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財稅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縣)

時間:2022-05-04 03:32:00

導語:縣長財稅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長財稅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縣)

同志們:

這次全縣財稅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市財政工作會議精神,認真總結20*年財稅工作,科學部署20*年財稅工作,動員全縣上下統一思想,細化任務,真抓實干,狠抓落實,確保圓滿完成今年的財稅工作任務。剛才,縣人大姚主任宣讀了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協稅護稅工作意見的通知》,政協胡主席宣讀了縣委、縣政府的表彰決定,對取得優異成績的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一財兩稅的負責同志做了很好的表態發言。借此機會,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對20*年度財稅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奮戰在財稅戰線上的干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著重強調四個方面的意見。

一、展示亮點,財稅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20*年是我縣經濟社會保持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年,也是財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一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千方百計促征收,突出重點保支出,集中精力抓改革,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回顧20*年的財稅工作,突出表現有五大亮點:

亮點之一,體現在質量的優化提升上。一是財稅收入持續提高。20*年,全縣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78億元,增收3520萬元,增長24.6%,增幅較上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收入總額和增收額均創歷史新高。二是稅收占比持續提高。稅收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02億元,較上年增收2270萬元,增長28.8%,其中國稅收入1445萬元,增長21.1%;地稅收入6503萬元,增長34.2%。契稅、耕地占用稅、房產稅等小稅種,培育成了大財源,促進了財稅收入結構的不斷優化,全縣稅收比重達57%,比上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三是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提高。所占比重由2.0%提高到2.1%。全縣一般預算收入增幅比國內生產總值增幅快10.1個百分點。

亮點之二,體現在鄉鎮的形勢好轉上。各鄉鎮、辦事處均超額完成了稅收任務,全年鄉鎮共完成財稅收入3044萬元,為預算2270萬元的134%,增長41.4%。鄉鎮努力度是很大的,效果也是很明顯的,有8個鄉鎮完成任務在150%以上,有9個鄉鎮組織收入超過100萬元。

亮點之三,體現在管理的不斷規范上。在非稅收入管理上,構建了非稅收入監管系統,完善了行政事業單位收費項目檔案,強化了征管工作技術支撐,進一步扭轉了非稅收入“體外循環”現象。在稅收征管上,建立健全稅收分析、納稅評估、稅務稽查互補互動管理制度,積極開展稅收專項治理活動,確保了應收盡收,及時足額入庫。在財務支出管理上,先后開展了專項資金、會計信息質量、鄉鎮及部分單位財務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逐項予以整改,有效規范了財政支出行為。

亮點之四,體現在保障的更加有力上。全年共爭取上級各類資金6.15億元,增加了可用財力,確保了財政支出向城鄉公益事業、社會保障、新農村建設、基層薄弱環節傾斜。全年共完成一般預算支出7.96億元,增長51.5%,其中投入社保資金9*0萬元、增長52.8%,教育資金24153萬元、增長53.1%,農業資金8454萬元、增長99.3%,特別是投入資金20299萬元,確保了省、市、縣“十件實事”的落實。投入資金4100多萬元支持企業生產發展,為企業減、免、返稅收近700萬元。撥付鄉鎮、辦事處的公用經費和專項經費比上年增加675萬元,其中公用經費增加361萬元,保證了基層組織的穩定運轉。

亮點之五,體現在改革的實際成效上。政府采購范圍不斷擴大,全年政府采購完成4539萬元,較預算節約資金562萬元;投資評審工作全面啟動,先后參與了黃國路、旱湖路重點城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論證工作,對弋陽廣場改造、西關污水治理等4項工程預算及20*年度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標的進行了審查,審減財政資金138萬元,核減率26.7%;國庫管理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全年實現財政集中支付6.9?億元,拒付不合規支出資金579萬元,特別是通過對建筑工程支出的審核,監督施工單位補繳稅款185萬元,規范了收支行為;農場稅費改革政策全面落實,調動了農工生產積極性。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值得總結。剖析取得這些成績的原因,我認為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得益于確立了一個好的思路。在組織收入上,我們牢牢把握優化結構、提升質量這個主題,要真金白銀,不要泡沫水份。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不懈地抓好基礎財源建設,大力推進畜禽、花木、羽飾、糧油、水產等六大特色支柱產業發展,扶持壯大骨干企業,不斷提高創稅能力。堅持抓大不放小,既抱“西瓜”,又揀“芝麻”,契稅收入連續四年在全市領先,20*年完成1650萬元,成為我縣第二大稅種,全縣收入質量持續提升,結構進一步優化。

