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千萬個羅新安
時間:2022-02-08 04:58:00
導語:呼喚千萬個羅新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網絡愈益提供迅捷的信息以供人類享用的同時,卻又愈益暴露出其誘發人性消極因素之際,我注意到的是羅新安。
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從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到色情暴力等不良網絡信息泛濫、博客披露他人隱私、網絡“惡搞”挑戰道德底線……欲解決所有這些業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擔憂的問題,我們需要千萬個羅新安。
羅新安,何許人也?他是我國老一輩革命家羅炳輝將軍的兒子。1943年,他于戰火紛飛中誕生。建國后讀過軍校,當過無線電技術員,擔任過各級職務。但是,我關注的,可不是他這些個人的傳奇歷史。他值得公眾關注的,還是多年來業余潛心研究青少年問題,爾后在研究實踐中涉足教育心理學、青少年犯罪問題等。尤以近年來的工作即預防、治療青少年網癮,而卓然成家。當著本世紀我國成網癮的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網民總數的13.2%,學生網癮患者高達270萬人的關頭,他出版了研究心得《網癮怎么辦》,走出去作過數十場青少年教育專題報告,使百余名青少年脫離網癮走上正道。
為何需要羅新安?本來,操作電腦的是人,事在人為——文明不文明,道德不道德,理智不理智,還不取決于每個人自己?一個孩子,欲戒除網癮,還不是必須自個兒下決心去戒?當然,這都是的。然而,對于一個已經在自我放縱的軌道上滑得很遠很深的青少年而言,欲令其轉過身、猛回頭,義無反顧地跑回來,談何容易。尤其是剛剛回轉之際,他在新的軌道上心理還陌生,步履尚蹣跚,一步三回頭,“行步遲遲,中心搖搖”——當此時也,有個合格的師長在一旁撫之翼之,監督之,鞭策之,那么他的歸來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網絡治理如同社會治理,亟待召喚志愿者。而且,務必是臻于一流的,亦即知識乃至素養復合型的志愿者。以幫助戒除網癮而論,志愿者需要多少新的知識。你連電腦常識尚且闕如,上網都不會,怎么跟網癮患者溝通,讓他信服你呢?不僅該會上網,用羅新安的話說,“網癮主要有幾大成因:自我中心性格較強;自我控制力弱;認知偏差;獨立需要得不到滿足;少年期生理性缺鈣以及不良環境等。要解決它,至少涉及到心理學、生理學、人類學、教育學、語言學、思維學等多種學科”。你看,竟須有如此豐富的學識才行!
除此之外,還得有犧牲精神,你得準備他思想再三反復,你得周旋到底才會笑在最后。羅新安接待過一位從甘肅專程趕來的中年女子。她的兒子好不容易考入了浙江一所大學,可網癮使他茶飯不香,不思學習,大把的錢花在了電腦前,生活費用完了就借錢上網,后來他干脆連考試也放棄了。羅新安告訴對方,孩子迷戀上網,這是因為他們的獨立愿望得不到合理滿足。追求獨立是12歲以上孩子共同的愿望,而中國家庭教育的一大特點是壓制獨立。在網上的虛擬世界中,青少年的獨立愿望很容易得到滿足。例如,在網絡對話中,對話者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能滿足獨立的愿望;在電腦游戲中當英雄、成老板,孩子能成為控制一切的獨立“主人”,獨立感、榮譽感、征服感油然而生。所以,要想讓你的孩子漸漸擺脫網癮,你就要放手使孩子獨立,讓孩子確立自己的責任感,不再“為大人讀書”……根據這個意見去做下來,這位母親打來長途電話:“兒子終于參加考試了,但好幾門課不及格。”羅新安又耐心開導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從不考到考,這就是進步,不能急,要慢慢來。"羅新安告訴記者,那位孩子的母親后來很久沒來電話了。孩子轉化的過程是很復雜的,有時一句不恰當的嘮叨就會前功盡棄。而近兩年來,羅新安已經接待過的家長、孩子竟多達二三百人,有時應接不暇。
網上的非文明非道德非理智行為,林林總總,非止網癮一端,都亟待改觀。
除了當事人需要自覺謀變,力求自拔,很多情況下還需要志愿者的矯治、引領。形勢呼喚千萬個羅新安。同時各級政府和非政府組織都可以來著手培訓,培養更多的羅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