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讀后感

時間:2022-10-15 11:37:00

導語:扁鵲治病讀后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扁鵲治病讀后感

名醫扁鵲有三個兄弟行醫。一天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個,都精于醫術,到底哪能一位是最好呢?”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魏文王再問:“那為什么你是最出名的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鄉里;而我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遍及全國。”

文中神醫扁鵲說明了一個“預防重于治療”的哲理,平時在行醫過程中,他認為對疾病只要預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滅在初起階段,是完全可以治好的。讀此短文深有感觸,其實扁鵲“預防重于治療”的哲理,同樣適用于我們眾多的現實社會的許多事例中。

在當今社會中,隨著計劃生育國策實施,城鄉獨生子女在家庭中乃至家族中,“眾心拱月”突出以我為中心,此類問題突現,涉及思想品德、行為教育更趨難得。特別是中國傳統科舉制度,以應試教育處于主導地位,往往注重對青少年、兒童智力開發教育,而忽視品德教育,從幼兒園起擇校風盛行,包括學校、家長總希望學生及子女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通過努力而順利進入國內知名學府,再或出國留學等等。。。。。。

在我們的國度中前幾年,曾出現高校學生把自己的同學幾個殺害于宿舍中;在我們浙江省的義烏,曾出現初中生把家長殺害于家中。。。。。。等惡心事件讓人瀝瀝在目,觸目驚心喲!

身處學校身為教書育人的園丁,真的深有感慨,特別是小學教育,剛剛初涉社會的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德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多年從教的經驗告訴我:防患于未然更勝于治亂已成之后。因此我們要借鑒扁鵲“預防重于治療”的哲理,把學生的行為思想品德教育,比智力教育還要抓緊,抓好,特別注重自身形象,以一言一行的模范行動來感染自己的學生,通過對學生的有益教育和輸送健康的信息,把品德教育真正落實到自己的教育中去,通過系統的、全面地進行連續不斷的德育培育,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有自己的努力目標和動力,朝著身心健康的方向發展,像名醫扁鵲那樣去了解自己的學生,進行事前控制和預防,來實現完成對每個學生的品德最終成果,進而對社會作出自己應盡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