二是得益于建立了一套好的機制。借鑒外地先進經驗,不斷完善財稅征管機制,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責任機制、協稅護稅機制和獎懲機制。在完善責任機制上,把任務分解到條條、塊塊,落實到稅種、稅源,明確到單位、人員,嚴格實行目標管理。在完善協稅護稅機制上,我們制定制度,強化責任,細化程序,形成了齊抓共管的格局。去年僅在加強私人聯建房稅收治理上,就入庫稅收幾百萬元,齊抓共管成效顯著。在完善獎懲機制上,真正做到了獎得讓人動心,罰得讓人痛心。20*年,實行了基層超收全額返還并獎勵政策,激發了基層征收工作積極性,鄉鎮、辦事處返還在50萬元以上的達5個,返還最高的近90萬元。

三是得益于打造了一支好的隊伍。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們積累了一些切合實際的財稅工作經驗,磨練了一支敢于吃苦、勇于克難、善打硬仗的財稅工作隊伍,形成了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在承受壓力中前進的優良作風。我們這支隊伍的戰斗力在歷次攻堅戰中得到了充分檢驗,為做好財稅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正視難點,財稅工作仍需加壓奮進

知不足,然后能奮進;知困難,然后能自強。盡管我縣財稅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還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規模仍需做大。從收入總量上看,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再創歷史新高,但放在全省全市的大坐標中進行比較,我們差距很大。與全市相比,我縣一般預算收入排名僅居第四位。前三位收入均突破2億元,我們與排在第一位的固始縣相差1.1億元。與全省相比,20*年全省收入超10億元的縣有4個,超5億元的縣有20個?,全省縣均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3億元,我們僅占全省縣級平均數的60%。

(二)結構仍需優化。全年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僅為2.1%,與全省的5.7%和全市的2.9%相差懸殊很大。稅收占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在全市倒數第四,與全市(70.8%)、全省(72.5%)稅收比重相比,分別低了13.8和15.5個百分點。

(三)基礎仍需鞏固。從工業看,骨干稅源不足。20*年,全縣規模以上企業雖然達到了51家,完成銷售收入39億元,但納稅上千萬元的企業僅華英一家,納稅500萬元以上的企業也只有3家。從非公經濟看,新興稅源不穩。我縣個體、民營經濟層次較低,財務不完備,管理不規范,瞞報產值和利潤現象相當普遍,沒有形成穩定的稅源基礎。從投資拉動看,后續稅源不多。隨著國家進一步緊縮地根、銀根,20*年,我縣固定資產投資雖完成47.9億元,增長35.8%,但在全市排名第七位,許多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因投資不足、征地困難,導致啟動緩慢、推進艱難,財政收入增長的后勁乏力。

(四)保障仍需增強。去年全縣財政支出總量接近8億元,但人均財力不足1000元(998元),僅為全省人均財力(1893元)水平的52.7%。全年落實各項配套資金近3000萬元,隨著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今后上級要求地方財政配套的項目資金將進一步增多。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完善社會保障、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行“家電下鄉”補貼都需要財力來保障。尤其是公務員增加工資和津貼將給我縣財政帶來巨大的壓力,主要靠轉移支付支撐財力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五)管理仍需提高。突出表現在部門預算細化不夠,非稅收入體外循外現象依然存在,鄉鎮非稅收入管理存在死角,基層的協稅護稅工作還需要做很大努力,政府采購還有較大的空間,投資評審工作需繼續深化,縣鄉財政體制需要進一步完善等。

三、把握重點,財稅工作務求提升水平

年初,縣委、縣政府確定了今年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億元,增長20%以上的目標任務,其中,國稅部門組織的地方稅收確保增長21%,力爭增長23%以上;地稅部門組織的地方稅收確保增長23%,力爭增長25%以上;財政部門組織的稅收確保完成25%以上。這個目標任務是本著“跳起來摘桃子”的原則制定的。從形勢上看,是迎接新挑戰,支撐和加快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從難度上看,這些指標基數較大,增幅較高,決不是輕易就可完成的;從現實上看,我縣經過多年的發展,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實現較高增長是完全可能的。各鄉鎮辦事處和一財兩稅等部門要圍繞目標任務,拉高工作標桿,創新工作方法,采取超常規措施,重點做好生財、聚財、理財三篇大文章。

