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長在全縣先進性教育活動群眾滿意度測評工作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6-13 05:32:00
導語:組織部長在全縣先進性教育活動群眾滿意度測評工作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安排和部署,歷時一年半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即將結束。在這里,我主要對全縣先進性教育活動情況進行通報,對測評工作講一些意見:
一、對全縣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簡要回顧
自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各級黨組織緊緊圍繞“建成群眾滿意工程”這個目標,注重活動的生動性、載體性、實效性,著力在強素質、改作風、解“六難”、促發展上下功夫,成效顯著,得到了省、市領導和先教辦、巡檢組的充分肯定和各級媒體爭相報道。一、二批的群眾滿意度測評均達到95%以上。省委副書記、省長××*、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以及省、市委督導組、巡檢組多次到××檢查調研后,認為××先進性教育活動工作具有“領導重視,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工作扎實,特色鮮明,成效明顯”等特點。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始終堅持“一把手工程”,確保教育活動高質量
縣委始終把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作為統一思想,振奮精神,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難得的契機,從一開始就響亮地提出先教活動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不抓先教工作是失職,抓不好是不稱職,確保了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到了“五個到位”:一是責任明確,組織領導到位。二是完善制度,要求到位。三是聯系實際,分類指導到位。四是強化措施,督導考核到位。五是豐富載體,輿論宣傳到位。
(二)傾力打造“群眾滿意工程”,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1.以“英雄故鄉行,弘揚先進性”主題活動為主線,第一批教育活動高起點開局。縣委以轉變作風,強化服務為切入點,做到“規定動作”不折不扣,“自選動作”豐富多彩。特別是將最能體現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繼光精神,作為先教活動的“紅色資源”,精心設計并實施以“五個一”為主要內容的“英雄故鄉行,弘揚先進性”主題活動,在省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據統計,除本縣46000多名黨員外,省市及其他縣(市、區)單位621個、支部916個、人數1萬余人到××縣開展了這一主題活動,結對幫扶困難群眾14000余戶,捐建希望小學15所,提供發展項目87項,扶助資金530余萬元,送信息技術8000余條。籌集資金1600余萬元解決“六難”問題150余個。
2.以區別情況、分類實施為主導,第二批教育活動高標準推進。這一批次教育活動涉及鄉鎮機關、教育、衛生、企業、社區等多個行業系統,具有黨員隊伍構成的多樣性,身份地位的差異性,思想狀況的復雜性,社會角色的特殊性,以及組織建設的脆弱性等特點,縣委從全局著眼,從單個入手,對整個活動進行認真研究,堅持“三貼近”,并始終采取區別情況、分類指導的方法,實行“一企業一社區一單位一方案”,扎實推進第二批活動的開展。
3.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題,第三批教育活動高質量完成。第三批教育活動主要在農村基層黨組織中開展,是整個教育活動的收尾之作,壓軸之作。各村黨支部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個主題,針對農村黨員“三高一低”和基層黨組織比較薄弱的特點,采取“結對幫學”、“典型導學”、“資料寄學”、“上門送學”、“口頭述學”和“制度促學”等多種學習形式,確保農村先進性教育與農村生產“兩促進,兩不誤”。在此基礎上,著力打造村支書談先教、流動黨員教育和幫扶工作“三大亮點”。深入開展“進萬家門,暖萬家心”、“科技進萬家,先教見行動”兩大主題活動。據統計,市、縣、鄉、村四級共慰問貧困黨員、群眾14689戶,慰問金及捐物折合資金共計224.2萬元。2005年發放低保補助金1477萬元、“五保”保障金557.8萬元。全縣798個村通過引資捐資等方式籌資671萬元,新修、維修村道路692公里,修橋6座,整治塘堰131口,整修水渠57萬米。全縣農村黨員做好事15000余件,其中流動黨員結對幫扶困難群眾3279戶。縣級部門到基層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153場,參訓人員達15500余人次。57個鄉鎮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263場,培訓黨員15689人,培訓群眾42000余人。
