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講座校長講詞
時間:2022-08-26 05:15:00
導語:法制教育講座校長講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剛才聽了副局長的講話,深知科學的重要性,請同學們一定要好好領會這次講座的精神。
對于青少年來說,在科學知識還沒有武裝自己頭腦的時候,不能相信鬼神邪說,要相信科學,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掌握科學知識,解釋那些自己現在還沒法解釋的事情。要相信天才是奮斗出來的,成果是用汗水澆灌出來的,沒有什么:“成功者是命好,不成功者是命不好”的說法。就有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認識,是難能可貴的。所以還必須把感性認識加以深化提高。他說:“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開心意”。即要求開動腦筋,進行理性思考。他曾批評過墨子過于強調感性經驗,過于相信老百信所謂“耳目之實”。
一、認識自然界,培養學生科學自然觀
自然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首要任務是使學生受到科學自然觀教育。自然觀是人們對自然界總的看法,科學自然觀是用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自然界,看待自然界與人的關系。
1、讓學生知道自然界是可以認識的。
2、使學生懂得事物都是不斷運動變化的。
3、使學生知道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有其自身的規律。
4、讓學生懂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5、教育學生相信科學,消除迷信。
小學生掌握知識不多,容易受迷信思想的欺騙和危害,相信科學、破除迷信的教育非常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正確認識自然事物和自然現象,在教學中滲透無神論教育。
二、參與自然實踐,養成科學態度
科學態度是做好一件事的先決條件,學生的科學態度包括好問的習慣、探究的興趣、合作的精神、尊重事實的品德及不怕失敗的意志等。它是在認識自然、完成活動中鍛煉和培養逐步形成的,科學態度的養成,將讓學生終身受益。
1、好問的習慣。
2、探究的興趣。
3、合作的精神。
4、尊重事實的品德。
5、不怕失敗的意志。由于諸多的原因,現在的小學生生活無憂無慮。
結合自然知識,滲透愛國主義教育自然教學內容為進行愛國主義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我國歷史悠久,物產豐富,山河壯觀,人杰地靈。在學習自然知識的同時,我注重對學生加強愛祖國、愛家鄉的教育。
實踐證明,注重學生科學人文品德的培養,不僅有利于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從而提高自然教學質量。
- 上一篇:局黨支部書記黨建培訓動員會講話
- 下一篇:鄉鎮組織建設工作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