(一)千方百計生財。經濟決定財政,財政反作用于經濟。財政與經濟的辯證關系表明,支持經濟社會發展是一財兩稅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同時,也只有在支持經濟社會發展中才能實現財稅的可持續增長。馬克思說,稅收是國家的乳娘。就是說無財難行政。因此,財稅部門要始終突出第一要務,在發展經濟上下功夫,在財源建設上動腦筋,在促進財稅增收后勁上求突破。一是培育工業企業生財。無工不富,工業是支撐財稅收入增長的主體。而工業是我縣的短板。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和稅收杠桿的調節作用,繼續支持華英、黃國糧業、金星啤酒等一批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培育一批高利稅、精加工和高科技含量的現代工業企業,穩固發展主體財源。要以體制創新為先導,把企業改革同改組、改造結合起來,力求改出活力,改出效益。以技術創新為動力,落實企業技術改造稅收優惠政策,帶動企業和產品結構升級,開發新產品,創出新品牌,發展新規模。

以市場創新為導向,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營銷策略,開拓市場新領域,提高市場占有率。以管理創新為手段,建立健全法人治理、財務管理等制度,練好內功,挖潛增效,增加稅收。各鄉鎮、辦事處要舉全鄉之力,聚各方之智,大辦工業,辦大工業,實現規模工業發展的新突破,逐步形成以骨干企業為支撐的財政收入格局。二是壯大支柱產業生財。要發揮財稅政策“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綜合運用預算、稅收等各種手段,促進人才、技術和資金向優勢產業集中,進一步培育壯大櫻桃谷鴨等六大特色支柱產業。實行政策上扶持、技術上指導、法律上保護,放手發展以個體、民營企業、外來投資者為主體的非公有制經濟,不斷提高非公經濟對財政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發揮區位、交通和人文優勢,搞活物流、旅游,形成新的稅收增長點。三是抓好項目建設生財。抓項目就是抓財源。各級各部門都要全力服務于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力爭重點工程和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收益。及時掌握國家政策走向,科學規劃論證一批項目,主動搞好對接,力爭有更大、更多、更好的項目進入各級項目庫籠子。財稅部門要大力整頓經濟秩序,優化稅收環境,落實優惠政策,打造投資“洼地”,促進更多的招商項目落地生根,夯實后續財源基礎。

(二)不遺余力聚財。財不聚不來,各級財稅部門一定要掌握聚財的本領,創新聚財的方法,提高聚財的質量。一是要加大稅收征管力度。關鍵是突出“三個狠抓”,即:狠抓稅源動態監控。各部門要經常深入一線排查稅源,掌握稅源動態變化趨勢,超前分析稅收形勢,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嚴防跑冒滴漏。狠抓征管手段創新。要進一步加強金財和金稅工程建設,完善信息化征管平臺,做好“財、稅、行、庫”的橫向聯網,積極應用各類稅收工作軟件,提高征管效率。逐步在超市、商場推行電腦稅控機開票,實現以票管稅,從源頭上減少稅收流失。狠抓稅收綜合執法。各鄉鎮、辦事處和財稅部門要聯合執法,協同作戰,形成合力,加大稅法宣傳和執行力度,經常開展稅收稽查活動,依法嚴厲打擊偷、逃、騙、抗稅等違法行為,堅決杜絕“人情稅”和“關系稅”,確保各種稅收應收盡收,及時足額入庫。二是要加大非稅收入征管力度。要嚴格落實“收支兩條線”和“票款分離”政策,實行“征收、預算、使用”三分離。進一步加大國有資產收入和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收費管理,特別是加大污水和垃圾處理費、南水北調工程基金等政府性專項收入和基金的征繳力度,不斷擴大財政收入總量。三是要加大爭資跑項力度。今年,上級進一步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和新農村建設的投入,圍繞中央1號文件,中央安排資金1500多億,省委、省政府安排資金600億。在全省縣域經濟會議上,省委、省政府對黃淮四市發展又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這些都為我們爭資跑項創造了條件。各鄉鎮、辦事處和財稅部門都要發揮各自優勢,利用好各種關系,一門心思拼跑政策項目,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

