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時間:2022-04-19 09:28:26

導語:在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的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縣發改委將深度聚焦“兩個定位”和“五個推進”更高要求,堅決守好“責任田”,在抓謀劃、干項目、促投資、穩增長、調結構、優生態上持續用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作出新貢獻。

一、凝心聚力抓謀劃

(一)牽頭“十四五”規劃編制。認真研究中央、省、市產業發展方向、宏觀政策走向、整體戰略趨勢,結合更好推動城西片區、城北新區、城南大企業組團產城融合示范區、城鎮功能與品質提升、鄉村振興發展,從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問題入手,注重系統性、全局性、實效性相結合,明確“十四五”時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戰略任務、重大政策、重大事項和重點項目,并積極爭取納入國家、省相關建設規劃“籠子”。

(二)對接高鐵經濟帶發展規劃。省高鐵經濟帶發展規劃(2019-2025年)已經出臺,客運專線西站的建設將縣與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環生態經濟圈以及珠三角經濟圈緊密聯系起來,也將進一步縮短縣與這三大經濟圈的時空距離,為縣發展帶來新契機,縣將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積極融入高鐵經濟圈、發展圈。

(三)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緊扣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和改革各項工作,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各類結構性、周期性、復雜性的問題上;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切實抓好政策落實;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檢驗發改干部的重要尺度。

二、凝心聚力抓項目

(一)加強項目爭取。抓住當前縣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密切掌握國家層面政策調整和國家重大項目布局,加強與國家、省、市發改部門匯報銜接,重點爭取水利、交通、社會事業、城鄉基礎設施、工業技改、創新創業等方面的項目,爭取全年完成向上爭資任務超22億元。

(二)加強項目推進。圍繞園區、城區、景區基礎設施完善,精準生成一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的重大項目,力爭更多項目進入國家和省市重大項目“盤子”;圍繞前期有序、協調有力、考核有效,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和目標考核機制,確保重大項目嚴格按照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來抓推進,形成“天天有進展、月月有變化”新格局。

(三)加強項目管理。對已下達資金計劃的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要強化資金使用及撥付監管,確保資金合規高效使用;要強化工程全程動態管理,壓實項目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抓緊抓實項目前期工作,解決項目推進困難和問題,確保中央預算投資盡快發揮社會效益。

三、凝心聚力抓主責

(一)服務業發展。以中通快遞贛中智能科技電商快遞產業園項目建設為標桿,加大服務業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做大服務業經濟總量;傳統服務業提質擴規的同時,工業設計、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及一系列新業態也應引進來、留下來、強起來;對全縣服務業企業分口徑進行摸排,加強政策宣傳,做到應統盡統。

(二)固定資產投資。高標定位抓好已上報的22個省大中型項目、72個市固投項目、4個省重點項目、49個市重點項目建設,促使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在全縣范圍內積極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摸排工作,準確掌握項目進展情況,系統掌握《政府投資條例》,指導好項目入庫質量和總量,確保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達9.5%。

(三)行政審批。持續優化“一窗受理”流程,繼續完善“贛服通”業務辦理信息,讓事項申辦更加簡便;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推進行政許可標準化編制,對行政許可事項實行“亮家底”式的清單化管理;盡全力協調好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與“一窗受理”系統的對接,實現信息互聯互通,解決業務受理過程中二次錄入的問題,提升業務辦理效率。

四、凝心聚力抓生態

(一)抓好生態環境鞏固提升。實施一批生態環保重點項目建設,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等標志性戰役,深入開展各類環保專項行動,積極推進國家級、省級生態鄉鎮、生態村建設。嚴格遵守省市制定的“三線一單”,深入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和“林長制”工作要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監管。

(二)全面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切實履行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理念,加快推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智慧化園區、綠色園區建設,積極爭創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區、省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試驗基地,持續深入實施電子信息首位產業倍增行動,帶動電子信息產業“點、線、面”全面發展;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打造高標準農田精品示范點。

(三)持續改善城鄉環境面貌。扎實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持續開展城市揚塵、餐廚油煙、工業廢氣治理及禁燃禁放等專項行動,加快實施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工程。進一步提升君山湖、龍湖等城區水體質量,打造環湖最美岸線;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好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完善農村環衛設施、隊伍建設,扎實推進“八亂”整治,加快推進“廁所革命”,全面開展“三清二改一管護”村莊清潔行動,推行生活垃圾進行初級分類,不斷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成效。

意見建議主要有三點:

一是加強在職干部尤其是具體業務操作人員的培訓,確保發改系統干部的內外兼修符合時代、群眾需要;提升發改干部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同時提高發改系統話語權。

二是加強對公立幼兒園、敬老院項目建設的傾斜,為老有所養、幼有所教提供保障。

三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考核指標應盡量與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要求相銜接,考核主要從財政、稅收、電力等取數或抽樣調查取數,避免為考核而統計取數,導致與客觀實際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