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府廉政建設會議講話

時間:2022-03-24 11:35:00

導語:縣政府廉政建設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政府廉政建設會議講話

同志們:

一、要把工作的事想明白、干明白、說明白

干部首先要干事。想干事就是德,會干事就是能,多干事就是勤,干成事就是績。有的人可能是個好人,有很多優點,只有一個缺點:不干事,或者干不成事;有的人可能是個有爭議的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有一個突出優點:真干事,而且能干成事。在當前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形勢下,我們更需要第二種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檢驗我們班子和干部的唯一標準。評價干部德與才,主要就是看實績。沒有實績,什么事都不愿干,什么事都干不好,德與才都是空話。

要保持迎難而上的精神狀態。干什么事情都有困難,叫苦叫難沒有用,干部就是要解決困難。我們的精神狀態,我們有沒有事業心、責任感,對歙縣的發展影響太大了。比如對上爭取,有的干部費盡了心血,甚至明知不可而為之,精神可嘉。我們的縣醫院項目,衛生局的董鋼、縣醫院的方向平同志,就是找到方成,硬是擠進了前年的盤子。盡管去年擴大內需,每個縣都上了,但他們的精神至今令我敬佩。縣中醫院項目,本來是不可能的,在省、市發改部門的支持下,潘立軍同志緊盯不放,我到北京開會,潘立軍還打電話要我跑發改委,這種“盯”字精神我也很敬佩??萍几幻窆こ淌紫仁趋鹂h爭取到的,鮑麗仙同志知道后趕緊跟進,但因為一個市上兩個相同的項目,科技部并不支持,鮑麗仙花了大功夫,前年沒爭取到,去年終于爭取到了。檔案館項目,汪俐同志也是以出色的工作贏得省局的支持,可能爭取到500萬以上的資金。建委、城投在爭取古城保護及管網資金上,也動了很多腦筋,取得了很大成效。五里欄桿的地質災害點,多少年面貌依舊,去年王逸同志爭取了500多萬。這樣的人和事還有很多。但也有一些部門,不給不要,不喊不叫,甚至本來應該給我們的資金和項目,他也不積極爭取。還有少數部門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項目爭來了,實施起來也難,不要或者少要項目,對自己壓力還小。有的部門上報項目不認真研究,把握不準也不向縣委、縣政府匯報,全在他“一念之間”。有的機會錯過了,我們還不知道,有的是聽別人說起才知道,但為時已晚?,F在和過去完全不同,過去是少數部門有錢,現在是絕大部分部門都有錢。我們各個部門都要高度重視,要鉆要盯要研究,多報項目,多爭項目。任何人只有多爭的義務,沒有放棄的權利。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以及日常工作中,我們都會遇到大量棘手問題,特別是今年“一區五園”建設,任務非常重。氣可鼓不可泄,希望大家都要克服難字當頭,不講“難”字,只講怎么辦,合力破解難題,確保完成或超額完成各項任務。

要大力弘揚創新精神。省委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形成了“三大共識”,即“不發展最不科學、抓發展必須科學;唯有創新、才能跨越,亦步亦趨、永遠落后;只有同心同德、團結奮斗,才能凝心聚力、和諧發展”。我們要跨越發展,必須在骨子里樹立創新精神。不按政策辦事,胡作非為,當然不行;死扣條文、照抄照搬,同樣不行?,F在這方面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比如,有的同志思想落后于實踐、落后于群眾,求穩怕亂;有的習慣于按慣例辦事,不愿承擔創新的責任和風險;有的不認真領會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不注意汲取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不尊重客觀規律,不善于學習他人的長處,等等。這要引起我們每個人的反思和警醒。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創造性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把問題解決掉,把發展搞上去。時間不等人。我們不解決問題,問題就要“解決”我們。發展搞不上去,我們就要下去。不能在位不爭氣,離位不服氣,這是很痛苦的事情。

二、要把個人的事想明白、干明白、說明白

個人的事完全不想也不可能,多想也沒有用,想多了反而要壞事。人皆有進取之心,干部希望職務進步快一點,可以理解,但想得過多,則不可取。領導職位本來就是有限的,一個干部能否提拔,什么時候提拔,除了要看個人素質和條件,還要看工作需要、領導班子結構、職位是否空缺等。而且職務層次越高,職位就越少,提拔的幾率就越小,不可能個人想提就提,也不可能夠了“年限”就提。小平同志說,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我們在基層工作,要以事業為精神支柱。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就會很充實,很有成就感;把心思放在做官上,就會心理失衡,于公于私都無幫助。