(三)精打細算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作為全縣的“賬房先生”要成為理財的行家里手,必須要做到“三化一保一預防”。一是細化部門預算。進一步完善綜合預算、零基預算和部門預算。要強化預算的剛性作用,加大對預算資金下達、撥付、使用等全過程監督管理。二是強化財政監管。把所有財政收支活動全部納入監督視野。嚴肅查處擠占挪用各類專項資金行為,嚴肅查處私設“小金庫”、虛報支出、隱瞞收入等行為。積極推進政策公開和財務公開,自覺接受各方面的監督。三是深化財政改革。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擴大采購范圍。加強財政投資評審工作,有效防止和化解風險。加大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規范支出行為,確保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繼續深化鄉財縣管、村財鄉理等各項改革。四是保障支出需要。堅持開源節流并重,按照有進有退,有保有壓的思路,積極優化支出結構,做到“三個注重”。即:注重民生支出。堅持“以人為本”的理財觀,保證干部職工的工資、政策性津貼及時足額發放。要按照新的社保標準,及時足額發放各類社保資金。不斷完善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支持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切實維護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注重“三農”支出。及時撥付各種涉農補貼,抓好農村道路、沼氣、安全飲水、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新農村建設取得新突破。注重發展支出。千方百計擠出資金支持重點工程和項目建設,支持工業經濟優化升級,支持特色經濟做大做強,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五是預防債務風險。建立和完善政府債務資金申報前的風險評估機制,準確預測償還能力和風險程度。組織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債務資金使用情況、效益發揮程度、利息償還情況等進行監督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政府債務使用到期后,要采取經濟和法律的手段及時予以清償。堅持“誰舉債誰負責、先清理后化解、先化解后補助”的原則,開展清理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試點,積極做好前期基礎工作,確保用兩年時間基本完成清理化解任務。

四、找準支點,財稅工作貴在狠抓落實

財稅工作既是經濟工作的“晴雨表”,也是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和“加速器”,做好財稅工作意義十分重大。完成財稅工作任務的支點在于強化責任、拒絕落后、真抓實干。一要強化責任壓著干。財稅部門要與各征管單位、征管人員層層簽訂責任書,將稅收征管任務分解細化、落實到人,狠抓序時進度。各鄉鎮辦事處要切實認清自己在財稅征管中的主角位置,嚴格按照新出臺的協稅護稅意見,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經常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力抓,加大護稅協稅力度,積極組織收入,確保稅收及時入庫。二要加大督查推著干。財稅部門要圍繞今年的收入任務和進度要求,嚴格目標管理,強化監督考核。部門負責同志要定期深入征管一線,查找薄弱環節,督促征管單位加快工作進度,實現應收盡收。三要嚴格獎懲逼著干。對鄉鎮辦事處,在繼續實施“超出獎勵、短收加罰”獎懲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目標考核力度,充分調動鄉鎮積極性。對征管部門,要實行收入完成情況與工資、補貼掛鉤,與年終考評掛鉤,重獎重罰,真正獎出動力,罰出壓力,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全面或超額完成。四要協作聯動同心干。財稅部門要進一步強化溝通協作,實現信息共享,消除征收“死角”。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積極配合財稅部門加強稅費征管,營造良好征收環境。其它部門也要結合自身特點,大力支持財稅部門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五要提升素質務實干。財稅隊伍整體上是好的,能打大仗、敢打硬仗、會打勝仗。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仍要不斷加強對財稅知識的學習,學會熟練運用現代化征管手段,用真本領應對新挑戰。要以腳踏實地的態度,創新服務方式,改進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水平。要加大廉政建設力度,抓思想教育,抓行為規范,抓違紀查處,真正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頑強的團隊,樹立奉公守法、嚴于律已、廉潔理財的良好形象。

同志們,財稅工作任務繁重,財稅工作使命光榮,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發揚財稅系統的優良作風,堅定信心,扎實苦干,圓滿完成各項財稅工作任務,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再做貢獻,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