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論壇閉幕式領導發言稿

時間:2022-02-05 02:37:00

導語:經濟論壇閉幕式領導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論壇閉幕式領導發言稿

尊敬的同志們:

很高興來參加由縣政協主辦,縣政協經濟委員會、工業園區(籌)管委會、鎮人民政府承辦的經濟中心()建設與發展論壇。這次論壇對我來講,對大家來講,對鎮和園區未來的發展來講是大有裨益的。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向親臨本次會議的各位州里的領導和專家表示感謝;向為本次會議順利舉辦而付出辛勤勞動的政協各位主席、各位秘書長、各專委會主任及所有工作人員表示感謝;向積極撰寫論文,為經濟中心和園區建設把脈的各位高人表示深深的謝意。按照會議的安排,我在這里講兩個問題,不對的、不妥的請林主席、各位副主席及所有與會人員批評指正。

一、對會議的估價

看了大家的文章,聽了部分同志的發言,深感啟發很大,受益匪淺。總的感受有三點。

第一,這次會議是一次讓人感動的群英會議。感動之一,來自州政協、州委辦、州委黨校、州發改局等州直重要部門對本次會議的極大關注與支持,州委政研室、州委黨校、州發改委的領導和專家親自撰寫論文,并在會議上宣讀演講,對大會進行具體指導,其作風十分了不得。感動之二,來自縣政協的各位主席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參政議政,為振興經濟獻計獻策,其品質十分可貴。感動之三,來自各個階層的精英和有識之士對經濟發展、對鎮經濟發展、對工業園區發展懷有的拳拳之心,其雄心大志十分難得。

第二,這次會議是一次讓人啟迪的問計會。聽了大家的交流發言,在經濟中心如何定位、如何建設、如何發展等方面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和收獲。如王慶喜等同志提出的用“四個理論”來指導和謀劃經濟中心建設;劉傳誼等同志提出的用開明、優質的軟環境來推進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建設;譚天魁同志提出的用完備的財政體制來保障、促進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建設;馮雁鵬同志提出的用科學規劃、科學定位來經營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等同志提出建設經濟中心要遵循自然規律、重視人才、發展物流;胡敏同志提出的突破鎮土地瓶頸以及譚昱同志提出的經濟中心的戰略構想和目標措施等觀點和認知都值得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的負責人和有關工作人員認真消化吸收。這些意見和建議,對直接從事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建設的同志來講無疑是一劑劑良藥,給人以啟迪和思考。會后,建議鎮黨委、政府的各位中層干部、全體黨員和工業園區的各位干部認真拜讀、認真體會。

第三,這次會議更是一次傳播先進理念,解放思想,掀起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大干快上熱潮的促進會。成就一件大事需要積極先進的理念武裝,更需要各級各部門、各個方面統一的意志和堅定執著的行動來落實。本次論壇的宗旨就是要把加快發展的要求和主觀愿望統一起來,凝聚起來,變成加速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建設的實際行動。應該說,這次論壇達到了既定的目標。我相信,它必將有力地推動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順利健康發展。

二、關于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建設的一些基本問題

個人認為,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建設有以下基本問題需要大家一起研究思考。

(一)為什么要提出把建成經濟中心,為什么要在經濟中心所在地建設工業園區?

建設經濟中心的理論依據眾多論文作者作了較為全面的闡述,我不再贅述。下面主要談談建設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的現實依據。

第一,逃生的緊迫任務。眾所周知,黃土坡是滑坡地帶,黃土坡還住著多名父老鄉親,還有部分企業和市場。出于對老百姓生命財產的重視和尊重,出于對老百姓的真正負責任,縣委、縣政府果斷提出避讓搬遷的舉措。這一舉措得到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積極響應。老百姓的搬遷安置需要容量,需要空間,何處去安置?江北地區緊鄰長江,處在相對不穩定狀態,不宜選為安置地。正好是一個理想的安置場所。當然也不可能一下接納人,但可以將白土坡、大坪一帶的企業搬遷到,騰出地方安置移民,這樣既減少了安置的成本,也降低了安置的難度。