(三)深入查找,用心整改,教育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1.黨員素質明顯提高。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廣大黨員通過深入的理論學習,深刻的黨性剖析,普遍感到思想受到了洗禮,心靈受到了震撼。在全縣涌現出××*、××*、××*、××*等許多感人至深的先進典型。特別是××鎮72歲老黨員××*在教育活動中三上縣城買學習資料,在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交黨費1020元,充分表現了一個老黨員的黨性覺悟和對黨的無限忠誠。××*鎮社區老黨員××*從微薄的退休金中捐出2000元為本村修橋修路,××*鎮老黨員××*10多年堅持逢年過節自費慰問60多戶“五保戶”。時時不忘黨的宗旨,事事遵循黨章要求,處處爭當時代先鋒成為全市廣大黨員的共識。
2.基層黨組織得到加強。教育活動中,縣委對42個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進行了調整和充實,從縣財政和黨費留存中下撥經費120多萬元補充各單位教育活動經費的不足,改善基層黨組織的辦公條件。縣委常委會議專題研究,對全縣離任村(社區)干部生活補貼辦法進行調整,補貼資金約35萬元,并全額納入縣財政統籌,每年6月、12月分兩次下撥到鄉(鎮),把“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基層干部落到實處。縣委還將安排近700萬元的資金,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用兩年時間解決157個村級組織無活動場所的問題。各級黨組織修訂完善各類規章制度3491項,新建規章制度2129項。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全縣新發展黨員841名,有3690名向所在單位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2005年人感染豬鏈球菌病防控期間,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真正的體現,確保了全縣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社會的穩定。
3.服務意識增強,工作作風明顯轉變。通過先進性教育活動,黨組織和黨員對轉變工作作風,服務人民群眾,建設和諧社會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四難一低”等不良現象少了,老百姓紛紛反映,機關干部態度變好了,作風變實了。創建了黨員示范科室306個,黨員示范崗1407個,示范窗口79個,示范村208個。
4.“六難”問題得到較好解決。教育活動開展以來,縣委、縣政府統籌交通、水利、建設、衛生、教育、勞動等部門集中精力辦好十件利民實事,重點對“六難”問題進行了整改,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群眾見到了先教活動帶來的新變化。
2005年丘區紅層找水打井3500口,今年計劃打井2000口,初步解決了人畜飲水難問題;修建了縣醫院住院大樓和疾病控制中心,對56所鄉鎮衛生院進行了改造,免費實施380例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較好地解決了看病難問題;2005年完成危房改造3.8萬平方米,減免學雜費132.98萬元,免費提供教材2.3萬套,2006年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全部免收學雜費,共計2678.7萬元,為22646名貧困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使上學難問題得到較好解決;2005年對××至××段70公里省道路實施局部換板處理,對50公里縣道、146公里鄉道、1113公里村道實施了路面改造,較好地解決了行路難問題;通過招商引資擴大就業崗位和實施“兩個基地一本書”工作計劃,實現就業再就業5572人,全縣新增就業2371人,275名“4050”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全縣勞務輸出達40.36萬人,使就業難問題得到了初步緩解;實施城市“安身工程”修建拆遷戶安置房226套,較好地解決了因市政建設拆遷226戶的安置遺留問題,同時,實施農村“安居工程”,新建房屋10000余平方米,較好地解決了“五保戶”、敬老院、貧困農戶、殘疾人的住房難問題。
5.各項工作得到有力推進。在教育活動中,全縣各級黨組織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著力消除一個“怨”字,解決一個“難”字,突出一個“進”字,切實把廣大黨員群眾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激發出來的政治熱情和進取精神轉化為物質力量,有力促進了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2005年,全縣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風正、心齊、勁足、氣順的局面正逐步形成。一是全力實施“特色農業立縣”戰略,農村經濟再創新高。我縣被評為“全國十大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全國食用菌行業優秀基地縣”、“全國無公害中藥材生產示范基地縣”,生豬、蠶桑、勞務開發名列全省前茅。二是傾力實施“工業經濟強縣”戰略,工業經濟提速增效。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家,達到63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現價總產值達到4.3億元,拉動全縣工業增長6.2個百分點。三是大力實施“第三產業活縣”戰略,城鄉市場繁榮有序。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12億元,增長14.34%。四是強力推進“對外開放興縣”戰略,招商引資歷史最好。2005年共引進項目157個,引進內資3.4億元,增長20.3%,利用外資523萬美元,增長73.75%。特別是引進投資1000萬美元的臺灣涌德電子,成為我縣有史以來的最大招商項目。2005年實現生產總值(gdp)75.1億元,增長11.5%;實現財政收入1.55億元,增長13.79%。
