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制考核考評兌現動員會講話

時間:2022-06-23 11:15:00

導語:縣制考核考評兌現動員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制考核考評兌現動員會講話

遵照會議安排,我就2010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考評工作遵循的方針原則、采取的方式方法、運作的環節程序等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關于2010年度年終考核基本情況

2010年度目標責任年終考核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目標責任考核領導小組根據《2010年縣促進科學發展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暨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評實施辦法(試行)》和《2010年度市考核我縣項目包抓責任制》等文件精神,從2010年11月26日開始,按照自查上報、半年預考核、年終綜合考核、民主測評、匯總審定等程序,分為考核準備、實施考核、匯總審定三個階段進行。從12月2日至12月25日,抽調縣級部門科級領導和工作人員組成6個考核組,由縣委常委帶隊對17個鄉鎮、55個縣直部門、22個省市駐嵐單位2010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了集中考核。12月30日,縣目標責任考核領導小組聽取了各考核組的情況匯報。2011年1月5日,在縣委十二屆八次全體擴大會上組織了民主測評和社會評價。2011年1月9日,縣委常委會對2010年度各項考核考評工作進行了專題安排,要求縣考核辦制定統一規范表彰獎勵的辦法。從2011年1月中旬開始,縣考

核辦著手收集、歸類、整理、匯總、核對各主管部門提供的考核數據,向市直部門求證縣直部門考核排位情況,掌握承擔市對縣考核指標的34個部門任務完成情況。2011年3月18日,縣目標責任考核領導小組對2010年度表彰獎勵情況和2011年考核相關事項進行了研討和部署。2011年3月29日,縣目標責任考核領導小組對2010年度綜合目標責任考核情況進行了商議,提出了建議方案,提交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同日,縣委常委擴大會對各鄉鎮和縣直部門、省市駐嵐單位2010年度的目標責任考核等次、表彰獎勵情況進行了審定,對2011年目標責任考核相關事宜進行了研究。

二、關于2010年度考核等次評定情況

(一)分值評定情況

按照《2010年縣促進科學發展的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暨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評實施辦法(試行)》和《2010年度鄉鎮、縣直部門、省市駐嵐單位考核項目設置和獎懲辦法的通知》規定,考核分值由目標任務、民主評價、加減分三部分組成。賦分結構是鄉鎮目標任務考核占94分,民主評價占6分;縣直部門目標任務考核占95分,民主評價占5分。計算方式是按照年終考核組考核評分占40%、各主管部門考核評分占60%的權重計算年度考核得分,在此基礎上,按照半年預考核占5%、年終考核占95%的比例計算出年度考核基本得分,然后實行加減分。具體情況如下:

1、目標任務考核評分。先按百分制計算,考核組實地核查評分占40%,各主管部門認定完成情況評分占60%,然后進行權重核算。

2、民主評價評分。鄉鎮按縣級領導評價占2分、全縣領導干部大會測評占1分、社會滿意度評價占1分、年度考核單位干部職工民主測評占1分、年終考核組評價占1分進行核算;部門按縣級領導評價占1分、全縣領導干部大會測評占1分、社會滿意度評價占1分、年度考核單位干部職工民主測評占1分、年終考核組評價占1分進行核算。

3、加減分。對鄉鎮、部門年度內獲得市委、市政府及以上層次表彰獎勵的,依據正式文件予以加分;工作創新獲得市委、市政府及以上機構認定,有轉發推廣文件、主要領導批示或認定證書的予以加分;各部門業務工作根據市主管部門正式文件通報排位前三位的予以加分;獲得市考縣目標任務加分的予以5倍加分,未完成市考縣目標任務減分的予以5倍減分;季度督辦巡查排名通報完成進度任務且排名前兩位的予以加分,對未完成季度進度任務而排名后兩位的予以減分。

(二)“一票否決”情況

黨風廉政建設、信訪維穩、計劃生育、安全生產、三創工作五個“一票否決”沒有,只對在計生、綜治、依法行政等方面出現問題的2個鄉鎮和1個部門做出考核等次降等決定。

(三)等次評定情況

根據“三位一體辦法”,2010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結果應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四個等次。縣委充分考慮到2010年度是全縣干部職工最辛苦,也是最有成效的一年,縣委常委會決定不設置“較差”等次,對有重大工作失誤、存在突出問題、社會評價太差等有硬傷的作為“一般”等次,對“四辦”、四個常委部門實行單列考核,以保證空出指標增加“優秀”、“良好”等次,高度體現了以人為本、激勵為本的原則。全縣共評出優秀等次33個,占39%,良好等次46個,占55%,一般等次5個,占6%。

