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竹林基地交流會發言

時間:2022-02-14 03:40:00

導語:書記在竹林基地交流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書記在竹林基地交流會發言

各位領導、同志們:

下面我講四點意見,第一點是竹林基地建設已經做了的幾項工作,第二點是今年的任務完成情況,第三點是存在的主要問題,第四點是明年工作的幾點意見。

一、已經做的幾項工作

1、3月21日在鎮召開了兩江一湖竹子基地的啟動儀式。許書記、班州長親臨會議,宣布了百萬畝竹子基地的正式啟動。

2、4月8日由州統一組織了對今明兩年苗木進行統一的招投標。招投標采取了幾項具體的做法,一是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考慮到州里育的苗木只有20萬叢左右,離我們今、明兩年需要的苗木900多萬叢相距甚遠,資金投入每只有每畝80元,基于這種情況,為了節約成本,我們組織由州里統一招投標,目的是把成本降下來,更加規范有序地來進行此項工作;二是組織有紀檢、監察、審計、政府采購辦、州縣林業部門等有關人員組成的11人招投標委員會,采取規范的形式來運作,具體的合同由各個縣市林業局和中標的苗商來簽訂合同;三是對今明兩年招投標的竹苗總共是970萬叢,其中,今年是267萬叢,明年是705萬叢,品種涉及到麻竹、慈竹、雜交竹、毛金竹這些品種,通過招投標,平均一叢苗木的價格是0.94元,原來市場的價格一叢大約是1.5-2元左右,這是因為我們采取了規范的做法,把苗木的價格大大的降低了下來,我們初步計算,節約資金130多萬元;

3、展了100萬畝竹子基地的總體規劃及評審會。總體規劃是委托國家林業局中南林業總體規劃設計院來幫助我們做,為什么要請中南院來做,主要是有三點考慮,第一點是中南院是我們國家的四大院之一,它在造林基地規劃這方面有權威性,另外,它的設備也比較先進、可靠,它是用衛星照片,規劃的結果,是落實到山頭地塊,落實到鄉、村,落實到小班;第二點考慮是比較了省林勘院,云南省有關的院等幾家,中南院要的價格也是比較低的;第三點是考慮到中南院它是每年代表國家來檢查我們林業重點工程實施情況的,請中南院來幫我們做總體規劃,也便于我們今后的工作,在總體規劃制定出來的基礎之上,我們在8月5日召開了總體規劃的評審會,請了省發改委、省林業廳以及我們州直機關的有關部門的領導、還有我們八大縣市的政府、林業部門領導參加了評審會,對總規進行了評審,對評審會上提出來的一些意見、建議,中南院再進行進一步的修改。

4、在冊、望兩個縣各建了200畝的竹子試驗示范基地。本來打算是建三處的,興義市因故未建。這個試驗示范基地有幾個意思,一是目的有兩個,第一個目的是達到高產穩產示范作用,第二個目的是這個試驗示范基地要求要達到四至五個品種以上,通過不同竹種的種植起到一個試驗的作用,看看到我們州縣的地上那些竹種生長比較良好,為我們大面積的推廣起到試驗示范作用。第二,組織的形式我們原來想委托云南師范大學竹類研究所來做,后來研究所那邊出了一些問題,因故未能辦成,后來由州里委托、望謨兩個縣人民政府來建,通過州縣人民政府訂責任狀的方式來建立試驗示范基地。第三,我們制定了試驗示范基地的技術標準,包括施肥的次數、栽植的時間,第一年要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地徑,第二年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地徑,第三年等等,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第四是采取高投入的辦法,500元/畝,用三年的時間建成,第一年250元/畝,第二年150元/畝,第三年的標準為每畝100元。

5、面成立了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領導小組是由班州長、田書記、陳州長作為顧問,我為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獨立掛牌辦公,辦公室原來設在發改局,考慮到近兩年的主要任務是基地建設這一塊,林業上任務相對重一些,從今年開始,辦公室由州發改局移到州林業局來掛牌辦公。同時,州財政專門解決了辦公室的專項經費150萬元,這150萬元是在我們今年新增加的支農資金300萬元中拿出了一半,專門用于林紙一體化項目,這體現了州委、州政府對林紙一體化項目的高度重視。資金使用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方面是總體規劃花費40萬元左右;第二方面是辦公經費;第三方面是試驗示范基地;第四個方面計劃購買交通用車;第五個方面是每畝1元的標準補助工作經費,冊、望我們還適當多考慮;第六個方面用于培訓;第七個方面是考察,一是請外地專家到我州考察,二是組織到云南、四川考察;第八個方面是啟動儀式、招待等等。從目前資金使用情況看是比較正常的。