第二,轉向的時代要求。此前十年,縣委、縣政府為長江庫區、清江庫區的移民搬遷安置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勞動和努力,兩個庫區近8萬移民在規定時間內順利搬遷安置,為三峽工程建設和水布埡電站順利蓄水發電做出了重要貢獻。移民搬遷這個階段性任務完成以后,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重心理應轉向發展經濟,盡早讓老百姓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再不轉向,我們就將錯過一次很好的機會。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建設就是工作轉向的實現地和主戰場。

第三,“兩路”開通的現實選擇。“兩路”開通之后,成為對外聯結的大通道、大平臺。集鎮到宜昌、恩施只需要1小時,集鎮至縣城的高等級連接線也在規劃運籌之中,這樣環“一小時交通圈”就形成了。這必將對的交通狀況帶來本質性的改變,對經濟發展也會帶來重大影響。縣委、縣政府能不能本著對歷史負責、對現實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抓住“兩路”開通的機遇,在短時間內使經濟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改變和發展,是對縣委、縣政府抓發展能力的考驗。建設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應該是科學的應對措施。

第四,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執政為民的理性抉擇。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執政后,能不能為的父老鄉親辦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打下一些讓人民群眾永享福祉的基礎工作,是本屆縣委、縣政府能不能擔負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責任的考驗。建設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就是為未來發展打基礎的工作,值得縣委、縣政府傾力去做。

基于以上四個方面的思考,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把建設成經濟中心,在經濟中心建設工業園區的戰略決策。上述背景需要經濟中心和工業園區的建設者們領會把握,自覺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經濟中心建設要著力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建設經濟中心不是一個口號,需要切實解決一些關鍵性問題。個人認為,經濟中心建設要解決好以下關鍵性問題。

第一,用人機制問題。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能動的要素,沒有人才支撐和運作,經濟中心和園區將一事無成。經濟中心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有高素質的人來謀劃、經營和建設。經濟中心建設的主體是人,人這個要素是首要的,是決定性的。人,不是簡單的人的數量,更重要地是人的素質。一是要有一套靈活的用人體制和機制,要的人進得來,不要的人出得去。沒有這樣的體制和機制,建設經濟中心也是喊口號、“打調子”。二是要加強人才培訓,通過培訓干部、培訓創業人才來增加人才的規模和數量。三是要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讓能做事、會做事、愿做事的人享受到應有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第二,城鎮功能提升問題。鎮目前的城鎮功能是不完備的,有哪些功能要完善呢?目前主要解決好城鎮的供水、供氣、供電和街道硬化、清潔等問題。恕我直言,盡管鎮歷屆黨委、政府做了很多努力,但鎮的臟、亂、差仍沒有實質性改觀。所有到過的領導,對這里的街道環境、城鎮管理印象不佳。一方面或許是城建局的職能延伸不夠,但另一方面也是鎮黨委、政府的決心和力度不夠。只要下定決心,發動廣大干部和群眾都來參與城鎮管理,街道應該是可以干凈整潔的。今后鎮干部的主要工作要轉到提升城鎮管理水平上來,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和經營上來。

第三,交通網絡建設問題。要解決好與縣城、周邊鄉鎮及自身的交通問題,形成環“一小時交通圈”。經濟中心如果四周的交通不發達,就不能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也就不成其為中心。下一步要謀劃好三個問題。一是集鎮與縣城的通道問題。按照春魁主席正在做的規劃,今后從集鎮到縣城大約50公里,這是很鼓舞人的。這個通道接通了,意義非同一般。二是要解決好集鎮與周邊鄉鎮的道路等級問題。三是把集鎮方圓20公里內的道路硬化好。

第四,市場建設和培育問題。經濟中心的重要標志是有生產經營和交易行為。只有交易才能形成物流、資金流,才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要把建設成為經濟中心,就要把建設成為物資的凈輸出、資金的凈流入地區。要有爭當第一、敢當老大的氣魄和勇氣,敢想敢干,把建成鋼鐵交易中心、多晶硅交易中心、魔芋交易中心、玉米交易中心、蔬菜交易中心、物流交易中心。市場建立起來了,交易興旺了,經濟中心也就逐漸形成了。

