,具有重要作用。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的重要論述,一言九鼎,振聾發聵,令人警醒和感奮,對于全國的新聞界,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普遍的指導意義。

節目質量是生命。網絡傳媒、手機傳媒對傳統媒體已成圍剿之勢,幸虧我們地處城市化水平不高的西南,地處文明程度不高的西南,幸虧我們的廣電都借光“黨臺”的壟斷地位,有其主流性和權威性;否則,我們更加感到生存的困境,更會置身于媒體大戰的市場煙云。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強烈感受到,危機在向我們逼近,時代在猛推著我們。拿什么來拯救,我們廣電人?質量是最有效的武器,質量是我們廣電的生命。人才戰略,品牌戰略,創優評優,說到底都是為了質量。提高節目質量要常抓不懈。有了質量,才有我們的兩個效益。

內部改革是動力。目前我們廣電的發展,還不同程度地存在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如何發揮潛能,減少內耗,協同作戰,提高效率,輕裝前進?改革是動力,改革是出路,改革是效益。我們要用好改革這把利劍。在經歷過陣痛之后,會迎來發展的艷陽天。

經營創收是保證。物質第一性。發展離不開物質的重要支撐。一切工作只談精神而不講物質刺激,這是十分天真而可笑的,也是違反市場經濟規律的。抓質量和抓經營,猶如人之兩腿,鳥之兩翼,車之兩輪。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不可偏廢,不可或缺。

隊伍建設是根本。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一個媒體的效益如何,發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軍人物的多寡與知名度。一個名主持帶來一個名欄目,一個名欄目造就一批名電視人帶活一批名節目,一批名電視人名節目支撐一家電(視)臺。這種“鯰魚效應”在廣電行業中表現得尤為充分。我們要千方百計創新用人機制,不拘一格選撥人才,打造成長平臺,改革分配機制,積極創設一種招得來人才,留得住人才,成得了人才的用人氛圍;不斷造就領軍人物,讓越來越多的領軍人物撐起廣電事業發展的藍天。

同志們,今天我們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安排宣傳工作和創優工作,旨在及早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并根據今天會議精神,結合本單位實際,研究對策,制定方案,確保兩項工作在今年上新臺階。希望大家會后和主要領導、主創人員一起及早謀劃創優工作,制定創優工作方案,完善激勵機制和工作運行機制,以創優促質量,以創優促創收。我們已決定在年底隆重舉辦兩年一度的獲獎節目頒獎晚會。這個頒獎晚會,既是對全市廣電系統藝術人才藝術素質藝術風采的一次大檢閱,也是對全市廣電節目精品工程的一次大展示。希望大家高度重視,狠抓落實,精心打造,獨出奇招,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