(四)單項重點工作考核評定情況

全縣單項重點工作考核表彰獎勵共涉及28類43個獎項237個獎次,結果的出爐是根據各單項《考核辦法》,由各主管部門提出考核結果,經各領導小組初審,由縣考核領導小組統籌綜合,按管理權限分別報經縣政府常務會、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的。

三、關于市考縣項目指標完成情況

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承擔市考縣的責任部門以干克難,扎實工作,銳意進取,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達考核我縣的6大類95個考核指標。在市“兩會”上通報的13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我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居民收入增速、綠化造林面積4項排名全市第一;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速列全市第二;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4項列全市第三;非公經濟占生產總值比重、城鎮化率、工業增加值列全市第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列全市第七。安全生產無重大事故,安全生產死亡人數下降14.3%,社會治安滿意率、平安建設知曉率分別超出全市平均水平,信訪位列全市三個“三無”縣首位,黨內關懷機制獲得市級創新成果二等獎(全市沒有評出1個一等獎),科普示范縣、旅游工作分別榮獲國家科協、省人民政府表彰獎勵。尤其是在市“兩會”期間,市直89個部門對我縣的民主評價位居榜首,這是縣直各部門大局意識強、扎實工作、奮力拼搏、勇于爭先的結果,從而確保了市直各部門對我縣的滿意度和認可度。我縣在全市2010年度綜合目標責任考核的位次可望進入前五位。但是,我縣的工業增加值增長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牧業增加值4項考核指標未完成市下達考核任務,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我縣的考核得分和爭先進位目標。

四、正確對待考核結果

2010年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職工都付出了艱辛地努力,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情況都比較好,縱向比較發展較快,橫向比較差距不是很大,都應該受到褒獎。但是,考核就是賽場,賽場注定是殘酷的,必須要按規則分出勝負,皆大歡喜既不是大家的意愿,也不是縣委、縣政府的愿望,更不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值得充分肯定的是,這次考核中被評為良好以下等次的一些鄉鎮和部門,特別需要首肯的是,西部鄉鎮在區位、交通、資源、信息、人力、物力等諸多要素都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克服困難,排除干擾,奮力爭先,勇創一流,有些考核指標完成得非常好,單項工作很有特色乃至在省市都有影響,為在全市爭先進位中奠定了基礎,為全縣經濟社會迅速騰飛貢獻了力量。2010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縣委、縣政府堅持了三項原則:一是從嚴從實,重實績講貢獻。堅持評分從嚴、業績從實的原則,把握好考核評價過程的絕對嚴肅性、核算得分的絕對真實性,同時,做到兼顧干部群眾的公論性、考慮服務全局的貢獻性,考核結果充分考慮了鄉鎮、部門在推進縣域經濟社會突破發展中的貢獻力、在塑造形象中的支撐力、在拉動全縣爭先進位中的牽引力。二是突出重點,重經濟講發展。堅持重點指標為主導的原則,鄉鎮重點參照經濟建設排序,部門重點參照“五個全局抓”、市對縣考核爭先進位排序,考核結果對經濟部門和鄉鎮增加的優秀名額最多,黨群系統、政府非經濟部門適度壓縮了優秀指標。三是慎重研判,重客觀講公論。堅持尊重各方面意見,慎重認定各方面的結果,綜合分析判斷,相互印證求實,力求考核結果經得起檢驗,力求考核結果得到絕大多數認可。堅持抓兩頭帶中間的原則,對任務完成好、單位形象好、社會評價好的作為優秀等次;反之,對工作一般化、社會評價差、內部不團結的則評為一般等次,力求達到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目的。我堅信大家只要理解了這些原則,明白了考核的本質,就一定能正確對待考核及考核結果。評為優秀等次的單位,務必要分析客觀優勢和偶然因素,不驕不躁,繼續領跑;評為一般等次的單位,更要深入查找問題和不足,深刻剖析原因,力爭在今年爭先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