第五,要素激活問題。要放開、放寬、放權、放活經濟要素。土地、人才、資源、資金等都是經濟要素。如何做好“放”的文章?一是放開,凡是國家不禁止的事項,我以為在都要放開生產和經營。縣委、縣政府,鎮黨委、政府,園區管委會都要有這樣的勇氣和氣魄。浙江全省在無資金、無資源、無政策的情況下,成為全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方,靠的就是他們以辦成事為目標,不爭論、不頂撞、敢擔責任的勇氣。二是放寬,就是放寬準入條件。凡是到、到落戶辦企業的,其準入條件都可以一事一議。三是放權,就是賦予自主決策權。如果授權不充分,是很難辦成事的。四是放活,土地、自然資源、人才等一切經濟要素,只要有利于經濟中心健康發展的,在境內都要放活,讓其自由自主流動。

第六,建設資金問題。要完善財政支持體制,擴大融資擔保規模。發展經濟需要財力作保障,更需要金融支持。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縣級財政體制要進一步完善對經濟中心傾斜的政策;另一方面是要進一步完善融資擔保體系,擴大信貸規模,“借雞生蛋”,用銀行的錢幫助我們發展。

以上這六個問題是關系到經濟中心是否能建設起來的一些基本問題,希望縣委辦、縣政府辦的各位主任以及鎮的班子成員認真思考,在下一步要出臺的《加快經濟中心()建設的意見》中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

(三)當前建設經濟中心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自從縣委、縣政府安排我分管經濟工作以來,我對發展和工業園建設思考很多。我認為,要建設經濟中心,當前急需做好以下八個方面的事宜。

第一,抓緊備好人才。包括我們行政干部和創業人才的準備,這是下一步要認真解決的問題。

第二,抓緊完備政策。要按照我剛才講的“四放”要求,出臺相應的政策。

第三,抓緊謀劃交通。抓緊謀劃環“一小時交通圈”工作,抓緊集鎮方圓20公里內道路的硬化。

第四,抓緊解決供水問題。當務之急是把供水方案和建設方式明確下來,同時加強城鎮的規劃、建設和管理。

第五,抓緊市場建設。一是規劃好市場種類,留出空間;二是制定市場建設相應的優惠政策和方式。

第六,抓緊落地企業的土地交付。要圍繞已經入園的企業,抓緊征收土地,搬遷安置好村民,讓企業盡快動工投產。

第七,抓緊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目前的厚德公司無力承擔起融資、儲備土地的重任,必須集合資源,整合機構。

第八,抓緊土地經常性儲備。過去我們對土地的認識有局限,對國土利用既有誤區,也有盲區。核心是很多干部不了解、不鉆研現行國土政策和相應的程序。有關部門和干部要加強對國土政策的研究,找到科學合理利用土地的方法和途徑,不能讓土地瓶頸制約全縣經濟發展。

(四)經濟中心發展的預期展望

第一,鐵礦和煤矸石兩個項目已落戶、落戶園區。這兩個項目總投資將不低于60億元。兩個項目完工之后,每年將有80個億的產值,將有5億元的稅收,將提供6萬個就業崗位,將帶動運輸、建材、商業服務等10億元的產業發展。

第二,義和工業硅將實施異地搬遷。新廠建成后,年產量將達到3萬噸,年消耗電3億度以上,創造產值4.5億,稅收5000萬。

第三,時珍堂、水布埡酒廠、多仁、野之源等4家企業已正式與園區簽訂協議,今年將在園區建設標準化廠房。4家企業建成投產后,產值將突破1個億,稅收將突破1千萬。

在《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決定》中擬定了園區未來9年的規劃。應該說,只要措施得力,再過年,經濟中心的規模企業將達到30家以上,實現產值60億元以上,創造稅收6億元以上。到那時,就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新,人民應該可以喜氣洋洋過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