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囝仔讀后感
時間:2022-10-15 11:34:00
導語:乞丐囝仔讀后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前些天看了臺灣十大杰出青年、臺灣一家防火器材公司廠長兼生產部經理賴進東寫的自傳《乞丐囝仔》。如果不是有兩岸20位名人的推薦,我真不相信書中所述是真的。這是我第三次推薦這本書,第一次是向我的學生推薦,他們看了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第二次是向我的妻子推薦,她用了四個小時一口氣看完后,雙眼哭得紅紅的。
《乞丐囝仔》敘述的是一段非比尋常的個人奮斗歷程。賴進東生在乞丐家庭,父親是瞎子、母親與大弟精神異常又重度智障。十歲之前全家居無定所、四處流浪、風餐露宿,常以墳地、廟宇為家;十歲之后邊讀書邊乞討,總共做了長達17年的乞丐,忍受了二十年的譏諷、恥笑與鄙視。盡管如此,身為長子的賴進東以一種頑強的精神,不但肩挑照顧全家的擔子,更努力求學、發奮工作,終能成家立業,并有能力安頓全家大小的生活。人生至此,終是苦盡甘來、開花結果。
要說生活條件,我們現在沒有比賴進東差的。他十歲時全家在一個廢豬舍里安居下來。
“為了一家人三餐生活,上學后我還是一面讀書一面繼續行乞。每天晚上和爸爸行乞至凌晨一兩點,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回到家幫爸爸煮點吃的東西,已是近三點,我才能安心睡覺,早晨五點多我又爬起來念書、洗澡、煮飯,然后才去上學,六年如一日。”
“臺中火車站、夜市、天橋、大街小巷,只要有人潮的地方,我們父子倆就坐下來,爸爸有時彈著月琴,有時拉著二胡,邊奏邊唱,有時候就跪在地上不停地向人磕頭,而我在旁邊借著微弱的路燈余光跪在地上寫功課。一角、兩角或五角的零錢丟在小臉盆中會發出清脆的一聲‘鏘’,聽到這聲音,我要馬上放下筆,抬頭和爸爸同聲說著:‘謝謝!讓你們發大財,出好子孫!’然后又低著頭繼續寫作業。雖然地上高低不平,燈光又很微弱,但我的字在班上仍是寫得最好的,作業翻開每一篇都是甲上。我知道我沒有多余的時間可以念書,所以寫完了功課,我又將課本拿出來,站在爸爸身邊小聲地一個字一個字讀著,不管大街上再吵、再鬧,越是困難,我越覺得這讀書時間的可貴,越是要珍惜。”
我們現在有一點成績,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可是賴進東的經歷卻是這樣的:
“終于在第一次月考,我以每科都是滿分的成績,考了全班第一名。”
“‘阿爸!這是獎狀耶,是我考試第一名的獎狀。’我說。”
“爸爸連嗯一聲都沒有,他說:‘要出去當乞丐了!’說完他便轉身走到屋外去了。”
“‘好’。怎么鼻子酸了?待會還要趕去做乞丐。怎么心這么痛?我什么都愿意做,可是這張獎狀要拿給誰來看呢?”
我們現在覺得自己壓力挺大的,可讓我們看看賴進東吧:
“壓力實在太重了,一家十幾口的生活都壓在我的肩上,又要上學又要行乞,長期處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回到家看到這一大家子人,想到還要為明天的三餐打拼,就覺得我的家就像是沉重的地獄.....”
賴進東沒有我們這么好的學習條件,他在沙地上練字,卻得到了全校書法比賽的第一名!
至小學畢業,他樣樣都要贏過別人。初中畢業時他雖然成績優異,但考慮到“六十歲的爸爸還要繼續做七年的乞丐,才能供我完成學業,而此時弟妹也漸漸成長,一個個張口要吃、伸手要學費,爸爸一個人如何負擔得起?”于是忍痛報考了職校。
賴進東沒有講高深的人生哲理,他只是質樸地告訴我們:“我的流浪生涯讓我深深明白世界上沒有僥幸,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生命的一切......”
《乞丐囝仔》值得一讀。“賴進東先生是一個難以摹仿的榜樣,但正因為世上有不可摹仿的榜樣,才使我們的凡俗生活偶爾被超凡脫俗的光芒所照亮。”
- 上一篇:走近在名師讀后感
- 下一篇:黨內民主問題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