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在何處?

時間:2022-07-12 11:05:00

導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在何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在何處?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和政府為農民辦的一件實事,也是一件好事,是一項偉大的民心工程。要把這項工程真正落到實處,辦到農民心坎上,取得農民的信任,最終達到推動農村經濟工作二次騰飛,農業進一步發展的目的,現在有許多奠基性的根本工作需要扎扎實實去規劃,認認真真去實干。

我個人認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有取的含義,也希望從今年開始,國事昌,國運順!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致力于新型農民的培養和教育

新型農民的標準是什么呢?首先是生長、生活在農村,對農民有深厚的感情,了解中國農業的現狀,具有推動農村發展的歷史使命感的青年農民。其次,喜歡學習,追求知識,掌握了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具有了用知識武裝的頭腦,善于尊重規律,務實肯干,熱心于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第三,富有遠見,創造創新,具有開創農村新局面的胸懷和氣度,善于團結群眾,公而忘私,勤勞致富。第四,熱愛祖國,放眼全球,具有敏銳的市場開拓意識,善于捕捉國內外市場信號,積極參與農產品的國際貿易,能以國際市場為舞臺,推廣中國農產品品牌,提升農業的國際競爭實力。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是一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文章。它不僅是關系到十三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也是關系到國家的糧食安全、民族未來發展的戰略問題。要作好這篇大文章,人才的發現和培養,新型農民的培育,就成為首要的核心問題。因為,在一切生產力發展的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積極、最活躍、最富有創造性的因素。新農村建設,歸根到底,要由千千萬萬個具體的人來組織實施,人的素質就決定了最終的成效。

因此,在農村大力推廣和發展教育,消除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尤其是青年農民的知識、技術、技能教育,就顯得特別重要。職業技術教育向農村延伸,為農民服務,就顯得尤為迫切。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村接軌,和農民接觸,就顯得格外需要。我提議,應該探索打通城鄉二元結構的路徑,實現城鄉的無障礙對接,把城市文明的建設成果,及時傳導到農村,讓農民也有機會分享現代文明的人類財富,逐步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培養他們的現代意識。

如今,我們看到,國家和政府已經為新農村建設做了大量基礎性、前瞻性的工作。已經和正在著手進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的免除工作,中西部地區得到中央的大力扶持,教育上現存的地域差別,地區不平衡現象正在消除,農村孩子平等受教育的權利得到切實的保障。與此同時,還在許多高校,對種田能手、農民專家,開辦面向農村的研究生學歷教育,為培養新型知識農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村村通工程的建設,實現了信息進農家,大大縮短了農村和外界的距離,創造了讓農村融入信息化時代的條件。為農村的進一步發展,準備了較為完善的教育學習的物質基礎。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建立土地使用和調節的新機制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是一項惠及子孫后代的大事業。一方面,它關系到土地經營權的相對穩定,從而調動農民追加投資的熱情;另一方面,關系到土地經營權的動態調整,以便更好地發揮現有土地的增值潛力。因為出生于農村,我深深地了解幾千年來,農民沉積在土地上的感情和寄托。隨著城鄉二元結構逐漸打破,一部分農民離開土地進入城市,從事第三產業,并在城市站穩了腳跟,搞起了產業化經營。

于是,在農村出現了大量撂荒土地,可是由于承包經營權的限制,具有耕種能力的青壯年勞力卻無法耕種,導致土地長期閑置,白白浪費了有限的資源。這些青年無所事事,游手好閑,打架滋事,對農村社會風氣也造成了不良影響。我建議政府要對土地進行宏觀調節,對閑置土地調查摸底,實施二次承包,減少因為制度約束導致的不合理浪費,實現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這不但是保護耕地的有效途徑,而且有利于農村和諧風氣的形成。

土地,是農業的命脈;土地,也是農民的命根。工業建設,城市改造,都需要大量土地,和農民爭地現象在有些地方時有發生。科學、合理地安排建設用地,嚴格審批,限制奢侈性項目(比如別墅)用地,這些都對保護耕地起到了十分積極的正面作用。農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就希望政府堅持采取措施,長期貫徹執行。

三、社會主義農村建設,要倡導農村道德文化建設的新風尚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是一件波及億萬農民、影響深遠的大事情。它關系到每個農民的今天,也關系到每個農民的明天。它不但影響每個農民的生存狀態,而且影響每個農民的生活質量。當溫飽問題得以解決后,人們的追求更多地轉向了豐富的精神世界,對非物質文化的眷戀,對道德水平的敬慕,對個人修養提高的重視,成為今天農村青年追求的主流。

我提議,新農村建設,要順應這一歷史潮流,把把農村道德文化建設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根據傳統道德文化在農村流傳久遠,傳播廣泛,深入人心的特點,大力弘揚和倡導中華民族光輝燦爛、歷史悠久的傳統道德文化,讓道德之光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引導農村失落的道德回歸,讓年輕人明白尊敬老人,贍養老人,不僅是兒女的責任,而且是民族美德!讓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靠,逐漸成為我們社會的時尚。

在廣大農村的一些地區,人口正趨向于老齡化。由于年輕一代大量外出打工,老人不僅承擔了耕種土地的義務,還要承擔照看下一代的任務,生活的擔子很重。也有個別年輕人只顧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拒絕贍養老人,致使有的老人晚景凄涼。這一現象對構建農村最穩定的單元――家庭和諧產生了較大的不利影響。盼望政府能予以重視,研究制定政策加以解決。老人,已經流過汗,甚至流過血,我們不能讓老人在耄耋之年再流淚!

