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組織部長座談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8-23 06:42:00

導語:在全市組織部長座談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全市組織部長座談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受部務會議委托,我現在傳達今年7月10日全省組織部長座談會精神,回顧總結今年上半年我市組織工作,提出今年下半年工作設想。

一、全省組織部長座談會主要精神

7月10日,全省組織部長座談會在***召開。會上,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總結了我省今年上半年組織工作,對今年下半年的工作進行了部署。全省各地級以上市委組織部長和1名科長以及省直有關單位分管人事工作的領導等近200人參加了會議。

***指出,以“迎接、學習、貫徹”十七大為主線,以籌備召開省第十次黨代會和市縣鎮領導班子換屆工作為重點,上半年我省各項組織工作進展順利。一是精心組織,認真做好召開省第十次黨代會的有關工作;二是加強指導,市縣鎮領導班子換屆工作圓滿結束;三是狠抓落實,固本強基工程有新進展;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推進;五是干部培訓和人才工作的力度不斷加大;六是堅持公道正派,組織部門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對今年下半年組織工作,***要求繼續以迎接、學習、貫徹十七大為主線,認真貫徹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我省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一是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6·25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二是以加強各級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為重點,全面提高班子的整體素質;三是繼續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四是積極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加強干部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和規范化建設;五是大力實施干部培訓,切實加強人才工作;六是以公道正派為重點,切實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

二、今年上半年我市組織工作主要成效

今年上半年,在省委組織部指導和市委領導下,我市各級黨組織緊緊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主題和迎接十七大、貫徹省和市十次黨代會工作主線,加強教育、完善機制、健全載體、打好基礎,全面推動我市組織工作發展創新。

(一)做好集中換屆后的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

繼續做好市、區兩級領導班子換屆選舉和機關部門班子調整配備工作。1月份市級班子選舉,堅持按法律規章辦事,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面,確保了省委批準的人選全部高票當選。市一級換屆工作完成后,禪城、三水和高明區黨政正職出現空缺,及時組織推薦,做好補選工作。同時,積極做好市直、區直部門領導班子調整配備工作。在新任的6名市政府工作部門正職中,年齡在45周歲以下的4名,研究生以上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的4名,曾經在區、鎮擔任領導職務的3名。同時,區直部門班子建設進一步加強,禪城區從副科級后備干部中提拔15名進區直部門班子。南海區選用24名年輕干部擔任副局級領導職務,7名擔任副局級非領導職務。

進一步規范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程序。在市管干部選拔任用中,嚴把“五個關口”。嚴把“用人標準”關,堅持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考核評價干部;嚴把“程序”關,著重把好民主推薦、組織考察、討論決定、征求意見和任前公示等關鍵環節;嚴把“民意”關,把擴大民主貫穿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全過程;嚴把“廉政核查”關,特別重視考察了解干部遵守財經和組織人事紀律的情況;嚴把“集體討論”關,完善和規范全委會票決重要干部的辦法和程序。各區在選拔任用區直班子成員時,也注意采用集中換屆時的做法,擴大民主,完善程序。

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各級黨組織把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南海區不設名額限制,放寬職位條件,建立淘汰機制,今年4月開始在全區范圍內公開推薦選拔區副局級領導后備干部,總結丹灶鎮試行村后備干部到鎮職能部門進行“倒掛”培養的經驗。順德區分兩大類型、三個階段、八個步驟,從區、鎮兩級公開推薦選拔292名后備干部,并挑選32名優秀干部到各鎮(街)、村掛任職務。高明區組織各鎮(街道)和區直副局以上單位,共推薦領導班子后備干部人選193名。

