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區建設大會領導發言

時間:2022-07-03 11:07:00

導語:四區建設大會領導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四區建設大會領導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大家好!

年,我們將繼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推動產業轉型、城市轉型和社會轉型的總體目標,全力做好穩定增長、培育產業、加快改造、強化管理、改善民生等重點工作,全力打造服務經濟集聚區、科技創新創業區、山水旅游特色區、和諧優美居住區,全面完成“”規劃各項目標任務。重點抓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以保持穩定增長為目標,堅持不懈提升經濟運行質量

牢牢抓住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的機遇,不遺余力加大重大項目推進力度,確保投資穩定增長,增強發展后勁。加快城市綜合體建設。全力抓好城市綜合體開工建設,加快金太湖國際城二期、歐風新天地一期建設,啟動鳳凰城三期、天鵬地塊建設。加快經營性地塊開發。啟動江南工具廠地塊、二毛紡地塊等項目建設,加快盛世新城等續建項目建設,全年經營性項目開工建設100萬平方米,開盤銷售50萬平方米。加快惠山古街建設。全面完成核心區、風貌區的住宅拆遷和非住宅收購,完成上河塘景觀、惠山直街祠堂等重要節點修復,啟動建設中國泥人博物館、紫陽書院。全面啟動風貌區20萬平方米綜合體建設,初步形成橫街、直街、水街的業態特色。加快“三創”載體建設。北創科技園一期全面投用,二期創業基地、三期綜合商務區啟動拆遷建設。加緊金山北科技產業園轉型升級,啟動沿312國道與錢皋路地塊城市綜合體項目拆遷建設,完成b區二期建設與招商。全年新增載體20萬平方米。

二、以培育新興產業為龍頭,堅持不懈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進一步培育生產性服務業、現代商貿業、市場物流業、文化旅游業、科技服務業和軟件外包業等重點產業,加快構建符合城區特點、具有北塘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推進商務項目建設。完成茂業一百店建設前期工作,年內啟動建設。加快太平洋商業廣場、通惠商務大廈建設。大力發展樓宇經濟,打造一批以咨詢、設計、中介和管理為主要業態的樓宇經濟群體。抓住軌道交通建設機遇,高標準實施地鐵出入口周邊的業態規劃和項目建設。規劃建設生產性服務集聚區。整合政府和企業的優勢資源,高起點打造無錫總部商務園。完成總部商務園整體開發建設的前期準備,加快土地整理和啟動區建設。壯大市場物流業。加快國聯金屬材料市場二期建設,拓展現貨交易、電子商務、期貨交割等交易功能,全年營銷突破100億元,完成稅收1億元。發展文化旅游業。大力發展動漫、影視、藝術品交易等文化產業。啟動惠山古街文化創意園建設,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做大惠山古街文化旅游品牌,精心策劃旅游項目,大力引進旅游品牌企業,開展古街文化游、休閑游和體驗游。做強科技服務業。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全年新增“530”a類企業不少于3家,新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不少于20名。加緊“530”項目孵化和產業化,全社會研發投入達3億元。提升軟件外包業。繼續加大國內外服務外包龍頭企業的引進力度,新增市“123”計劃入圍企業1家,大力培育與物聯網相關的服務外包創新型企業。

三、以城市改造建設為主線,堅持不懈優化區域功能

以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為目標,堅持拆遷和安置先行,功能建設和生態建設并重,全力提升區域面貌。繼續加快城市路網建設。配合軌道交通一號線建設,重點實施運河東路延伸、運河西路延伸、鳳賓路延伸、蓉湖路等城市道路建設,基本建塘城區道路框架。加大城區改造力度。組建建設改造平臺,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快危舊房和城中村改造,全年完成10.5萬平方米危舊房和26萬平方米城中村改造。配套抓好安置房建設。科學合理布局新安置點,啟動龍塘岸c塊、豐涵家園三期、惠麓苑三期等建設,確保龍塘岸二期、惠麓苑二期、亨盛一期竣工交付。著力加強環境保護和節能降耗。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確保主要河道斷面水質持續改善,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加快污水管網建設,完成210個塊面的截污接管任務。力爭50%的社區建成市級以上綠色社區,全年新增綠地35萬平方米。提高環衛設施機械化程度,全區所有小區實現生活垃圾機械化收集。

四、以強化社會管理為抓手,堅持不懈促進協調運轉

進一步完善機構、創新機制、強化功能,力求管理系統化、科學化、精細化和常態化。全面加強城市管理。進一步深化城管體制改革,充分發揮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礎作用。深化市容精細化管理,落實長效管理機制。全面開展建筑工地、違法建設、無證設攤、農貿市場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深入推進社區管理。精心組織社居委換屆選舉,努力擴大居民直選和戶代表直選覆蓋面。深入推進居民自治管理,超過70%的小區建立業主委員會,加快推進安置房小區自治管理。積極探索社區居民議事協商機制,通過民情懇談、事務協調、決策聽證、工作評議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吸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人口創新管理出亮點。全面推行“一證二合同三承諾”制度,實施以房(業)辦證、以證服務,進一步健全人口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創建省人口協調發展先進區。

五、以改善民生福祉為根本,堅持不懈推動社會協調發展

把民生工作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提高民生工程惠及面,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教育方面,繼續推進教育資源整合,啟動學校、學校建設,進一步優化教育布局。落實義務教育績效管理,完善考核分配機制。構建社區教育三級網絡,爭創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公共衛生方面,健全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行基本藥物制度改革,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進一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比例。啟動區疾病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所的選址新建,切實提升公共衛生應急處置能力。文化體育方面,加強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文教中心二期交付使用,區圖書館、文化館、檔案館、少年宮全面投用。就業保障方面,深化區創業指導中心內涵建設,積極創建創業型街道和社區。加大就業崗位開發力度,提升居家就業能力。全年實施就業培訓3000人,實現就業安置6000人。

繼續開展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參保繳費率達97.8%,新辦企業參保率達100%。積極籌措資金,確保全區歷次被征地農民進入市級養老統籌。社會救助方面,突出助老服務,規劃建設區級養老機構。發展居家養老事業,加強助殘服務,落實助困服務。加強住房保障,完成廉租房實物配租85戶。社會穩定方面,進一步健全大調解機制,強化領導包案制度和信訪積案化解制度,加大法律援助、信訪救助工作力度。進一步完善防控體系,加強社區警務站建設,深化網格式大巡防,治安監控系統覆蓋全區所有主次干道。全面加強道路交通、消防、危險品等公共安全監管工作,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為民辦實事方面,今年著力辦好以下實事:加強老新村整治、加強環境治理、加強就業安置、開展健康服務、救助弱勢群體、加強社區服務、加快公共設施建設、強化法律援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