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從輝煌到末路一書
時間:2022-07-31 03:37:00
導語:有感從輝煌到末路一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紀委、監察局編寫的黨員干部警示教育讀本《從輝煌到末路》一書剖析的34篇文章38個案例,幾乎均已翻閱,看后心情確實沉重,這些案件的主人公無論是貧困鄉的“蛀蟲”,還是海島洞頭的“碩鼠”,無論是被“風暴”卷起的山城水利人,還是甬臺溫高速公路上的“翻車者”,無論是“注定一敗涂地”的腐敗公安局長王××,還是難以被晚秋暮鐘敲醒的銀行行長葉×,個個案例都發人深醒,令人沉思·······,他們的人生軌跡都經歷過艱辛的起步,努力的拼搏,領略過輝煌就跌下了深淵。前車之鑒,鑒之于何?筆者認為理想失向、制度失靈、監督失效是他們的根本原因。主觀方面,這些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經不起風浪襲擊,理想失去了方向。在人生的歷史長河中沒有把握住自己,隨波逐流,直至淹沒浪谷。客觀方面,我們的國家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的制度還不完善,有的制度難以執行,有的制度內容空泛,缺乏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有的制度尚未建立,所以制度失靈給腐敗分子有機可乘,是當前腐敗產生的主要溫床。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因素,就是我們的監督機制不健全,表現為事后監督多,事中監督和事前監督不到位,一些被監督對象缺乏意識,而對監督者又缺少保護機制,出現了領導干部不愿被監督,就武斷專橫,肆意妄為,而群眾不敢監督也就沒辦法監督的情況,所以監督失效是當前腐敗產生的關鍵因素。
那么如何扎實有效地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從輝煌到末路》中的一些主人公的懺悔中也可以作為反面教材。痛定思痛,筆者認為應該從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緣由理想失向、制度失靈、監督失效中下重藥,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來防止腐敗行為的發生,鏟除腐敗的溫床。
一、必須強化黨員教育,著力提高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質,廉潔從政意識和拒腐防變的能力
首先,必須樹立長期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鄧小平同志指出,腐敗現象出現的原因“重要的一條是,在經濟得到可喜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況下,沒有告訴人民,包括共產黨員在內,應該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堅持這個傳統才能抗拒腐敗”。這段精辟的論述啟發我們,艱苦奮斗是我們黨抵御腐敗,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治本之策。《從輝煌到末路》中的腐敗公安局長王××、銀行行長葉×就是忘記了艱苦奮斗。王××艱苦奮斗蕩然無存成為“五毒局長”,最后長唱鐵窗悲歌;葉×蛻化變質,生活糜爛成為“花心老漢”而身陷囹圄。所以我們必須發揚長期的艱苦奮斗精神,構筑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思想道德防線,廉潔奉公,勤政為民。
第二,必須牢固樹立正確的群眾觀,時刻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從輝煌到末路》中的平陽縣鬧村鄉鄉長陳××就是失去了群眾觀,忘記了自己是人民公仆的身份載了跟頭。陳××案件給我們的警示,黨員干部必須牢固樹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群眾觀,經常深入群眾,了解群眾,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眾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需要當作第一選擇,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當作第一考慮。必須充分認識到人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只是人民的公仆。要堅決反對“有權就要謀利”的腐朽權力觀、利益觀,切實當好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任勞任怨,執政為民。
第三,必須嚴于律己做好表率。首先黨員干部必須認真學好黨章、黨內兩個《條例》,嚴于律己,愛崗敬業,以黨章、黨紀為準繩,扎扎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黨章明確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共產黨員必須“模范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第二,必須提高理論素養,堅定理想信念,要堅持不懈地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論素養,一定要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頭腦,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各種誘惑面前經受住考驗,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本色。第三,必須要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加強道德修養,模范遵守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
二、必須強化制度建設,著力構筑反腐倡廉的堅強防線,為反腐倡廉提供強有力的法制保障
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法規制度是對黨員干部社會活動和社會行為的規范。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四大以來,黨的制度建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應該說事物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我們這樣一個大黨當前在建立健全市場經濟體制的特殊時期,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法規制度必須隨著形勢的發展及時進行調整,充實和完善,要堅持與時俱進的思想,對已有的一些規章制度,不適應的要作出調整,已過時的要廢止,必須堅持的要堅決執行,同時還要適時制定出反腐倡廉急需的法規制度,實實在在地解決落實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使全體黨員干部有章可循,有規可守。還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凡是法規制度規定應該做的就老老實實照著去做,凡是法規制度禁止的就堅決不許做,真正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對違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法規制度的行為,一經發現嚴肅追究,絕不姑息,絕不手軟,絕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有超越法規制度的特權。只有這樣,《從輝煌到末路》中的主人公就會大大減少或極少發現,我們的社會就會凈化。
三、必須強化監督機制,探索多種監督有機結合的方式方法,形成監督的合力
首先,黨員干部要有廉政監督的自律意識。現在一些單位或一些人出了問題、犯了錯誤,歸結原因都說監督失效,其實究竟誰去監督,當領導的有沒有接受人家的監督,這是一個監督工作中的大問題。筆者認為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必須要有自律意識,要胸懷開闊地誠心誠意地接受別人監督,這樣別人才會給你廉政監督,否則,人家也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罷了。
其次,關鍵是要加強權力監督。《從輝煌到末路》一書中的所有主人公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大家手中都有一定的權力。如果沒有權力,盡管如何誰會去“腐”他呢?都是有了權力加上他理想失向、制度失靈,肆意妄為才會腐敗下去。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會為人民服務、對社會做貢獻,用不好就會給社會、給人民帶來損失,給自己推向深淵。所以認真落實好《黨內監督條例》確定的十項制度,再輔之國家專門機關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多種形式。強化權力監控,健全領導干部反腐倡廉的防范機制這是關鍵。
第三,執紀必嚴,發揮紀律、法律強有力的震懾作用,以儆效尤。《從輝煌到末路》一書中的30多位主人公下場是可悲的,但對照《黨紀處分條例》,他們的下場是咎有自取,罪有應得的。他們中一些人縱欲無度、貪得無厭、生活糜爛,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受到黨紀、法律的嚴懲不貸,給人們提供了反面教材,人們應該從中引以為鑒,更加自重、自省、自管、自勵,更加慎始、慎微、慎好、慎獨。實現市紀委、監察局編輯此書的真正目的。但更需強調的是我們的紀檢監察機關,對黨員干部違的紀律各項規定的,必須嚴肅查處,做到有報必查,有查必結,對需進入司法程序的案件要及時移送,不僅要使違紀者得到應有的追究和懲治,遏制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還要針對舉報中、查辦中暴露出來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制定規范措施,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不斷發揮黨紀、法律的震懾作用,以達一些人想為而不敢為的效果,純結我們的黨員干部隊伍。
以鏡為鑒整衣冠,以人為鑒明得失。《從輝煌到末路》是一本很好的警示教材,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要結合廉潔自律的實際,在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時,要深刻剖析本書案例,以人為鑒,緊緊抓住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灌清泉以自潔,出淤泥而不染,做一名真正的人民公仆。只有這樣,我們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斗爭必將不斷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