(二)完善機制,創新載體,深入推進固本強基工作

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做好第二批干部下基層駐農村工作的總結表彰和選派第三批機關干部下基層駐農村工作,組織編印《情暖千家——佛山市第二批駐村干部風采錄》、《佛山市第二批駐村干部調研報告匯編》,制定駐村干部管理辦法和工作守則,組織駐村干部開展“八個一”活動;抓好村黨組織換屆選舉準備工作,深入調研摸底,及時研究制定村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意見,對全市村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作出部署,召開全市村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座談會,指導做好重點村、難點村的排查工作;召開全市固本強基暨“三級聯創”工作會議,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做好全市村級活動場所的建設和檢查驗收工作;制定和印發《佛山市集中培訓農村基層干部和黨員工作方案》,開展全市村干部集中培訓及黨員科技素質培訓工作,舉辦兩期專題培訓班對全市485個行政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進行集中培訓,組織5批農村科技服務團開展科技下鄉活動。

推進規模以上非公企業組建黨組織和社區黨建工作。及時轉發省委組織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在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建立黨組織工作的通知》,制定下發《關于加強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意見》,檢查督促中組部、省委組織部和市領導聯系的34家企業建立黨組織工作。為了推進工作,各區對單獨組建的黨組織統一印章、牌匾、上墻資料和建檔,撥給啟動經費、電教設備和學習資料。據統計,今年以來我市新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231家,目前全市共有規模以上非公企業2682家,單獨建立黨組織1305家,單獨組建率48.7%,聯合建立黨組織的1087家,黨組織覆蓋率89.2%。以建設“六好”社區為目標,以“雙聯雙建”、“雙爭雙促”為載體,在社區黨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黨心連民心,為民在社區”主題活動。總結社區黨組織設置模式的經驗,探索設立社區黨委,加強社區活動場所建設。總結禪城區打造中心城區黨建品牌的經驗,并在全省會議上作經驗介紹。

加強黨員教育管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等四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文件和省委實施意見。通過召開先進事跡報告會,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習會等,組織開展學習宣傳黃學軍、許曉珠先進事跡活動。以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為契機,完善流動黨員管理臺賬和服務網絡,落實“雙向管理”制度。開展紀念建黨86周年系列活動,召開建黨86周年座談會,舉行表彰活動,組織市領導到非公企業召開座談會和下基層慰問黨員,開展“黨員奉獻月”活動,全面推行黨務公開,攝制《熱血特警》、《情系墨脫路》等反映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的專題片,并在市主要媒體開設專欄,報道部分黨員代表先進事跡。

探索基層組織建設新路子。以申報省“固本強基創新獎”為契機,全面開展加快基層組織建設探索工作。全市上報23個創新項目參加全省“固本強基創新成果”的評選,并以此完善、提升、推廣跨區互派駐村干部、提高村民小組黨組織覆蓋率、生活困難黨員幫扶機制等做法。如禪城區在鎮(街道)全面探索實行分類設置、分類管理的黨員管理模式,成立了機關、社區、農村、企業、教育等11個線黨委。南海區采取以統戰促黨建的工作思路,調整“兩新”組織黨工委領導架構,由區政協副主席、區委統戰部部長任“兩新”組織黨工委書記,推動非公黨建工作。三水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固本強基創新與落實工作的通知》,實施“鎮鎮有試點、年年出亮點”工程,推動基層組織創新。

(三)貫徹進一步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的要求,不斷改進干部監督管理工作

對《干部任用條例》執行情況特別是對落實換屆紀律情況進行檢查。配合省委組織部做好中組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問卷調查。對集中換屆期間干部監督工作進行總結。組織開展《干部任用條例》貫徹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工作。對部分市直單位進行抽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督促整改。繼續推行派員列席下一級黨組(黨委)討論干部會議制度和調閱討論干部會議記錄制度,加強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

組織省管、市管干部2007年首次集中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認真組織好我市省管干部2007年首次集中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工作。參照省的做法,要求我市市管干部向市委報告上一年度個人有關事項,并將有關情況及時向市委匯報。

