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座談會發言稿
時間:2022-03-09 03:13:35
導語: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座談會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很榮幸參加今天的座談會,按照會議發言提綱,結合鄉鎮工作實際,下面我把我們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向各位領導作以簡要匯報。
本人主要成長經歷:1996年畢業于大學法學專業,法學學士,1996年7月至2004年7月市司法局從事律師工作;2004年7月通過市公開招考任鄉副鄉長;2007年5月調任市政府法制辦公室任主任;2008年1月通過公開招考任鎮黨委副書記、鎮長;2012年4月至今任鎮黨委書記。
鎮現在職在編機關干部57名,其中,科級干部9名,40歲以下中年輕干部30名,35歲以下年輕干部16人。
主要做法:一是堅持工作一線錘煉年輕干部。我鎮注重把年輕干部放到社區、園區、信訪及情況復雜的村開展工作,先后選拔6名任點長,選派2名任村支部書記,安排6名干部在社區、園區、信訪等重點工作崗位鍛煉。目前,鎮機關40歲以下年輕干部擔任部門負責人的有10人,并確定了4名副科級后備干部。二是抓好經常性培訓。鎮黨委每年組織年輕干部開展崗位必備知識和能力培訓6次以上,至少安排兩次年輕干部座談交流會,不斷豐富拓寬知識面,提高思維層次。三是堅持多方位管理。年初制定工作臺賬,把工作實績細化為各項指標,每半年進行一次量化考核,使年輕干部有目標、有比勁,動態掌握干部履職狀況。四是深入開展談心談話。要求點長、重點崗位年輕干部與鎮領導一同住鎮,通過住鎮和談心談話活動,了解掌握年輕干部思想、工作、作風等方面的情況,對存在的苗頭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
存在問題:一是年輕干部隊伍知識結構不夠合理。鎮作為重點鎮,涉及規劃建設任務比較重,年輕干部課班出身比較少,學習城市規劃、法律、經濟運行分析等專業的年輕干部較為緊缺。二是年輕干部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基層工作經驗缺乏,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欠缺。
幾點建議:一是加強交流使用年輕干部。實施“平行”交流。對長期在單一崗位的年輕干部,開展跨部門、跨區域輪崗交流。二是梯次培養年輕干部。針對年輕干部專業成長需要,分批選派參加財政經濟、城建規劃培訓,提升理論水平、專業素養。選擇機關年輕干部在鄉鎮、農村等基層一線掛職鍛煉中,到重大項目、重點工程推進中,強化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三是動態管理好年輕干部。全市推選后備干部非常好,建議建立年輕后備干部培養選拔機制,強化常態管理,對其堅持跟蹤考核,建立年輕干部成長檔案,對年輕后備干部培養實行全程記實、跟蹤考核,保證培養效果,適時把優秀人才選拔充實到領導班子和重要崗位上來。
2、在哪些崗位上干部成長相對較慢,主要原因是什么。
鄉鎮作為最基層干部,承擔著大量需要抓落實的工作,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工作千條萬緒,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扎實的工作作風,應該多為鄉鎮年輕干部成長提供鍛煉機會。
3、關于堅定理想信念問題。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年輕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一是要抓好思想政治建設這個根本。教育引導干部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旗幟鮮明抵制各種錯誤思想理論影響。二是要抓好黨性教育這個核心。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載體,教育引導年輕干部主動到基層和艱苦地區去、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砥礪意志品質、錘煉過硬作風、增長實踐才干。
4、關于加強實踐鍛煉問題。怎樣鼓勵和引導年輕干部到基層一線鍛煉,把中央“墩墩苗、壯筋骨”的要求落到實處。
一是要形成選派干部到基層鍛煉的常態化。如市委公開選拔后進村第一書記,樹立了年輕干部在一線培養、鍛煉、選拔的用人導向,非常符合中央“墩墩苗、壯筋骨”的要求,實踐證明,公開選拔的年輕干部到基層一線鍛煉,帶去了新的觀念,引領干部作風轉變,所任職村變化較大,年輕干部成長較快。二是明確職責,健全制度。對掛職干部明確的職責,健全完善對選拔、掛職干部的管理和考評機制,形成組織部門、派出單位和掛職單位“三位一體”的監督管理機制,使掛職干部管理工作實現制度化、規范化。
5、關于堅持優選拔問題。怎樣進一步拓寬選人視野和渠道?怎樣促進優秀年輕干部交流輪崗?探索各方面優秀人才進入黨政干部隊伍的具體措施?
拓寬選人視野和渠道,堅持公開選拔、民主推薦、競爭上崗、重點崗位鍛煉等多渠首選拔干部,讓更多年輕干部有登臺亮相的機會。
對做好優秀年輕干部交流的三點建議:一是打破干部部門所有。對優秀年輕干部交流實行“一盤棋”,統籌規劃,統一調配,打破部門單位的界限,實現跨地區、跨部門的交流。二是推進機關與鄉鎮干部交流,有計劃地從市直機關選派部分年輕干部到鄉鎮進行適當年限的鍛煉,讓年輕干部在鄉鎮一線增長才干。
優秀人才進入黨政干部隊伍的四點建議:一是加大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力度。拿出部分的黨政領導干部崗位,面向全社會進行公開選拔,加大面試和經歷的賦分權重。二是加大從企事業單位選拔懂經濟、會管理、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管理知識的優秀人才的力度。
6、關于科學合理配備問題。怎樣把握各級黨政領導班子中年輕干部的整體配備目標,把中央有關要求落實到位?
三點建議:一是對領導班子年齡結構實行全程監控。不僅換屆時考慮年齡的梯次配備,平時調整干部也充分考慮班子的年齡結構合理化,始終保持領導班子保持一個動態梯次化結構。二是強化對年輕干部的培養。加大人才儲備,建立35歲以下干部信息庫,并綜合運用民主推薦、年終考核、掛職鍛煉等形式,將優秀的年輕干部納入后備干部進行培養,采取分任務壓擔子的方式,使其豐富工作閱歷,盡快成熟。
7、關于嚴格管理監督問題。怎樣加強年輕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制度約束?怎樣創新嚴管年輕干部的方式方法?
思想教育和制度約束幾點建議:一是抓引導,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教育,提高年輕干部責任意識,從思想上筑牢自我監督防線。二是抓教育,利用各種會議、培訓班,加強對干部進行正面教育。三是抓機制,構筑干部監督管理體系。
8、對下一輪后備干部集中調整工作有什么建議和意見。
四點建議:一是增加鄉鎮等一線工作單位后備干部比例,讓更多的基層一線干部政治上有盼頭,建立干部在一線鍛煉成長的工作機制。二是后備干部年齡結構應以35歲左右的年輕干部為主體,30歲及以下干部占有一定比例。三是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優勝劣汰制,增強后備干部隊伍活力。
9、推進干部隊伍年輕化的最大困難?
1、推行公務員制度,受身份、編制等限制,部分事業編制優秀年輕干部進步空間受到影響,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積極性。
2、缺乏有針對性的管理使用機制,如隨著選調生的日益增多,在調生管理和使用上,缺乏跟蹤管理,缺乏有效的競爭激厲機制,不利于年輕干部盡快成長成才,在關鍵崗位礪煉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