6、今年任務完成情況

1、今年的任務完成情況

今年任務總數63000畝,分三塊,一是水利部門的10000畝,目前完成3100畝,進展不太順利,主要問題是苗木的問題,苗木不充足,其次是老百姓不掌握竹子造林技術,造成一些苗木浪費。二是移民部門的3000畝,已全部完成。三是林業部門負責組織實施50000畝,至9月30日止的調度數據看,已完成46600畝,占今年任務的93%,其中:興義市7500畝,已經完成6500畝,占任務的87%;縣7500畝,完成5400畝,占72%;貞豐縣5000畝,完成5000畝,上任務的100%;縣15000畝,完成14700畝,占任務的98%;望謨縣15000畝,完成15000畝,占任務的100%,望謨不但完成任務,縣里還提出繼續超額完成任務。現在,我們正在進一步研究,主要考慮氣候問題、苗木問題、品種問題,能不能繼續種,再進一步商量。從完成的情況看,應該說總體是比較良好的。

2、采取的主要措施

主要有三個辦法,一是州政府與縣市政府簽定了責任狀。二是采取“四包”的模式,所謂四包,就是包苗木、包栽、包活、包管護四位一體的,按照每畝80元的標準包給苗商來進行任務的完成,從今年實施的情況看,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否則今年的任務是干不下去的,一畝80元如果是交給老百姓干,老百姓不一定愿意干,從四位一體的承包方式看,只要是我們組織得好,是完全可以完成任務的。三是林業部門的50000畝的大頭,我們采取了資金調配使用的辦法,因為按照現在的退耕還林荒山造林標準,一畝只有50元的標準,用于種竹子是非常困難的,連苗木的錢都非常困難,怎么辦,采取資金調配的辦法,安排10萬畝的任務,采取兩畝種一畝竹子的辦法,資金達配使用,2畝共100元,其中種竹子80元/畝,20元/畝搞封山育林的辦法,保證了今年林業部門竹子任務的完成。

7、存在的主要問題

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其中表現在有的縣重視不夠,苗木準備不足。

a)有的縣重視不夠。雖然現在竹子任務完成了,但是從過程來看并不順利,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6月30日,州政府專門發了情況通報,僅完成今年任務的3%,到8月5日,只完成任務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進度一直都不太順利,最后是在8月5日的評審會上,田書記作了強調之后,各個縣市才引起重視,在之后州委擴大會議上,班州長又作了強調,有些縣市才真正引起了高度的重視,今年真正任務的完成是在9月份,各縣市確確實實下了功夫。最典型的是縣,我去縣不下七、八趟,每次去都對縣里提出來了非常具體、明確的要求,當時莫縣長也都答應了,但最后進度并不太理想,甚至連土地都沒有真正落實,這里面有它客觀的原因,這個縣歷史上搞了十萬畝的麻竹,沒有成功,另一方面,基地建設任務要引起縣里的重視還有一定的難度。

b)關于竹苗問題。竹苗問題有兩點。

第一是今年的竹苗,合同規定苗商要在各個縣假植之后再上山造林,但是,多數縣沒有對苗商進行跟蹤,只有望謨縣、興義市假植了66萬叢,假植率僅占今年合同苗267萬叢的24.7%,很多縣市基本上都是采取直接從外地調苗,直接上山造林的辦法,因為苗木在調運過程中嚴重失水,造成造林成活率不高。另外,有的竹種不相符合,比如,冊、望兩個縣,種了面積比較大的毛竹,因為毛竹是筍材兩用竹,它竹節比較短,不適宜搞竹漿,造成一些品種不太優良。第二是對明年的苗木,招標是705萬叢,根據目前調度的數據,已經育苗142萬叢,只占明年所需苗木的20.1%,還有80%的苗木還沒有著落,進度非常不理想。

3、作業設計工作跟不上,有的造林土地落實不好,一是遲緩,二是選擇隨意性大,造林地段土地質量差,土層比較薄,由于土地沒有落實好,給今年施工進度造成困難。

4、現場督促檢查不夠,責任心不強,獎懲不明,鄉鎮、村責任不落實,包出去了事,缺乏全過程跟蹤督促檢查,造成一些不該上山造林的苗木上山,如苗木失水,甚至有的坑挖好,苗木未種上的現象都有。