規范市管干部出國(境)政審工作。進一步完善市管干部出國(境)政審程序,嚴格審批手續,做到先由科室初核、分管部領導審核后,再報分管市領導審批。嚴格控制市管干部因私出國(境)次數,除特殊情況外,一年內一般不超過兩次。建立市管干部出國(境)政審定期報告制度,每月報告一次出國(境)政審辦理情況。切實加強對證照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會同有關單位對五區和部分市直單位的證照管理情況進行了檢查。

嚴把領導干部社團兼職審批關,加強干部雙重管理工作。完善處級領導干部在社團兼職的審批流程,認真審核條件,嚴把政策關,對處以下干部在社團兼職審查工作進行指導。與市紀委共同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干部雙重管理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了干部雙重管理中主管、協管雙方職責,考察和任免程序,中央、省、市垂管機關事業單位范圍,以及由區主管、市有關部門協管的職務名稱。

(四)落實大規模培訓干部任務,大力加強干部教育培訓

抓好領導班子特別是新進班子成員的教育培訓。舉辦各級各類主體培訓班次19期,培訓干部2050人;舉辦全市性業務培訓項目14個,培訓干部655人次。特別注意安排好正處級領導干部專題培訓班、鎮(街道)書記(鎮長)培訓班、區級新提任正科級干部領導能力提升班、鎮(街道)新進領導班子干部培訓班等7個班次,培訓干部529人次。

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干部教育培訓。采取分類培訓、重點培訓和專題培訓的方式,著力培養公共管理型領導干部。如組織市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區領導班子成員,赴澳洲悉尼大學開展城市管理方面的學習培訓,專題學習澳大利亞的城市建設與管理的先進經驗。同時,加強與著名高校的合作辦學關系,到6月底,已在國內外著名高校成功舉辦培訓班14期,培訓干部655人。

大規模培訓基層干部。辦好鎮(街道)組織委員培訓班、村書記(主任)培訓班等;組織好送課上門活動,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講解有關政策法規、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培訓各種勞動技能等;通過在線教育網,開展普及性培訓。

(五)按照人才強市戰略要求,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

做好建立高層次人才信息庫有關工作。組織召開佛山市高層次人才信息庫首批人選專家評議會,對提交評議的高層次人才信息表進行審閱,提出推薦意見,確定首批入庫人選名單。同時,經過組織推薦、初步審核,向省推薦34名省高級專家庫入庫人選,有25名被納入廣東省高級專家庫。

組織開展社會工作人才專題調研。牽頭組織市民政局、勞動社保局、人事局等10多個單位分管領導及調研人員組成課題調研組,采取面上調研與實地考察、綜合分析與重點專題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到各區和基層進行專題調研,首次對我市各領域社會工作及其人才隊伍狀況作了初步摸底,粗略測算我市從事社會工作人員總數,并結合今后社會發展對社會工作人才的需求作出預測,提出了加強社會工作人才建設的對策措施。

(六)以“創一流業績”為動力,加強組工干部隊伍建設

抓理論學習,努力提高組工干部思想水平和綜合素質。堅持每季一次部中心組理論學習、每月一次支部政治理論學習和科室業務學習。認真組織學書記6·25重要講話、《中共中央紀委關于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定》和省、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提高組工業務水平。圍繞換屆后領導班子改革、組工干部作風等問題進行調研,抓好年度重點課題調研。堅持市、區組織部部領導帶隊下基層調研,分工負責1個以上調研課題;市委組織部各科(室、中心)開展1—2個課題調研。

深入推進效能建設,提高辦事效率和質量。市委組織部制定了《“三服務一促進”活動實施方案》,促進機關效能建設,實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禪城區以“建設一流團隊,打造魅力組織部”為主題,調整內部運作機制,抓好黨支部建設,豐富主題活動內容,推進機關效能建設。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全市各級黨組織要緊緊圍繞迎接貫徹黨的十七大這一主線,結合學習貫徹總書記6·25重要講話和省、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認真貫徹總書記6·25重要講話和省、市十次黨代會精神,落實好全省組織部長會議要求和部署