要正確看待自己和名利。古人云:“不患無位,患無以立。”在我們的干部中,確實有少數“天才”,他們的眼界、胸襟、思路和魅力總是高人一籌,這樣的人在哪里都會閃光;也有少數“福將”,他們沒干什么事,靠著各種機緣上得很快。絕大部分同志都是靠扎實苦干,得到組織和同志們的認可,逐步走上領導崗位。組織上把這樣的重擔交給我們,是對我們的極大信任。我們要牢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珍惜干事創業的機會和舞臺,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地干出一番事業,讓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要防止幾種傾向:一是自我感覺良好。好提當年勇,把過去的功勞都記在自己頭上,對現在正在干的事情卻拿不出辦法。任何時候都不要自滿,一定要看到我們取得的成績,其實是很渺小的,組織上、同志們的表揚和肯定是對我們的鼓勵和鞭策,切不可飄飄然,自以為是。過去干得好,不等于現在就能干得好。事業在發展,要求在提高,我們要不斷自我加壓,突破自己,提高自己。也有少數人,自我感覺與組織和群眾的感覺反差很大。自我感覺不僅好,而且期望值高,但組織上卻覺得不滿意,什么事交給他都沒底。能干的干部是財富,不能干的干部是包袱,我們都要這樣自警自勵。二是革命意志衰退。總覺得干到這個位置上了,年齡也大了,沒有什么奔頭了,過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可以松口氣了。也有些年輕干部好犯冷熱病,看到有“機會”,勁頭大得很,看到沒希望,就變得很消沉。有的甚至說,給我什么什么位置,我也會拼命干。這是把“因”、“果”搞顛倒了。拼命干是因,位子是果,而不是相反。就像農民種莊稼一樣,不能要老天承諾他今年是豐年,他才種。辛勤耕耘,遇到好年景,就是大豐收;正常年景,就是正常的收成;遇到災年,一無所獲,也認命。干事的人不“虧”,至少組織還信任,不干事也不多長肉。如果成為多余人,既無用更無趣。我愿大家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事業需要爭先進位的時候往后退,個人需要爭先進位的時候往前擠,哪有那樣的便宜事。

要正確對待組織和同事。我們能有所成就,固然自身付出了艱辛努力,但與組織的培養和同志們的支持幫助更分不開?!敖M織”的意見,其實是大家意見的集中。有的領導代表組織,但領導也要尊重民意。不要怪組織怪領導不公,還是自己不突出,要多從自身找原因。我們當然希望和領導搞好關系,我們給領導的最好禮物,不是錢、不是物,而是“又好又快”的發展成果。我們的同事不是個人組閣,而是組織上統一調配的。即使是個人組閣,如果處理不好,也同樣要反目成仇。現在的問題是,有的同志自以為是,“一貫正確”,把個人作用看得過高、過大,對班子中其他成員的智慧和力量估計不足,對干部隊伍中蘊藏的積極性、創造性認識不足,搞“一言堂”,影響其他同志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都有優點和缺點。我們容易只看到人家的缺點和短處,卻不善于發揮人家的長處和優點。對同事要看主流、看本質、看發展,對他們的缺點和短處,要充滿善意地幫助彌補和提高。我們都是50歲左右的人了,確實“改也難”,但只要堅持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多少都會潛移默化。作為一個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我們不僅要有抓工作、抓發展的成果,同時要有抓班子、抓隊伍的成果,兩個成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能見物不見人,就事論事地抓工作。現在無論是班子考核,還是個人推薦,雖然“不簡單地以票取人”,但“票”總歸是很重要的。有些同志于是打起了“票”的主意,好人主義,假公濟私,滋生不正之風。一定要相信群眾,相信大多數。你想做“好人”,讓所有人都滿意,其實是完全不可能的;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就誰也不得罪了。因為你是對事不對人,大家能理解。我們不僅要嚴格自律,同時要堅持嚴字當頭,認真學習貫徹中紀委十七屆五中全會、省紀委八屆六次全會、市紀委四屆五次全會和市政府廉政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要貫徹實施好廉政準則,努力營造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干事環境。我們做公務員,不要做發財的夢,不要有攀比心理和僥幸心理。有做生意的本事,你就自己干。在領導干部的崗位上發財,兇多吉少,不會幸福。干得好,發展快,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自然水漲船高。在發達地區,越到基層待遇越好,我們經過努力也是能夠辦到的。不比工作比待遇,既沒有勁,也沒有用。嚴格要求是我們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對干部最大的關心和愛護。

三、要把群眾的事想明白、干明白、說明白

我們在基層工作,直接面對群眾。加快發展要靠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維護穩定要靠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加強廉政建設要靠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群眾問題首先是感情問題。黨員干部要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充分體諒群眾的難處,充分考慮群眾的承受能力,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關心群眾,首先要關心困難群體的疾苦;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首先要為困難群體謀好利益。在我們的城鎮和農村,還有不少群眾生活比較困難。對這些困難群體,一定要真情關注,重點幫助。各級機關要切實克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盡力為群眾反映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方便。群眾來上訪,是對黨委、政府的信任,是對我們還抱有希望。一定要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決不能簡單粗暴,推諉扯皮,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群眾問題核心是利益問題。利益決定人心、人心決定成敗。我們做各項工作,要想贏得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就必須滿足和照顧群眾的利益?,F在的群眾利益,不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千家萬戶的具體利益構成的,比過去復雜得多。為人民謀利益,必須切實解決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這個大問題,大力加強調查研究工作,真實了解群眾的情況,準確把握群眾的脈搏,把我們的政策和工作方案考慮得十分細致、周到,定到群眾的心坎上。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心里有桿秤,他們不僅在意利益,同時也十分在意公平。我們不僅要做大“蛋糕”,同時也要分好“蛋糕”。否則,群眾還是不滿意,工作還是推不動。

群眾問題說到底是工作問題。廣大群眾是通情達理的,真正不講理的只是極少數。群眾在于教育,在于引導。我們要把宣傳教育和組織發動群眾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來抓,苦練群眾工作的基本功。做好群眾工作,既要照顧群眾的思想實際,又要做群眾的引路人,不能做群眾的尾巴。要善于從利益動因上分析人們的思想變化,把正確的思想引導同關心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把先進性與廣泛性要求相結合,用不同的方式處理不同性質的矛盾。只有設身處地地為群眾著想,盡心盡力為群眾辦事,真心實意為群眾主持公道,想方設法幫助群眾致富,我們的工作才能入心入腦,從而更好地引導群眾、掌握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