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發展民營經濟大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11-07 11:11:00

導語:市發展民營經濟大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發展民營經濟大會上的講話

一、充分肯定去年以來全市全民創業、發展民營經濟的成效

全市全民創業發展民營經濟大會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以全民創業的實際行動帶動民營經濟快速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呈現出速度快、效果好、活力強的良好態勢。

一是經濟總量快速增長。截止20*年底,全市個體工商戶總數為5.93萬戶,注冊資金總額為17.92億元,20*年新增個體工商戶7551戶,增長14.59%。全市私營企業總數5717家,注冊資金為62.02億元,20*年新增私營企業1263家,同比增長28.36%,新增注冊資金11.4億元,同比增長19.6%。

二是骨干企業快速壯大。20*年,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63億元,同比增長24.5%。全市民營企業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87家,銷售收入超50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達75家,其中億元以上的48家,5億元以上的7家,華菱和江淮分別超10億元。在20*年度安徽省民營企業排序中,我市有38家企業躋身民營企業200強行列,其中華菱電纜等7家企業進入全省20強。同時,以高溝電線電纜、槐林漁網、富煌鋼構、含山鑄造、廬江磁性材料等民營經濟為主體的工業園區發展迅速,去年全市重點工業園區實現營業收入170億元,比上年增長45.6%,入庫稅金7.4億元,比上年增長47.3%,其中高溝電線電纜園區去年實現銷售收入89.2億元,入庫稅金4.82億元,分別增長69.6%和42.6%。

三是經濟貢獻不斷加大。20*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為171億元,同比增長19.18%,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為50.7%,同比提高了3.2個百分點;全市民營經濟入庫稅金為13.62億元,同比增長34.85%,占全市財政收入的54.7%,同比提高了2.4個百分點,其中入庫稅金超1000萬元的21家,超500萬元的35家。

四是發展后勁明顯增強。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投入48.5億元,其中民營企業占81.4%。富煌重鋼、華菱核電纜、龍橋一期、大平米糠油等一批重點技改項目先后竣工投產,電線電纜、水泥、漁網、農藥、油脂、人造金剛石等優勢產品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企業技術進步進一步加快,全市民營企業中已有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基地1個,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6家,華星化工建立了全省首家民營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去年以來,我市民營企業共開發高新技術產品32項,創國家名牌產品1項,創省級名牌產品20項。

回顧20*年全民創業、發展民營經濟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發動,營造氛圍。為全面推進全民創業、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發展民營經濟領導組,召開了“全力推進全民創業、全面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制定了《關于全力推進全民創業、全面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推進全民創業、發展民營經濟的工作任務和發展目標。各縣區也相繼召開動員大會,進行層層發動和部署。為配合全民創業活動,舉辦了全市民營企業30強排序活動,樹立了一批全民創業、發展民營經濟的典型;選擇了一批企業家、創業工作者的典型事跡,在全社會進行廣泛宣傳;舉辦了民營企業論壇活動,開展了優質服務、優化環境的“雙優承諾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全民創業的熱情,加快推進民營經濟發展。

二是培育主體,推進創業。開展了一系列創業行動,培育出一批創業主體。通過實施青年創業行動的“青工技能振興計劃”,全市團組織共牽線組織14187名青年參加了青工技能培訓,1837名青年通過培訓、技能鑒定等活動提升了技能等級;開展了巾幗創業行動,組織百名女企業家與百名婦女“1+1”結對帶動活動,市創業女性俱樂部會員已與46名有志創業女性成功結對。啟動科技企業項目征集和科技創業人員登記認定工作,已有21名科技人員走上科技創業之路;啟動了再就業人員創業行動,制定落實《*市下崗失業人員組織起來就業實施辦法》和《*市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創業園區建設方案》。同時,組織了職業技能培訓41263人次,再就業培訓6846人次,開展創業培訓677人,提高了創業主體的能力,促進了全民創業活動的開展。

三是構建載體,引導創業。著力抓好載體建設,促使民營經濟實現集約化發展。在*經濟開發區設立創業園區,建設標準化廠房3幢,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總投資2000多萬元,目前第一幢廠房已建成并將交付使用;市政府投資1000萬元創建再就業小吃一條街,已吸納120名人員創業。居巢區民營經濟園入駐企業達38家,去年實現銷售收入4.9億元,利稅1.02億元;廬江縣在縣工業園區征地50畝,計劃投資4000萬元建設標準廠房3萬平方米,興辦百邦創業園;含山縣在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再就業創業園,占地面積21.6畝,總投資800萬元;和縣投資343萬元建設“再就業一條街”。目前,全市已建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創業基地11個,入園進街就業實體365個,吸納下崗失業人員1460多人。

四是完善服務,支持創業。在加快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市、縣兩級不斷完善服務方式,支持全民創業。一方面,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建設,20*年,市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注冊資金由1000萬元擴充到3000萬元,公司為各類客戶提供貸款擔保360筆,累計擔保金額4021萬元。各縣區均增加對擔保公司注冊資金的注入,加大對全民創業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認真組織實施了銀企對接活動,各商業金融機構和市中小企業擔保公司與16家企業簽訂了貸款協議,貸款金額5.8億元。市婦聯和市工商聯組織5家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簽約金額為5000萬元。各縣區也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銀企對活動。此外,各地還相繼成立了創業輔導服務機構,宣傳全民創業和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接受創業者的咨詢,幫助解決創業中困難和問題,有力地支持了全民創業活動的開展。

二、進一步認清全民創業、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形勢

當前,全民創業、發展民營經濟,在全省乃至全國如火如荼地發展,全民創業高潮迭起、洶涌澎湃。從全國看,黨的十六大明確指出,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特別是國務院20*年出臺的《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不僅從法律上明確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從根本上消除了影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思想障礙和制度障礙。從全省看,省委、省政府提出“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的號召,得到了各地的積極響應,今年初,省政府以皖政〔20*〕1號文件的形式,出臺了《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進全民創業的意見》,在市場準入、財稅扶持、政策保護等方面,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大力推進全民創業。從全市看,市委、市政府把推進全民創業、加快民營經濟發展,作為跨越式發展的突破口來抓,不僅出臺了推進全民創業、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而且堅持每年召開一次推進大會,對全民創業、發展民營經濟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大力宣傳優秀企業家和創業典型,在全社會營造了“創業光榮、致富為上”的濃厚氛圍。同時,隨著我市“東向發展、雙向融入”的全面實施,企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化,必將為我市全民創業、發展民營經濟提供更大的空間和更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