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事務所創先爭優交流會發言
時間:2022-03-10 09:34:00
導語:律師事務所創先爭優交流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律師事務所成立于1998年5月,現有執業律師及工作人員36名,其中黨員13名。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我們緊密結合律師行業特點,創新活動載體,強化黨建工作,不斷提高服務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一、多措并舉推進創先爭優。
一是統一認識,全面啟動。針對律師人員流動性大、執業活動高度分散、學習時間難統一、開展活動難集中等特點,我們多次召開黨支部與合伙人聯席會議,組織學習創先爭優活動的相關精神。成立工作機構,研究制定方案,進行動員部署,明確具體要求。二是創新載體,搭建平臺。根據律師行業特點,我們以“做好法律服務、促進區域發展”和“律師隊伍規范教育”為實踐載體,組織開展“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主題實踐活動,通過“窗口示范崗”、“黨員先鋒號”等,發揮黨小組和黨員作用,爭創一流業績。三是承諾履諾,及時點評。黨支部重點圍繞“發揮核心作用、凝聚黨員律師、引領行業公正”開展公開承諾;黨員律師重點圍繞“當好誠信典范、促進社會和諧、幫助群眾解難”進行承諾。公開承諾事項既體現共性要求,也體現個性特點。如黨員律師在承諾中明確要帶頭做好“1+0”,即每年至少辦理1件法律援助案件、在執業過程中做到零投訴。承諾事項確定后,我們利用公示欄、信息窗等形式進行公示,讓群眾督促黨員履諾兌諾。黨支部建立并落實點評制度,采取領導點評、個人自評、群眾測評等多種形式,結合階段性工作任務對黨員律師在帶頭服務群眾、認真履行律師職責、自覺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依法依規收費、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等方面情況逐一點評,引導激勵黨員律師不斷改進工作。
二、立足服務社會創先爭優。
一是開展行業“結對”幫扶活動。在全區律師行業,我們率先開展幫扶少數民族律師事務所活動,先后向阿圖什天鶴律師事務所和阿迪力律師事務所贈送電腦、傳真機等一批辦公設備。同時與阿迪力律師事務所結成“民族團結友好律師事務所”,開展“結對子”活動,積極進行律師事務所之間業務和文化交流,在增進民族團結、促進少數民族律師事務所發展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二是做好弱勢群體的法律服務工作。專門成立維權工作部,由黨支部書記擔任負責人,先后在自治區婦聯、團委、烏魯木齊市僑聯設立法律服務工作站,為廣大婦女、未成年人、歸僑僑眷提供無償法律援助服務,平均每年承接法律援助案件10多件,有效地維護了弱勢群體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三是積極化解社會矛盾。黨支部堅持每周二派律師在自治區婦聯坐班接待信訪,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去年某公司121名職工為爭取生活費和社會保險基金與公司發生糾紛,多次上訪未果,我所黨員律師后做了大量調查取證工作,經10次開庭審理,最終為這些職工依法取得480萬元的生活保障等費用。四是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黨支部連續六年向烏魯木齊市第73中學貧困學生捐資助學225人次,資金45000余元。近年來先后向區內外受災地區、烏魯木齊市福利養老院以及婦女兒童基金會等捐款捐物16萬余元。
三、圍繞自身建設創先爭優。
一是加強黨支部建設。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支委會議、組織生活、“”等16項黨建工作制度,切實加強對黨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每年在財務預算中列支黨支部的活動經費,配置黨員活動室、黨旗、黨建宣傳欄和黨員電化教學設備,為開展活動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重視在優秀青年律師中發展黨員工作,有計劃地吸收業務骨干入黨,積極穩妥地在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中發展黨員。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先后吸收4名業務骨干入黨。黨支部被司法廳黨委授予“五好”律師事務所黨支部稱號。二是提高黨員律師素質。健全律師業務培訓制度,完善黨員定期匯報、理論學習制度等。組織黨員律師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動交流和討論,撰寫學習體會文章,提升綜合素質。大力推行“團隊合作”業務運作模式,依靠團隊力量開拓重要案源,集體討論重要案件和重大業務問題。組織開展“做事先做人,不講政治的律師不是好律師,不遵守職業道德和紀律的律師必將丟掉飯碗”的大討論活動。通過一系列學習教育活動,提高了黨員律師的自身素質和執業能力,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提升律師隊伍形象。開展警示教育,整頓執業紀律,規范執業行為。專門聘請社會威望較高的人大代表和群眾代表為監督員,隨時就律師事務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監督并向黨支部提出意見建議。向社會公布律師隊伍職業道德、執業紀律、辦事程序、便民措施、監督方式等,黨員律師實行全員亮牌上崗,自覺接受案件當事人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通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我所的各項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今后,我們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努力在服務社會、服務群眾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團總支對植樹節活動小結范文
- 下一篇:研究生學習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心得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