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新農村建設工作會議講話

時間:2022-06-05 07:52:00

導語:民政局新農村建設工作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新農村建設工作會議講話

同志們:

今天下午,我們在這里召開全區農村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分析形勢,部署任務,全面推進我區“三農”工作。剛才,建民副區長代表區委、區政府,總結了去年的“三農”工作,并對今年工作作了具體部署,同時還表彰了先進。會議開得很好,希望大家回去以后,結合工作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過去一年,我區“三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高效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快速發展,農村環境整治扎實推進,西部扶貧開發繼續加強,“安遷工程”走在全市、全省前列,農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今年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對于我區“兩個社會”建設大局,對于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加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我區“三農”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總抓手,堅持走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農業現代化互動結合、整體推進的路子,努力把我區的“三農”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圍繞這一思路,下面,我簡要講五點意見:

一、要在發展高效生態農業上邁出新的步伐

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多年來,*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走在前列的,特別是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有機食品基地建設起步較早,擁有“九峰”牌本地早、東魁楊梅、“*溪”牌紫蒔藥等14個省農博會金獎產品。今年,我們建設高效生態農業的重點要放在建設15萬畝綠色農業開發區上,集中精力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做好項目的包裝、推介和落實。現在,我區的農產品獲獎比較多,品牌也不少,但都比較小,知名度不大,今年要整合品牌,捏指成拳,打造大品牌,提高*農產品品牌的影響力和沖擊力,努力把“獎牌”優勢、品牌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二是培育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圍繞柑橘、茭白、紫蒔藥、楊梅等優勢主導產業,建設一批具有比較優勢的標準化特色產業基地和農業龍頭企業。三是完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改造建設一批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和現代農業物流中心。為加快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區里已經出臺政策,每年將劃撥300萬元,用于激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以及服務于農業產業化的加工型龍頭企業、農產品物流配送企業、農業行業協會和經紀人,并在科技、品牌以及流通領域給予大力扶持。各地、各部門要把這一政策宣傳落實好,全力激發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高效生態農業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要在建設農村新社區上實現新的突破

建設農村新社區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要繼續以村莊整治為突破口,深入推進“兩清兩改”和“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設。全區要建成整治村58個,省、市級全面小康示范村7個,確保到2010年完成整治80%村莊的目標。在推進這項工作中,各地要將環境整治與舊村改造、中心村建設有機統一起來,加快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特色鮮明的農村新社區。國土、建設、規劃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確保區里安排的“十百”工程用地指標落實到位。這里,我要突出強調兩方面問題:一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我們要把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兩年”活動的主要內容,不失時機的全力推進,切實提高全區的防汛抗旱能力。永寧江治理二期工程“八一廠”段疏浚拓寬工程必須取得突破性進展,確保完成市里下達的治理任務;各鄉鎮街道要牽頭抓好河道整治和小流域治理工作,各職能部門要積極予以配合;必須把城市防洪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水利部門要抓緊優化改造方案,加快項目包裝,爭取省、部級配套資金。二是消防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我區農村民房“三合一”問題十分突出,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吸取今年以來我區連續發生重大火災的慘痛教訓,在村莊整治過程中,一定要將農民居住區與農村工業區的分離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防患于未然。同時,要切實強化社區公共服務,認真抓好農村中小學“四項工程”、“農民健康工程”、“農村文化建設工程”、農村“小康健身工程”的實施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推廣工作,切實解決農民上學難、看病難、養老難問題,讓廣大農民群眾都能直接感受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果。

三、要在培育新型農民上取得新的成效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必須把培育全面發展的新型農民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在培育方向上,要堅持勞動力培訓與產業發展有機對接,把二三產業就業的農民培育成為有專業技能的技術工,把務農農民培育成為現代農業的生產經營者,使培訓后的農民真正適應農村產業發展的需要。在培育渠道上,要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原則,重點抓好“十萬農村勞動力培訓”工程,把任務落實到鄉鎮街道,落實到具體的干部身上,確保完成全年任務。區里已專門出臺政策,對未能繼續升學、農村戶籍的應屆初中畢業生、普通高中畢(結)業生,進行6個月至1年的職業技能培訓,培訓費用由政府和個人共同承擔,低保家庭子女全部由政府承擔,各地、各部門一定要將這一政策宣傳落實到位。

四、要在推進西部扶貧開發上開創新的局面

加快推進西部山區扶貧開發,是我區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我們必須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切實抓緊抓好。對西部扶貧開發工作,市里高度重視,*年以來,連續兩年在我區召開西部扶貧開發現場會。1月22日,我們也在*影城召開了*區西部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對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的西部扶貧開發工作作了具體部署,各地、各部門必須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應該說,當前西部扶貧開發的思路已經清晰,措施已經明確,關鍵是狠抓落實。這里,我再著重強調兩點:一是扶貧開發的戰略重點必須從基礎設施建設轉向扶持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把山區的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增強西部山區的自我“造血”功能。二是真正按照“真扶貧”、“扶真貧”的要求,切實將幫扶工作抓出成效。春節前,區領導和區管干部都確定了“一幫一”幫扶的村和戶,今年希望其他所有公務人員、企事業單位職工和基層有條件的黨員干部都自愿參與到幫扶工作中來,力爭對全區4600多貧困戶實現扶貧全覆蓋。“兩辦”和宣傳輿論部門要加強督查、宣傳,對有突出表現的正面典型,要在全社會予以弘揚,對反面典型也要宣傳、鞭策,不斷形成和強化幫扶西部發展的良性機制。

五、要在組織保障上有新的加強

對于“三農”工作,無論怎樣重視都不為過。全區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從我區“兩個社會”建設的大局出發,把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為做好“三農”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做到黨政一把手親自抓“三農”工作,各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要明確副書記分管新農村建設。今年,我們要在新前試點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推廣鄉鎮一級農村指導員專職化制度,實現農村工作重心下移。各涉農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能分工,自覺促進有關工作向農村延伸,形成各部門統籌協調、各負其責、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二要完善投入機制。當前省、市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力度很大,各地、各部門一定要加強項目策劃和包裝,今年力爭在爭取省、市支持上取得明顯突破。要逐步增加財政支農資金總量,已經出臺的支農政策力度只能加大,已經給農民的實惠不能減少。要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農村信用合作社新增信貸資金中的70%要用于新農村建設,切實增強服務“三農”的能力,充分發揮在農村金融服務中的主力軍作用;區內各大銀行在涉農資金投放上也要保證每年有明顯增長。三要改進干部作風。今年是省委確定的“作風建設年”,我們必須以求真務實的作風來苦干實干,努力把新農村建設推向前進。各地、各部門要組織力量,經常深入一線,廣泛聽取農民群眾的意見建議,與基層干部一起,共同研究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思路和辦法,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

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我區現代化建設中一項重大而長期的戰略任務。我們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振奮精神,真抓實干,開拓創新,努力提高“三農”工作水平,為全力推進*“兩個社會”建設新進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