二、關于明年竹林基地建設工作的幾點建議和想法

1、關于明年的規模、任務和資金籌措問題。總體規劃確定了100萬畝竹子基地建設任務已經落實到了山頭地塊,100萬畝任務是在十一五期間,也就是從2006年到2010年之間完成,即平均一年20萬畝的建設任務,基于總體規劃的要求,建議明年全州安排竹子基地任務15萬畝,主要是考慮到明年15萬畝建成之后,加上今年的6.3萬畝,就是20余萬畝,再加上歷史上原有的一些竹子,有將近30萬畝的竹子面積,從2007年開始,州里就可以正式啟動林紙一體化項目的申報工作,如果拖延時間,可能被周邊其它省把項目搶去,因為根據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產業規劃,在十一五期間在云、貴、川、重慶等西南地區,再發展幾個10-50萬噸竹漿林紙一體化項目,如果我們動作緩慢,四川、云南重慶等其它地方將會給我們的項目申報工作帶來困難。因此,我們要搶抓機遇,早一點把基地建上去,明年再有困難,也要咬緊牙關,克服困難,把明年的任務完成好。根據苗木招投標情況,明年15萬畝任務,安排望謨縣4萬畝,縣3.8萬畝,縣1.5萬畝,興義市2萬畝,興仁縣1.5萬畝,普安縣1.2萬畝,晴隆縣1萬畝。貞豐縣因為沒有對苗木進行招投標,下一步再單獨考慮。資金從哪里來,15萬畝按照林業部門退耕還林的荒山造林,一畝只有50元投入,按每畝80元的投入還差30元,15萬畝還差450萬元,可以考慮從四個渠道來解決:一是從林業部門解決150萬元,明年安排20萬畝造林任務,只完成15萬畝,另外5萬畝抽出30元/畝投入造竹,就可解決150萬元。二是從州政府安排州林紙一體化辦公室的專項資金拿出120萬元左右用于竹林基地建設。三是水利、移民兩大工程明年要立爭任務完成1.5萬畝,按照今年移民、水利投入每畝200-250元的標準,如按每畝200元計算,1.5萬畝投入300萬元,根據移民、水利部門的規劃,統一交給林業部門來實施,資金統一使用,保證移民、水利部門的任務完成,資金不能象今年這樣造成嚴重的資金浪費,一畝200元的標準,效果還不是很好,明年州里采取一些動作,將移民、水利部門的任務交給林業來統一實施,如果按照每畝80元的標準,1.5萬畝僅需資金120萬元,就可以拿出資金180萬元用于明年15萬畝竹子任務的完成。三個渠道加起來可解決450萬元,下一步請田書記進一步幫助這個事協調好,盡早把任務落實下來。四是各縣要有所動作,州里在財政這么緊張的情況下,在增加支農資金300萬元的情況下專門拿出150萬元來支持基地的建設,根據向田書記和班州長匯報,班州長指示,明年還要進一步加大對林紙一體化項目的財政支持力度,因此,請八大縣市的政府,考慮怎么拿出一些錢,要有所動作,有所作為,不能完全靠上級,靠州政府來支撐這個項目,如果一縣市平均能拿80萬元出來,我們又能多搞8萬畝,如果一個縣市能拿出40萬元來,我們又能多搞4萬畝,請各個縣認真考慮,下一步我們領導小組還要專門開會研究討論這個問題。

2、關于組織實施問題。總的一句話,采取承包制的辦法。實踐證明,今年我們按每畝80元的標準,采取包苗木、包栽、包活、包管護四位一體的承包辦法是成功的,明年要采取這個辦法繼續推廣。

3、關于苗木問題。苗木問題是關系到明年任務能否完成的一個最關鍵最核心的問題,目前我們為明年準備的苗木只有142萬叢,明年需要苗木是705萬叢,相距甚遠,明年苗木從哪里來,我們有一條,從明年開始,禁止從州外調苗,因為從州外調苗,距離長,失水率高,成活率不高,因此,明年要禁止從州外調苗。凡是發現從州外調苗一起的要查處一起,因此,在苗木的準備上,在苗圃的建設問題上,我們是沒有退路的,我們不可想象百萬畝竹子基地是靠從州外調苗來建設,這是不可思議的,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各個縣市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必須督促中標的苗商必須立即把苗圃建起來,現在建苗圃還不晚,還能建,不要讓那些中標的苗商存在任何僥幸心里。同時,在苗木的準備問題上要嚴格按照招投標的要求,在品種規格的問題上要注意,要盡量種植適宜州縣發展的一些竹種,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專門有一個的苗木出圃標準,有專門的技術標準,請大家嚴格的遵守,不能象今年這樣,搞大量的毛竹、楠竹,是不太適宜竹漿紙一體化項目的要求的。

