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教師的經典教育案例讀后感
時間:2022-07-12 11:11:00
導語:影響教師的經典教育案例讀后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讀完《影響教師的經典教育案例》此書后,我進一步的認識到,教學案例是每一位教師的日常工作中所經歷,發生每一段鮮活生動的故事,這些故事中蘊蓄著豐富的教學智慧。有的是一個個教育生活中的真實、鮮活的“故事”,每個“故事”的后面還有“評析”和“思考”,圍繞所提供的案例進行簡潔的評析,給教師拓寬視野,還借助一兩個思考題來啟發教師把精選的案例和自己的實踐相結合,每個案例都有其獨立的觸角,都能扣動人們的心弦。
此書編寫案例共分十章,可以說處處讓我感動,處處令我深思,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情懷,教育不能沒有“情感交流“和“愛心”。語言的第一功能是交流,而不是教育。交流,傳遞的是情感。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情懷,是一個生命對一個生命的關懷。愛和賞識是轉化問題生的有效方法,是促進學生發展的精神動力。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恰恰也需要這種慧眼來尋找學生身上的優點。由于老師的賞識,師生之間仿佛架起了一座橋梁,把師生的情感聯結在一起。這樣一來對問題學生的教育感化就“不令而行”了。
讀完全書,可以說處處讓我感動,處處令我深思,如“老師是一只青蛙”、“曬干的金魚”等幾個小案例,給了我深刻的指示:教師不僅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友愛每一位學生,而且要依靠每一位學生,保護每一位學生。在“老師是一只青蛙”這則案例中,教師沒有給學生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因為該學生的回答是在教師的預設之外的,但往往就因為這樣,學生的想法得不到發表,從而使得學生的個性思維被挫傷了,說不好,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偉大的天才就會被扼殺在“搖籃”里。這是多么發人深思的問題啊!“以人為本,創造適應人的教育”也讓人受益匪淺,它講述的是迪斯尼游樂園路徑的設計過程:設計者格羅.佩斯在多次否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后,決定提前三個月對外開放游樂園讓游人在園里不受限制走動,最后讓人沿著人們自然踩出的痕跡修了路。因為該園路徑設計的獨特,尊重游人的自主選擇,1971年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讀完這一案例再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我們總是唯恐學生走了歪路,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于是就牽著學生不肯撒手。而實際上過多的束縛,違背了學生健康的成長,而"順其自然",因勢利導,才能令其茁壯成長,趨向完美。如果我們有也能像格羅·佩斯那樣,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那么教育將是人的教育,而不能是使人適應教育的教育。
總之,“愛”和“賞識”是啟迪學生智慧的“金鑰匙”,以激勵學生的成長,潤澤學生的心田,照亮學生的人生。《影響教師的經典教育案例》是一份精神大餐,當我耐心地讀過這本書后,才發現原來教育理論的真諦和教育變革的“秘密”就在我們的身邊,同時領悟到案例的作用、意義。
- 上一篇:學校競聘演講稿
- 下一篇:鄉鎮黨風廉政建設自查總結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