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致富 回報家鄉

時間:2022-10-19 12:48:00

導語:創業致富 回報家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業致富 回報家鄉

**年43歲,97年前曾是**村小學的一名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已有十多年了。這個職業別說當時,就是現在在農村也是個很不錯的職業,在一些人眼里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他卻放棄了安逸工作去闖蕩市場,邁出了對他來說是吉兇難卜、毫無所知的征程。

那么是什么使他邁出了這一步呢?他說是一種創新觀念的驅使,是各類致富典型的吸引。現在普普通通的百姓出去后,經過一段艱辛的努力,都能過上好日子,我為什么不能呢?于是他產生了到外面闖一闖的想法。97年通過錦州制藥廠親屬的介紹,他來到藥廠當起了一名藥品推銷員。開始時工作很不適應,推銷數量一直上不去,還經常碰壁,但是他沒有被困難嚇倒,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爬滾打,終于排除了重重阻力,跨過道道難關,熟練掌握了藥品推銷這項工作。1997年-2001年的幾年間,經過他堅持不懈的努力,錢是沒少掙,可這時的他又不安分了,想要自己單干,加之廣播、電視以及身邊各類創業典型的吸引,他決心離開制藥廠,不再為別人打工,開始到天津靜海籌建屬于自己的奶牛場。因為當時手中已經有了幾十萬元存款,想法確定后,他立刻組織實施,開始時他自籌資金買了50頭奶牛,力圖經過3-5年的時間一定要使自己的奶牛發展到千頭以上。有人開始議論了,這是不是在吹牛,發展不是說白話,是需要大量資金的,能說發展多少就是多少嗎?事實說明,這并不是在吹牛,一是這個人信念是十分堅定的,自己想辦的事,是要通過各種努力一定要辦成的。二是所處的發展環境十分優越,天津市靜海縣在招商引資方面的政策是十分優惠的,只要你想干事干實事,無論是當地的還是外來的創業人員,他們都能幫助你協調貸款。通過努力他的真心和誠意打動了天津市靜海縣政府,他的宏偉發展藍圖列入了天津市靜海縣政府經濟發展目標之列。2001年末,在天津市靜海縣政府的協助下,他的奶牛當年發展到750頭,現在已發展到1000頭以上。**現在擁有固定資產近3000萬元,生產上完全實現了自動化,年純收入50萬元以上。現在他的奶牛廠已經形成了規模,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他沒有滿足于現狀,還在繼續設計著更加美好的發展藍圖,正在為實現奶牛廠產、加、銷一條龍,并且使自己的產品銷售到國內大中城市和俄羅斯等周邊國家而努力奮斗著。

**在天津靜海奶業確實占據了一片天地了,但他富了卻沒有忘記鄉親們。近年來,他能夠主動和家鄉人聯系,他說,“我雖然富了,但家鄉還有很多窮哥們,我決不能丟下他們不管,如果當初我沒有市場經濟意識,不主動的走出這一步,我現在照你們強不了多少,窮哥們聚到一起還將是相依為命的場景”。05年的七月份村支部書記、會計去他的養牛場考察時,他說,鄉親們沒活干,你就讓他們到我這來吧!我這安排不了,我就往別處安排,在這總比在家種那點地要強得多,沒有車費的我給拿,我現在拿得起,我這么做并不是把他們硬往我的場里拉,讓他們為我出苦力、創價值,我現在不缺少工人,但我是要用家鄉人的,我決不能看著家鄉人沒事做,在那挺著受窮啊。我今后的目標不僅僅是要富自己,而且要帶動更多的家鄉人致富。過幾年我實力更大些時,我要打回老家去,從家鄉的實際出發,辦一個或幾個廠子,讓家鄉人有事做、有錢賺,從而為興村富民做出我應有的貢獻。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05年秋季家鄉農業受災時,他又往家打電話和家人聯系說,聽到家中受災的信息很是痛心,我沒別的本事,但我也是想獻出一片愛心的,請把受災嚴重而又外出沒門路的人組織到我這里打工吧,我會讓他們掙到錢的。秋收結束后,他又主動和村里聯系,和村干部講,找不到活的百姓往我這組織,我會讓他們帶著希望而來,載著收獲而歸的。

現在,**村在他的奶牛場務工的有60多人,每年每人都能掙1萬元左右,而且吃住條件都是一流的。務工群眾都說:“來**這干能掙到錢不說,心里也舒坦,還是家鄉人親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