4、州、縣市、鄉鎮政府和主管部門的協調服務問題

一是要提前落實好土地,要未雨綢繆,苗木準備是一大問題,土地提前落實好也是一大問題,必須在明年5月份之前把土地落實好,落實好適宜發展竹子栽培的土地,要扭轉今年的被動局面。

二是要提前實施。要在明年雨季到來的時候就開始實施,就是說要在明年5月底6月初雨季到來的時候就開始實施,只要把土地落實好,把良種壯苗的問題解決,及時栽植,我們一定能夠成功。象今年成活率為什么這么低,雖然總體的數量、任務完成得不錯,但質量不高,平均成活率達不到60%,達不到國家驗收的標準,我們這些都是國家的重點工程的造林,國家是要驗收的,驗收最低的成活率是要達到85%,今年的造林是不符合國家工程造林驗收要求的,這是個大問題,明年還要進行一些必要的補植補造,要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一個是數量上的問題,另一個是質量的問題,成活率是質量的第一個要求,最起碼的要求,必須的要求,必須要達到85%以上,如何達到這個要求,就是必須按時實施,在土地、苗木準備好的基礎之上,提前實施,到雨季到來的時候就實施,才能保證成活率,只要達到這些要求,必竟是種竹子,又不是造航空母艦,不是什么高尖技術,沒有什么困難,沒有那么多問題,關鍵還是一個組織的問題,因此,請各縣市務必要認真的研究,精心的準備,把這個事情辦好。

三是州、縣市、鄉鎮政府和主管部門要全過程跟蹤督促檢查,做好服務工作。從育苗開始,從育苗、到起苗、到上山造林、到管護全過程要跟蹤督促檢查,做好相關的服務工作,如幫助老板進行土地落實,出現的糾紛幫助他們解決,以及種下去之后資源的管護,牛馬的踐踏,牛羊的踐踏,老百姓的區域性破壞等問題,要全過程跟蹤服務,督促檢查。

四是宣傳、培訓方面。宣傳、培訓是基礎,是我們實施的一個重要手段,由于我們州是第一次這樣大面積實施發展竹林基地,各級政府、主管部門一些領導、人民群眾有不同的認識,有些看法、想法,是非常正常的,解決的辦法就是要靠我們宣傳發動,靠我們培訓,因此,縣、鄉政府要在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多搞宣傳,州里正在編寫小冊子,發到項目實施涉及到的鄉鎮,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讓老百姓了解它的意義,知道一些基本技術的常識,包括種植,管護、加工等等方面的常識,這是我們政府和主管部門應該做好的工作。

五是科技支撐。要引進一些新品種,新的栽培技術,要靠我們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在這方面多多地工作。

5、招商引資問題

應該說目前今明兩年的工作,我們主要還是起到啟動引導的作用,起到要引導、起爆器、導管的作用,主要是起到行政職能部門的一個帶動作用,帶動林紙一體化項目的啟動。要真正解決100萬畝竹子基地的根本出路,還是要通過招商引資,要引進真正有實力的大公司、大企業來興辦基地,不可想象百萬畝竹子基地都靠政府來辦,這是難以支撐下去的。因此,從明年開始,我們要研究出臺招商引資的辦法,要將現在百萬畝竹子基地建設的戰略、任務、信息出去,在網上、報紙上公布出去,讓那些大公司、大企業了解我們的情況,因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在基地建設的基礎之上,20萬噸的竹漿林紙一體化項目能夠爭取下來,是一個什么概念,每年的銷售收入可以達到6-7億元,年利潤可達2.7億元,每年能增加地方財政收入9000多萬元,還有基地這一塊,老百姓可從中得到5000萬元的收入,因此,真正有遠見的公司企業,他們看到這個情況肯定會愿意來干的,他們通過培育基地,通過賣原材料,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6、相關政策問題