2006年一季度,全縣經濟社會事業又實現了開門紅,使“十一五”時期的各項工作有了良好的開局。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08.53億元,同比增長13.9%,農民人均實現現金收入974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52%,增幅高出全市3個百分點,居全市第一。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對群眾滿意度測評工作的幾點意見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縣委先教辦已下發了12號文件,對全縣的測評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在這里,我講五點意見:
(一)明確測評時間、參加測評的人員。根據文件安排,測評時間從今天開始,到5月13日結束。參加測評的人員是: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全部參加,普通黨員代表按黨員總數的2%確定,群眾代表按普通群眾總數的1‰確定,還有派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共計3000人左右。
(二)明確測評的主要內容。根據中央提出的“四句話”目標,即一是提高黨員素質,重點是看加強黨員學習、增強黨員意識、提高黨員素質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二是加強基層組織,重點是看基層黨組織在開展活動、發揮作用、建立長效機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三是服務人民群眾,重點是看先進性教育活動在為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解決群眾關心的特別是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方面取得的成效。四是促進各項工作,重點是看先進性教育活動在促進各項工作,推動本地本行業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方面取得的成效。
(三)明確測評的主要方式。這次測評可以采取問卷調查、設置意見箱、公布熱線電話、召開座談會等方式進行,主要方式是問卷調查。
(四)明確測評的組織實施。測評工作在縣委的統一領導下,由縣人大辦、縣政協辦、縣委組織部、統戰部、“兩新”工委、老干局、縣級各大口及各工委組織實施。具體分工為:黨代表由縣委組織部負責組織實施;人大代表由縣人大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政協委員由縣政協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兩新”組織代表由縣委“兩新”工委負責組織實施;派、無黨派人大代表由縣委統戰部負責組織實施;各大口負責本口的測評工作;離退休老同志代表由縣委老干局負責組織實施;各工委負責本轄區的測評工作。
如果被邀請參與評議的同志具有多種身份,只參加一次評議,填寫一次征求意見表。
(五)明確測評的具體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這次群眾滿意度測評工作參與人數多、涉及面廣、政策性比較強,時間緊,責任大,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精心組織,認真研究制定測評工作實施方案,將相關責任落實到人,并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確保測評工作順利進行。
2.加強宣傳。各單位要加強對全縣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和本單位教育活動取得的新成效,帶來的新變化,充分運用電視、廣播、黨政網、會議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同時,要認真梳理群眾反映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對暫時不能解決和正在著手解決的問題要作出說明。引導群眾有序參與測評工作,正確處理對一人一事一單位的判斷與對整個教育活動的判斷的關系,不以偏概全,不以點代面,努力營造講實話、反映實情的氛圍。
3.廣泛吸取群眾意見。測評工作不過分追求百分比的高低,重點是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要采取多種方式廣泛聽取群眾對先進性教育活動,特別是鞏固和擴大教育成果,建立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等方面的意見、建議,把測評的過程作為發揚民主、聯系群眾的過程。
4.及時匯總上報測評情況。對問卷調查結果和征求的意見、建議,要及時進行匯總、梳理和分析,認真填寫群眾滿意度測評情況有關統計表,組織實施測評工作的單位要在5月13日前將測評情況上報縣委先教辦。
5.通報測評結果。測評工作結束后,要先上報結果,再采取適當方式向黨員和群眾通報測評情況和結果。各單位要針對測評結果和群眾的意見、建議,認真做好對照檢查。群眾滿意度高的要繼續鞏固發揚,群眾滿意度不高的要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及時整改,使滿意度測評過程成為增添措施、鞏固成果、改進工作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