一是認真抓好總書記6·25重要講話和省、市十次黨代會精神的貫徹落實。要充分領會總書記6·25重要講話和省、市黨代會的重要意義及精神實質,并以此指導組織工作實踐,堅持把組織工作放在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大局中來思考和部署,從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上全面推進組織工作。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各級領導干部頭腦,切實把全市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的思想統一到6·25重要講話和省、市十次黨代會精神上來,做到思想上有新認識,作風上有新進步,實踐上有新提高。

二是做好迎接黨的十七大相關工作。開展“創一流業績,迎接十七大”征文活動,結合調研通訊信息及理論研討工作,總結宣傳各地各單位組織工作好的經驗做法,為十七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氛圍。緊緊圍繞“迎接、學習、貫徹十七大”,回顧總結并繼續深化和拓展“堅持公道正派,加強能力建設,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主題實踐活動(簡稱“迎十七大主題實踐活動”)。十七大召開后,要認真做好學習宣傳貫徹十七大精神有關工作。

三是加強下一階段組織工作的調研思考。圍繞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時代主題,抓好我市承擔全省組織工作重點課題調研工作;按照今年全市組織工作重點課題安排,圍繞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干部教育培訓、干部監督、人才隊伍建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管理以及組織部門自身建設,研究提出新時期組織工作新方法新舉措,為進一步加強組織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對全省組織部長會議提出的工作任務,要結合各地各單位實際,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措施。

(二)以加強思想政治和作風建設為重點,全面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一是著力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作風建設。按照省委、市委關于把領導班子建設的重點及時轉到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上來的要求,適時跟蹤了解新一屆領導班子的狀況,提出進一步加強各級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和作風建設的意見措施。著重抓好班子“一把手”和新任職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改進政績考核辦法,實施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政績考核標準,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黨內民主制度,指導各級領導班子認真開展中心組理論學習活動和民主生活會。

二是進一步改進和規范干部選拔任用和管理。既重視對班子的配備和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又注重對領導班子和干部的日常管理。切實加強制度建設,認真落實省十次黨代會提出的“一年一巡視、一年一評議、一年一談話”制度,切實強化干部的日常管理。對不協調、不團結的班子進行分析研究,加強教育引導以及必要的調整。細化和落實領導干部考核評價標準,完善以工作實績為主要內容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經常性考核評價機制。抓好年輕干部的交流鍛煉,特別是注意從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包括非公企業)、留學回國人員中選拔優秀干部。加強與科技、教育、衛生、規劃建設等部門的溝通,發現和引進高層次黨外人才,重視從新經濟和社會組織中發現和培養黨外干部。嚴格按照規定選配好女領導干部。

三是加大干部監督工作力度。認真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開展貫徹執行《條例》情況綜合檢查,加大查核違紀行為的工作力度。繼續推行派員列席下一級黨組(黨委)討論干部會議制度和調閱討論干部會議記錄制度,探索建立干部監督聯絡員制度。圍繞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要求,認真貫徹中紀委《關于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定》,特別是管住領導干部“生活圈”,召開干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與紀檢部門一起研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擴大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覆蓋面。加強信訪情況分析和溝通協調,增強監督合力。

四是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采取內推、外引相結合的辦法,加大后備干部選拔、管理、使用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分類跟蹤,動態管理,培養為主,備用結合”的后備干部人才庫,重點選拔儲備高層次干部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基層優秀干部和年輕干部、女干部、黨外干部。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全面提高素質”和“缺什么,補什么”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加強后備干部的理論學習、業務培訓和實踐鍛煉。通過上掛下派、輪崗交流、參與中心工作和重大事件處理等辦法,提高后備干部綜合素質。

(三)創新工作方法和活動載體,扎實推進固本強基工作

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成果,加大對中央四個長效機制文件和我省實施意見的宣傳貫徹力度,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努力形成與四個長效機制文件相互銜接、綜合配套的制度體系,宣傳推廣固本強基創新成果。

