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在供銷社主任會講話
時間:2022-04-11 08:55:00
導語:副市長在供銷社主任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一、認清形勢,發揮優勢,堅定加快供銷系統改革發展的信心
我們供銷社的工作可以簡要地用三句話來概括:
一是有地位。這個地位反映在我們供銷系統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圍繞我們的中心工作,積極探索,勇于實踐,通過自己的行動來體現的。我市供銷系統自2006年以來連續6年被評為“全省供銷系統綜合業績考評一等獎”,先后被授予全市“支持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機關效能建設先進單位”等。這些榮譽的取得,實際上包含著市委、市政府、省社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尤其在我們工作上,比如說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到目前為止是設區市供銷社唯一一個聯合會,這就是我們工作的一種創新,是我們工作的一種突破。贛縣供銷社用BOT的模式盤活資產,引進外資企業做了一個比較好的大樓。BOT這種模式,是從90年代初期上海引進以后,各個地方都在做,但在我們,在我們供銷社還是首次,這都是一些突破性的工作。這兩方面的工作,證明我們供銷系統是有地位的。
二是有貢獻。反映在幾個方面,首先,去年實現購進總額26.28億元,同比增長18.4%,我們購進總額的增長,增幅還是比較大的;實現銷售總額29.07億元,同比增長15%,這與大環境是相符的,這幾年,中央在調結構,促內需,不斷地增加農民的收入,不斷推出保障措施,使老百姓有錢來購物消費,我們的銷售增長了;經濟效益持續提升,匯總盈利2960.1萬元,同比增長22.28%。其次,服務三農取得了新成績,全系統銷售各類化肥58.43萬噸,同比增長15.5%,銷售農藥2150噸,同比增長88.9%,農資市場的占有率保持在60%以上,從這個方面來說,我們主渠道地位比較突出。日用消費品零售額10.4億元,同比增長11.9%,雖然總額不大,但增長還是不錯的。我們做了這么多,實際上是為了我們農村經濟的繁榮,農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三是有希望。有希望在哪里呢?首先,我們渡過了比較困難的時期,80年代到90年代這段時間,供銷社人員多、包袱重、效率低。我們通過改革,不斷創新,我們已經挺過去了。說我們有希望,是我們保留了相當部分企業,統計數據反映我們市、縣直屬企業加起來有82家,其中供銷社全資企業33家,控股28家。這個說明什么問題?說明我們轉制過程中,我們還保留了相當一部分優質資產,這些資產為我們今后的發展,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省社吳伏生書記到我們考察了幾個地方,到了章貢區沙石,沙石供銷社一個地方還有幾十畝地,這說明有一大筆的土地資產支撐著,一畝地就達一百萬,幾十畝值多少錢?第三個是我們保留了不少骨干力量,原來我們人比較多,通過轉制后,安置了一部分,留下一部分,我們留下的這部分人員都是長期從事供銷,了解供銷業務,掌握供銷規律,把握供銷特點的能干的人,我們這部分人發展空間還是比較大的。目前為止,我們全系統固定資產總值還有1億多,從業人員8000多,網點有8000多,特別是網點覆蓋的比較好,保留了我們原來的主渠道,這是非常不容易的。綜合以上因素,可以說,下一步我們要發展是有希望的。
二、明確目標,緊扣重點,進一步增強做好全市供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是抓住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振興機遇、推動全市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關鍵一年。
今年供銷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中央一號文件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堅持加快發展,推進轉型發展,以建立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為抓手,以促進發展振興為契機,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目標,發揮主渠道作用,改革創新,做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工作,不斷提高服務“三農”的能力和水平,為建設創業、宜居、平安、生態、幸福作出新的貢獻。我們要做的工作,是抓住三大機遇,實現三大提升,促進三大突破。
(一)抓住三大機遇
一是抓住國家支農強農力度加大的機遇。連續八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是支農的,今年一號文件是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這么多年來,中央出臺了不少強農惠農的政策,尤其是取消了農業稅,還給農民實行土地補貼政策,這幾種補貼加起來,達到80多億元。我們的農業稅是免的,政策性保險出來了,農村社會保障的建立,農村的基礎設施,投放不斷的增加,中央財政每年支農的支出,都是幾十個億,而且這種增長的幅度還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供銷部門抓住機遇發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大家清楚,我們收入當中首先扣除的是維持生產的資金,其次是小孩上學,然后是防老看病,那么到現在,看病已經有新農合,上學有義務教育,農民的收入不斷在增加,支出在不斷減少,在這些的狀態下,農民有經濟實力來擴大再生產,也有消費的能力,這對我們供銷系統來說是個大好機遇。
