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初探

時間:2022-02-07 02:27:00

導語: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初探

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管理工作初探——如何建立良好的培訓系統

在企業的眾多資源中,人作為一種特殊資源,其重要性越來越引起重視,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優秀的人才。如何發掘人才,留住人才并發展人才,從而為組織保持強勁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是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良好的培訓系統的建立則是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日本的有關資料統計,員工文化及專業水平每提高一個等級,技術革新者的人數就增加6%,員工提出革新建議一般能降低成本10%~15%,而受過良好教育和培訓的管理人員,因創造和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則有可能降低成本30%。20世紀90年代美國企業調查統計分析認為,對員工培訓每投入1美元就能得到50美元的經濟收益。在我國,據蘇州市一項調查,經過培訓的員工同未經培訓的員工相比,完成產量高出10.8%,產品合格率高出6%,工具損耗率低40%,創造凈產值高90%。這些足可以說明,建立良好的培訓機制對企業的回報率是很高的。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培訓系統?通過筆者對所在企業的培訓系統運行情況分析及參考一些其它企業經驗,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1.開展培訓需求分析,明確培訓目標

進行培訓需求分析既是明確培訓目標、設計培訓計劃的前提,也是進行培訓評估的基礎,因而是培訓活動的首要環節。筆者所在的企業,每年都會對人力資源狀況進行全面清查,即進行人員供給預測和需求預測:通過供給預測,了解現有人力資源數量、結構、預期可能出現的職位空缺;通過需求預測,了解企業技術工藝發展、市場供給、專業技能等方面的欠缺。在這兩種預測的基礎上,制定年度培訓目標,從基礎知識、專業技能、管理思維等方面對相關人員開展系列培訓,確保企業用人需求,也為彌補職位空缺事先準備具有一定資歷的人員。

2.建立培訓評估系統,選擇適宜培訓方式

建立培訓評估系統是培訓管理工作必備的程序,是完善培訓工作的前提條件。通過對培訓效果的評估,可以發現培訓過程和方法上的不足,及時予以糾正和更改,使下次培訓做得更好。然而,由于受訓人員在培訓前后的差別顯而易見,培訓項目能為企業帶來多少效益卻很難通過一個公式進行計算。那么,我們可以通過評估培訓時機是否合適、培訓目的是否準確、培訓內容設置是否合理、培訓方法是否有效等環節,對培訓項目的效果進行評價。

企業培訓的方式有多種選擇,除了采用脫產學位培訓外,在職培訓、講座、案例教學等方法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筆者所在的企業,除了一些專業的外訓,每年也會開展多種多樣的基于員工角色的培訓,象班組長培訓、計算機、GMP、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培訓,界定員工的工作角色,以使員工能夠更好地勝任角色。

3.完善受訓人員選拔機制,營造培訓轉化環境

選擇合適的受訓人員也是保證培訓項目成功的必要條件。組織選派員工參加培訓項目,尤其是參加時間長、費用大的高層次培訓項目,應除考核員工的專業素質和學習能力外,還應重視對員工忠誠度的考察。

同時,培訓項目的成功,還取決于受訓人員是否可以持續地將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于實際工作當中,即培訓的轉化程度。影響培訓轉化的主要因素有學習內容與所從事的實際工作、受訓者的學習動機、學習能力以及需求評估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培訓需求等。

根據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理論,企業應該為受訓員工提供充分發揮其知識技能的工作環境,包括有競爭性的薪資待遇;如果不能提供,就不應該支持其參加相應的學位課程培訓項目。

4.建立違約處理機制,搭建心理契約,防止人才流失

企業在設計培訓方案過程中,為確保雙方的利益,要求受訓人員與企業簽訂培訓合同。由于多數情況下是企業承擔培訓費用,合同中應該規定受訓員工培訓結束后在企業內部服務的期限;如果員工未能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將根據服務期按比例補償企業支付的培訓費用。一些管理完善的公司都已經建立了相應的機制防止培養的人才流失:比如首先要求員工在接受培訓前簽訂培訓合同;同時做好人才儲備,避免因個別人跳槽而造成業務中斷;此外,給關鍵崗位的人才以市場化報酬。“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然而,這些方法并不能解決員工流失問題。為此有人提出了通過企業與員工共建“心理契約”減少培訓員工流失。“心理契約”表述了這樣一個意思:企業能清楚每個員工的發展期望,并滿足之;每一位員工也為企業的發展作出全力奉獻,因為他們相信企業能實現他們的期望。企業成長與員工發展的滿足條件雖然沒有通過一紙契約載明,而且因為是動態變動的也不可能加以載明,但企業與員工卻依然能找到決策的各自“焦點”,如同一紙契約加以規范。它雖然不是一種有形的契約,但它確實又是發揮著一種有形契約的影響,這將有效減少培訓活動中的違約現象,降低培訓員工的流失率,提高培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