繼續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做好“三級聯創”總結表彰工作。加強政策支持和業務指導,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積極化解各種不利因素,確保村黨組織班子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進行。加強跟蹤管理和指導,繼續組織開展好“八個一”活動,確保第三批干部下基層駐農村工作圓滿完成。對各地實施《廣東省農村黨支部工作規程(試行)》情況進行檢查。

加大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力度。重點推進規模以上非公企業組建黨組織,做好中組部、省委組織部、市領導掛鉤聯系點黨建工作,培養和樹立一批“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推進全市52家應建未建黨組織的企業組建黨組織工作,召開現場會,推進黨員人數不足3名的企業建立黨組織工作。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在黨的十七大召開前,全市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90%以上建立黨組織。加強發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黨組織、黨員作用方法途徑問題的研究,進一步總結好的做法經驗。

圍繞建設“六好”平安和諧社區的目標,開展好市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掛點,幫扶創建“六好”平安和諧特色社區。積極推行在社區設立黨委、黨總支,在居民小組或樓棟設立黨支部、黨小組,加大在商貿市場和樓宇中建立黨支部。召開全市推進黨員服務中心建設現場會,整體推進鎮(街道)黨員服務中心建設。解決社區黨組織辦公和活動場所問題,力爭年底全市95%以上社區實現辦公用房實用面積達80平方米以上。

進一步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集中三個月時間在全市黨員中深入開展“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主題教育活動,把主題實踐活動同開展“理想、責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動結合起來,深化社區“雙聯雙建、雙爭雙促”活動、機關“三服務一促進”活動和學習黃學軍、許曉珠同志先進事跡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加強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抓好發展黨員工作,進一步推行發展黨員責任追究制。高度重視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工作,建立流動黨員信息管理網絡,進一步加強流動黨員管理。

(四)積極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實加強干部工作制度化建設

圍繞貫徹落實《干部任用條例》及其配套政策,積極擴大民主,力爭在干部考核和任職提名環節取得新突破。研究加強和改進市管干部任免工作的制度化建設。貫徹落實好干部職務任期制度、干部交流制度、任職回避制度、干部選用記實制度以及干部誡勉談話和函詢制度、述職述廉制度等。拓寬選人用人視野,注重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實踐中考察和識別干部。積極探索換屆后黨委新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運行方式。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完善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和教代會工作機制。

圍繞貫徹落實《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措施,加強公務員隊伍的宏觀管理,研究出臺我市的配套政策。對《公務員法》實施工作進行全面檢查,認真處理公務員登記中的遺留問題,完成事業單位參照管理的報批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干部交流工作。

(五)適應落實省、市新的發展戰略的需要,積極做好干部培訓和人才工作

著眼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造就高素質干部隊伍的要求,大力實施大規模培訓干部工作。深入抓好《干部教育條例》和“十一五”全市干部教育培訓規劃的貫徹落實。把黨的十七大、省和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作為黨校培訓的重要內容,列入主體班次教學計劃。重點抓好下半年市委黨校28個班次6220人次的主體班培訓,特別是抓好科級干部、中青年后備干部和區股級干部、基層干部的培訓工作。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員培訓目標,擴大培訓規模,促進基層干部和科以下干部培訓常規化。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大力實施人才戰略,統籌黨政干部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科學技術人才、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創造有利于各種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完善高層次人才庫信息庫,開發人才庫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人才聯絡制度,直接掌握和聯系一批各領域高級專家。進一步加強社會工作及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和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問題調研,制定相關意見措施。加大對人才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研究力度。

(六)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進一步改進組工干部作風和形象

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切實加強組織部門和組工干部自身建設。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和黨的宗旨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民主集中制教育和黨紀政紀法紀教育。各級黨委組織部門要積極探索從制度上解決好組工干部保持清正廉潔、干凈干事的問題,確保組工干部樹立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深入開展以“三服務一促進”為主要內容的排頭兵實踐活動,抓好科室和個人年終評比表彰。落實干部休假制度,做到勞逸結合,保證組工干部身心健康,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做好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