二要抓住中央扶貧建設的重大機遇。中央制定了新的扶貧政策,扶貧攻堅規劃,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我們原來薄弱貧困縣是8個縣,中央現在實行困難地區連片綜合開發,在全國搞了13個片,我們被納入了羅霄山脈片,一共有11個縣進入了,有17個縣。那么這個開發的含金量是比較高,連片開發的各項優惠政策、扶持資金比現有的國定貧困縣要高,而且我們原來國定貧困縣該享受的還享受,這樣一重疊一放大,投入就很大,對農村的發展起到了一個推進作用。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省里領導來掛點我們11個縣(市、區),每個縣至少帶1000萬,我們有1119個特困村,其中465個是國定貧困村,分5年時間投資600萬,其他省定貧困縣,每年50萬,另外我們自己定的300個扶貧村,一年要給10萬塊,再加上我們7個非貧困縣,市委、市政府決定每年支持1000萬元,我們領導還要包點掛鄉駐點,光是我們市本級支出就是1億多。這對我們供銷社來說,這么大的投入,這么大的政策,有利于我們的供銷系統從中去尋找機遇。
三是抓住發展振興的重大機遇。振興發展機遇。市委市政府最近圍繞做這件事花了很大精力,書記、市長絞盡腦汁,去年12月31日,書記來時說,大意是:是中央,那里的人民為了全中國的解放作出了犧牲,由于種種原因,那里還很落后,要研究支持。吳邦國委員長也說過,對老區的支持要特殊的支持,副總理、總理都簽了字。國家發改委把我們的報告批轉到國家37個部門,國家發改委把它作為全年一件大事,國務院辦公廳元旦就派人到,最近,國家發改委派人到,整整調研了7天,兩會以后,國家發改委主任還要率團來考察,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個國務院關于促進加快發展振興的政策,里面有很大的含金量,對這個文件大家都在收集研究。前不久國務院召開新聞會專門一個促進貴州省加快振興發展政策,我們的政策不會在這之下。這么一來,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投資、項目等的優惠政策,作為我們供銷系統怎么切入,怎么找準我們的位置,怎么去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一方面我們要認真把握,另外一方面我們遇到很好的機遇,機會抓住,發展就快。當年改革開放,發展的第一批新的城市,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現在大家看一下,哪些是發展比較快,同樣一個政策,有的發展快,有的發展慢,這就是怎么去抓住這個機遇。包括第二批改革開放城市,機會過去了就過去了。比如說我們比較了解的小商品市場,各種專業市場,海寧的箱包市場發達的,但它是三省交界之處,就類似于我們這種發展狀態,在當年那種條件下,它還做得很大,今天再去做,就很困難了。像義烏小商品市場,它一年的銷售額是非常大的,這就是抓機遇的重要性。
(二)實現三大提升
一是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大提升。從中央開始,我們就有消費合作社,建國以后,我們的合作社不斷地完善,在計劃經濟時期充分發揮了經濟主渠道的作用,改革開放后,隨著大量的投資主體進入市場,我們受到了沖擊,現在我們站穩腳跟以后,現代流通服務體系不斷延伸下去,接下來是我們怎么做好流通的問題,除了我們農資這一塊是占有百分之六十,我們其他的,在全社會的銷售比例當中我們占的份額是不大的,我們一年的銷售總量那么大,不是幾十個億,是幾百個億啊,我們只有購進是26億,銷售是29億,不到30個億,而情況是農村人口占多數,農村消費占大頭,我們把這個流通體系搞活,農民采購方便了,物流成本降低了,一方面我們自身壯大了,另一方面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基層社只能壯大,只能發展,只能提升,不能削弱。發展要和中心任務相結合,要緊緊地圍繞全市的農村工作的重點來加快發展。
二是專業合作服務要大提升。這關鍵是指導農民加入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而且這種合作經濟組織應該是多種多樣,多層面的,但是要把利益緊密結合到一塊,我曾經和才華主任說過,我不是看你合作社有多少個,我看你利益緊密相連的入社社員有多少,受惠的農民有多少,如果一個合作社受惠有100萬,有一百個合作社,每個合作社只有20個人,受惠農民才2000個人,不求合作社的數量,而求合作社的質量,看合作社給當地農民帶來的好處,這個好處又必須是利益相連的,必須是有效益的,必須是和當前主導產業相吻合的。我們的合作社還是比較單薄。從五十年代初期開始到現在為止,以色列的合作社從生產到加工都做,美國新奇士是從合作社延伸過來的,合作社在發達國家,不但有經濟上的發言權,更有政治上的發言權,政黨都要取得農民的支持,法國五谷合作社糧食定價影響整個歐盟的糧食運價,臺灣合作社辦銀行辦加盟網店,合作社促使農民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齊頭并進,而且第二、三產業取得的效益,帶來的利潤比第一產業大得多。
三是農產品市場建設要大提升。農民不是不會種,而是愁賣不出,農產品價格一波動,市場的風險一反應,老百姓就很擔憂。我們農產品生產還有一個特點,一個是周期長,第二個受自然的影響,第三個,多數餐飲是鮮活農產品,第四個是市場的需求對它影響比較大,這些特點導致我們農產品價格差異很大,前年大蒜好賣,“蒜你狠”,去年變成“蒜你賤”,前年香蕉7塊錢一斤,去年海南降價,前年黃姜十幾塊一斤,去年賣到一兩塊錢一斤,前年土豆價格很好,去年賣不出去,前年我們的臍橙一塊八,一塊九,去年一塊左右,這種狀況下,我們要用現代流通服務體系來支撐,也要建市場來解決,我們的市場建設還是相對弱的,建市場要成為我們的主攻方向。
(三)促進三大突破