州、縣市要出臺竹林基地建設的若干意見,具體來講,我們要從以下六個方面來研究一些相關政策。

一是土地政策。土地要采取多種方式,采取出租、合作、聯營、股份等等開發形式,承包期要在50年以上,要優惠土地租金,另外土地落實下來之后,要有鄉鎮政府、林業局

跟這些大公司簽合同,對大公司、大企業造林基地面積大的,也可以考慮由縣政府直接簽合同。

二是權屬政策。要本著“誰造誰有,合造共有”、“誰所有,誰受益”的基本原則,要及時地給這些造林的公司大戶及時頒發權屬證書。

三是林權流轉政策。要允許活立木的轉讓,這個要研究,流轉問題是非常復雜的,現在國家還沒有統一的流轉方面的法律法規,我們應該結合我們基地建設的情況,要研究出臺竹林林木的流轉問題。

四是百姓造林,政府補貼政策。對房前屋后、自留山、自留地以及路旁、水旁、村旁、宅旁“四旁”,要鼓勵老百姓造林,造林之后,通過政府驗收,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要改變以前傳統的那些造林模式,就是由政府把苗木買好后提供給老百姓,再發動老百姓去造林,改變被動局面,采取靈活的方式,鼓勵老百姓先造林,造好林之后,按照造林面積的大小,按照成活率的高低,給予不同標準的補貼,這樣做可能效果會更好,同時要明確所有權和使用權歸老百姓所有,要研究百姓造林的政策。

五是稅費政策。要研究在我們州、縣政府權力范圍內的一些稅費優惠問題,尤其是地方稅這一塊。

六是關于加工、經營的優惠政策問題。一方面鼓勵興辦加工廠,對規模比較大的,品種檔次比較高的,市場銷路比較好的,能帶動老百姓致富的,能把老百姓的竹子收購來搞加工的,政府要采取獎勵的辦法;另一方面是稅費要進行優惠,特別是頭三年。興辦一個加工廠,按照規模、檔次、銷路,獎勵幾萬元錢。

7、行政措施問題

辦任何事情都要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但要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這是相輔相成的,尤其是在我們基地建設發展的初級階段,更要有必要的行政手段跟上,具體有以下五點。

一是責任制。將竹林基地建設任務分解、落實,明確縣市四大班子及鄉鎮領導、林業局領導、林業站及林業技術人員包片承包,對時間質量提出明確規定,層層落實,一級抓一級,責任到人。縣里要簽訂責任狀,將任務明確下來,要將竹林基地建設作為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今年縣就明確了這一條,完不成任務的鄉鎮領導不予考核,我認為這一點做得比較好。

二是實行獎懲制。任務完成好了,要實行獎勵與激勵的機制,任務完成不好的要實行必要有懲罰機制。

三是機構與人員保障問題。各縣市要成立相應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目前,明確成立的有、、望謨,其他縣市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明確幾個相對專職人員來做這件事情,縣長、局長不可能天天去盯著做這件事情,每鄉鎮林業站有一位責任感強的人就行。

四是要解決必要的工作經費。

五是對鐵路、公路兩旁,鐵路、公路部門要承擔更多責任。

8、關于干部隊伍素質建設與提高問題

路線方針政策確定后,干部是第一位的。很多問題,干部隊伍素質不解決,再好的政策,再高的投入,再好的項目,也是干不好的。具體講兩點,一點是要加強責任心,有些縣、有些部門、有些干部責任心嚴重不強,碌碌無為,無所事事,不把政府安排的工作當回事,得過且過,這是堅決要不得的。干任何事情,沒有認真負責的態度,求真務實的傷風,是絕對干不好的。因此,請各個縣市從明年開始一定要加強干部隊伍的素質建設。另一點是廉潔自律問題,我們有些干部,對個人有好處的事情沾沾自喜,自告奮勇,對個人無利的事情,退而遠之。請大家一定要珍惜現在自己所處的位置,這是人民賦予的權力,就是一張紙問題,今天可以讓你當縣長、局長,明天也可以讓你不當,絕不能為了個人的利益而影響我們整個基地建設,我們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各位領導和同志們,百萬畝竹子基地建設是珠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重大舉措,是根據我州州情、林情應運而生的,是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和諧發展,我州經濟結構調整,培育新興產業的具體體現,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我們既要看到百萬畝竹子基地建設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但我們更要看到百萬畝竹子基地建成后帶來的山川秀美、人杰地靈、山清水秀、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壯麗景象。路線方針政策已定,讓我們在黨委、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腳踏實地,真抓實干,作風務實,深入山頭地塊,現場督促指導,打好一場攻堅戰,為建設美好的黔西南作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