無論任何時候,對一個民族來說,民族道德不能丟;無論任何時候,對一個個人來說,社會公德不能丟。我想,經過一段時間的道德教化,初步建立起農村經濟發展和道德文化進步的良性互動,讓農民活出一種精神來,活地有滋有味。我們期望,尊德、守法、講道、創造,能永遠成為農村良好社會風氣的一部分。

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強化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新體系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無疑是一場農村基層組織結構的大變革。它不僅關系到選拔什么樣的人帶領農民致富的問題,還關系到未來基層政權在農村的威望和號召力。因此,這項民心工程重點應選拔一批熟悉農村,熱愛農民,政策水平強,知識層次高的優秀共產黨員,去充實農村基層組織,把先進性教育的成果帶到農村,讓農民不只從農業稅的減免中,切身體會到新農村建設的好處,而且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變化,對未來新農村建設充滿期待和信心。

同時,我想,強化農村基層組織,更應體現農民自身的代表性,大力吸收新型青年農民進入基層政權。在這里,我提出四個衡量標準。一是,在選“能人”還是選“德者”二者之間權衡,我個人傾向于棄“能人”選“德者”。因為只有“德者“才具備天下公心,才能很好貫徹和倡導農村公平,而公平是農村社會和諧的基礎。我在農村老家看到,所謂“能人”當了村長以后,大興土木修建廟宇,反而給百姓造成很大負擔。二是,在用“商人”還是用“賢人”二者之間權衡,我個人傾向于棄“商人”用“賢人”。近年來,農村出現了一種不太正常的現象,誰有錢誰就當基層領導,甚至有的商人用錢賄選當村官,結果產生了農村公共權力商業化的傾向,對村民感情造成傷害。用“賢人”,則可以極大的防止農村公共權力異化,也可以有效的制止只顧眼前利益的短期行為。三是,成員構成多樣化、年輕化。既要保證上級黨組織對農村基層的絕對領導,保障新農村建設政令暢通;也要發揮廣大農民參與村政鄉務的積極性,充分發揚民主決策的熱情,讓新農村建設充滿新氣象。四是,任期目標化,群眾滿意制度化。組織內部每個成員,根據權責明確的要求,制定任期考核目標,以群眾滿意度作為唯一標準,獎優罰庸,培養一批一心為民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把新農村建設的春風吹向廣袤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五、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推動農村城鎮化建設的新水平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無疑是一次農村社會生活層次的大促進。它不僅關系到農村城鎮化建設的科學布局問題,而且還關系到農村邁向小康社會的進程問題。城鎮化建設,作為農村發展的一項國策,既具有鏈接、延伸、輻射的功能,也具有帶動產業化、發展規模化、導向工業化的功能。綜觀國內外的發展史,城鎮化的過程都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不失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條有效途徑。

我建議,在今后一定時期內,一要把農村城鎮化建設和農村集貿市場升級建設能動地結合起來,合理規劃,科學設計,做到對土地的有效利用。二要把農村城鎮化建設和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有機的結合起來,調動農民參與建設,投資受益。三要把農村城鎮化建設和環境保護完美地結合起來,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友好相容。四要把農村城鎮化建設和公民道德建設天然地結合起來,讓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相映成輝,相得益彰。經過科學論證,政策統籌,把農民無序狂熱的建房熱情,引導到合理有序的城鎮化建設上來,糾正農民自身建設的盲目性,有效地節約和利用資源,切實保護好耕地。最終,讓農村經濟更加殷實,為進一步工業化發展,做好現實準備;實現城鎮化水平的顯著提高,為宏觀經濟進一步騰飛貯備充裕的物質基礎。

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健全農村社會保障的新制度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是一項深得民心的大工程。它不僅關注的是民生問題,它更體察的是民情。老百姓的訴求,是新農村建設著力解決問題的出發點。我們看到,針對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醫療合作制度、大病保險制度,鄉村統籌制度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都正在試點推廣的過程之中,政府的溫暖和關懷正以各種形式被送到千家萬戶。

我建議,各級政府、醫療衛生機構,一要加大宣傳的力度和強度,讓廣大農民深入了解這些制度的好處,并自愿參加,和政府一道精誠合作,建立起利國利民的農村醫療新制度,增強農民的醫療保障意識。二要重建和提升鄉村衛生院、保健站的醫療應急保障功能,大力引導醫學院校的畢業生充實這些醫療機構,提高鄉村醫生的行醫能力和水平,力爭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治療一定讓農民放心,切實減輕農民的醫療負擔。三要充分發揮農村老中醫、祖傳秘方的作用,搜集整理,挖掘搶救,教學推廣,使之為廣大農民服務。四是要合理采用市場對醫療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制定鼓勵政策,引導大醫院在人口密集、需求旺盛的大型集鎮,建設分院或門診點,讓鄉村人也能享受到大城市的優質醫療資源。黨和政府組織實施的送醫療衛生下鄉活動,就深得農民的喜愛和贊譽。要是能經常化,效果將會更好!

夜已經很深了,可是我依然思緒澎湃,心潮難平。寫到這里,想寫的六個方面都涉及到了。可是,我仍然感到還有許多話要寫,還有許多意思沒能完全表達清楚。但愿我的想法能對政府和總理有用,能對新農村建設有用,哪怕是一絲一毫的作用,我也會很高興!這兩天一夜的閉門苦思,雖然辛勞,但也有甜蜜!

××年月日,這是一個雪后晴朗的日子,陽光普照,大地潔白,山川秀美。當我來學校準備上網提交文章時,突然看到了總書記在中共中央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扎扎實實規劃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仔細地捧讀之,倍感激動,總書記提出“培育造就新型農民”的觀點,真是太好了,字字句句,都體現出黨和政府把新農村建設提到了事關全局的戰略高度,讓我這個農村出身的人,深受鼓舞:幾千年來,農民祖祖輩輩就盼望這一天啊!,農民的福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