一是農產品流通體系有突破。特別要推進一些新型的像農超對接、農企對接、農校對接、連鎖店直銷,要做這些,要把農副產品收購起來,我們統一配送出去,像新奇士一樣,作一個品牌,一起交給它做,市場是前提,流通是關鍵,我們的老百姓在種植方面都可以,關鍵是流通,搞活流通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以市場為導向,真正做到很難,供銷系統農產品購進是4個億,全市臍橙10幾個億,供銷系統不到四分之一,我們還有生豬幾十個億,還有蔬菜,還有其他的農副產品,我們怎么介入,突破就是要在農副產品的銷售上要有突破。我們當年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要解決農產品銷售的問題,如果從份額來說,計劃經濟體制我們銷售農產品更多,基本上都是我們銷售的,這是老百姓希望我們做的。我們要突破,我們要怎么切入呢,九大主導產業,臍橙、生豬、蔬菜,包括我們的油茶都要我們去銷售。
二是農產品加工有突破。像鮮活農產品加工,市縣兩級社屬企業參與加工,而農產品加工能使附加值持續增加,能將農產品發展壯大。匯源銷售幾百個億,主要是農產品和農產品加工。實際上我們在現有的臍橙產品上加工好,就有文章可做,還有生豬。我們市社還好,在仰山出了些股份,買了些東西,但量不大,加工也不多,這些方面,供銷系統要進去,要搞臍橙深加工,我們臍橙好,我們臍橙多呀,有原料,一做就做成,關鍵是我們要有這個思想,圍繞農產品的深加工做文章,找準突破口。
三是社屬企業發展有突破。社屬企業目前確實不好做,我們的總量還是比較小,我們的步子還不大,我們發展還很艱難。佛山順德樂從市樂從鎮供銷社銷售76個億,我們全市29個億,這就是差距,這就是空間,這就是希望。他們利潤總額16645萬,我們是2000多萬,人家是一個基層社,我們是一個市,這是不是差距。供銷社的上市企業還蠻多,如敦皇種業,人家做得棒,人家做得好,我們可以向人家學。怎么學,我想,市社社屬企業首先要整合重組,把高效資產整合起來,變成有效資產。贛縣走那條路很好,做了一個大商場。沙石那么多地,可建一個大的超市。我們能不能市社和縣社聯合起來。首先將資產比較好的企業整合起來,把死資產變成活資產,把活的資產受成活的資本,利用現代經營的手段,按照市場規律,組建我們的集團。爭取上市,有錢了就搞農產品加工。關鍵是縣社要有大局意識,要聯合,這樣比較快做大。今年能否突破,按市場規律組建我們的集團。我們要在消費品、市場建設、農產品深加工上做大文章。
三、加強領導,形成合力,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一是各縣(市、區)要加強對供銷工作的領導。供銷合作事業是“三農”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繼續貫徹落實好國發〔2009〕40號和贛市府發〔2010〕45號文件的具體實施意見,從關心支持“三農”工作的大局出發,把供銷合作社的改革發展問題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時研究解決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要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堅決防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以任何名義,平調、私分、侵占社有資產。
二是市供銷社要加強對各縣(市、區)供銷工作的指導。要指導各地搞好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提高為農服務水平和能力。主動將自身工作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來推動,堅持加快自身發展與服務“三農”相統一,努力成為黨和政府的重要抓手。注重把供銷合作的工作重心放在基層一線,加快建立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用的工作機制,為供銷事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注重破解制約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體制機制性障礙,盡快建立適應新形勢下的供銷工作。加快優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大力弘揚供銷合作社“扁擔精神”、“背簍精神”,培育一支甘于奉獻、勇于創新、善于開拓的高素質干部職工隊伍。
三是市、縣各級供銷部門要全力抓好當前春耕生產服務工作?!耙荒曛嬙谟诖骸?,當前,正是春耕備耕季節,全市供銷系統要切實發揮供銷社農資供應主渠道的作用,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早動員、早安排,千方百計籌集資金,組織貨源,加快建立和落實化肥淡季儲備制度,認真做好化肥及系列農資商品的儲備,確保春耕旺季農資供應。供銷社要不斷提高農資供應服務的質量,要深入農戶、深入田間地頭,積極開展各類農化服務工作;繼續堅持:“假一罰十”,決不售假冒偽劣農資的公開承諾制度;堅持農資商品的質量追溯制度,確保農資商品必須貨真價實,質量可靠;堅持農資商品明碼標價,為農民提供預約訂貨、電話購貨、便捷裝車、拆整賣零、送貨上門、旺季延時供應等便民服務措施,努力保障農業生產需要和農民的利益,為全年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礎。
同志們,回顧過去,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成績可喜;展望未來,供銷合作社在統籌城鄉發展中大有可為。希望大家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保持昂揚的斗志,再接再厲,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努力開創全市供銷合作社工作的新局面。
- 上一篇:縣級供銷社發展工作意見
- 下一篇:農村環境整治攻堅月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