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勤務機制改革 深化分級巡防工作
時間:2022-10-30 09:37:00
導語:加強勤務機制改革 深化分級巡防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心派出所
##中心派出所位于海門的西部,西臨通州川港,北靠三星疊石橋,轄區總面積39平方公里,共有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2.97萬人、外來人口3000人。轄區內有二個大的木材市場、有500多家個體小家紡,人員混雜、流動量大,是二類治安復雜地區。今年以來,天補派出所樹立“警力跟著警情走”的理念,以分級巡防為抓手,加強勤務機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治安管控能力明顯增強,安全防范能力明顯上升,打擊破案能力提高。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深化分級巡防,實現警力跟著警情走。
我所現有民警8人,其中所領導4人,社區民警4人,保安聯防隊員18名。我所根據不同警情,開展分級巡防,配備不同的警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見警率。三級巡防即平時,配備1/3警力,分值班組、夜巡組、機動組三個組。值班組由正、副班民警2人和5名聯防隊員組成,夜巡組由8名聯防隊員(分2個組)組,機動組由其它民警和聯防隊員組成,三級巡防保證有2名民警和13個聯防隊員的警力。二級巡防,配備1/2警力。在三組級巡防的基礎上增加了設卡組和清查組,并由民警帶隊,增加4名保安聯防隊員。這樣二級巡防總警力是4名民警,17名聯防隊員。一級巡防,配備2/3警力。在二級巡防的基礎上,增加了1個設卡組,加強了機動力量,增加了2名民警和16名村級保安聯防隊員,即總警力是6名民警,16名專職保安聯防隊員和16名村級保安聯防隊員組成。同時要求在一、二級巡防中確保有一名正職所領導在位,負責組織、指揮、協調及檢查轄區巡防開展情況。
二是推行勤務機制改革,最大限度提高見警率。
我所根據警力實際和轄區治安特點,推行勤務機制改革,實行靈活機動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見警率。一是改革接處警值班機制。變值班為上班,將值班民警分為4班,實行主副班制度,正班民警主要負責110的前期接警,向副班民警發出處警指令;與所內民警共同處理好副班民警移交的各種疑難糾紛和治、刑案件;組織夜巡組做好夜間巡防工作,適時對易發案地段進行設卡。副班民警主要負責接受正班發出的各種指令,實行巡邏與接處警相結合的動態處警機制,形成“有警接警、無警巡邏”的工作格局,提高見警率和管事率。二是推行錯時巡防機制。我們除了每天晚上由副班民警帶領輔警力量,在0830-1120、1300-1730、2000-2230時段內,加大對轄區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重點村落、重點路段進行巡訪外,每天有二支專職夜巡隊,每組4名保安聯防隊員,騎自行車2300-0500在轄區重點部位特別是高發案路段、治安復雜部位、農村小路,警車難以跑到的地段,進行不間斷地巡邏,并視情擔任臨時性設卡任務。三是實行社區彈性工作制。社區民警根據社區實際情況,以警務站為平臺帶領保安聯防隊員自行安排勤務,以社區巡邏、入戶調查等為主要形式對社區的暫住人口、私房出租戶、行業場所進行登記清查,采(收)集社會面上各類情報信息,并利用好早上、中午、晚上等休息時間開展工作。
三是加強信息研判,精確制導打防控。
為實現警務效益的最大化,我所在推動信息采集全面性、及時性、準確性的同時,依托信息警務平臺,積極探索信息主導警務的勤務模式,不斷增強實戰效能。一是成立情報信息分析研判小組。我所專門成立了由治安副所長、內勤民警、巡防隊長組成的情報信息分析研判小組,定期分析轄區及周邊治安形勢,組織開展信息研判、信息傳遞、防控預警等工作,指導民警、專職巡邏隊員開展工作。二是著力于精確防范。內勤民警每周將轄區的刑事發案、高危人群分布情況以及各個民警在各個層面收集的社情信息進行全面的匯總梳理,列出相關數據,找出規律特點,在每周一所務會上提供給大家討論,進而確定派出所下一步巡邏防范的重點時段、地段以及需要重點整治管理的場所部位,提高巡防的針對性。對重大情況,及時分析研判,布置落實針對性工作措施。三是著力于精確打擊。全所民警充分利用信息警務系統,開展網上作戰,切實為打擊服務。對抓獲人員,民警做到“五查一聯系”,即查身份、查前科劣跡、查隨身物品、查活動軌跡、查個體特征,聯系戶籍地。對受理的案件,民警走完“網上七步曲”,即網上串并、網上排查、網上控贓、軌跡分析、網上協查、網上緝捕。網上作戰的應用,不僅使我們發現掌握了更多的案件線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打處質量。2006年3月10日,一轄區群眾指控陳某有盜竊工業鐵扣件的重大嫌疑,審查初期,陳某不交代問題。通過網上“五查一聯系”,發現陳某在戶籍地江西老家負案在身,并結合網上同類案件的串并,破獲盜竊鐵扣件的案件5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