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企業文化五結合
時間:2022-10-10 04:51:00
導語:電信企業文化五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文化正如企業的基因,潛伏在企業的肌體內,當有效激發時,就能激活企業的生命力。企業文化又如企業的輔助系統,只有在輔助機械的傳動下,企業整個系統才能運轉起來。所以,企業文化也是近年來被企業所認識、所重視的原因。探究中國電信的企業文化建設的歷史演變、發展趨勢和建設思路,不難發現,中國電信這個百年老店之所以發展到今天,無形中沉淀積累起來的健康的企業文化其實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但是在外部環境競爭日趨劇烈和企業內部發展迫需轉型的今天,如何確保企業生命長壽、基業常青是企業面臨的重大課題,而企業文化在這個關鍵時刻也需要把無形化為有形,把被動化為主動,把保障化為推動,把無為化為有為,滲透到企業各個層面、各個環節,才能真正發揮導向、激勵、凝聚、輻射、紐帶和約束的持久性文化作用,從而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
一、企業文化的演變歷程和發展趨勢
中國電信的發展歷史悠久,歷程復雜,因而伴隨著國家產業政策調整、企業內部改革和外部環境迫需,中國電信的企業文化變同樣經歷了傳承、重組、融合、變革、創新的演變里程,大致經歷了這么一個歷程:第一階段:郵電合營-1998年以前的坐商文化,也稱官商文化,由于當時企業負有行政管理職能和企業處于壟斷經營,整個企業實行計劃經營,等客上門,唯我獨尊等官商作風和文化氣氛,而且十分濃厚,歷時較長。第二階段:1998年到200**年的規范(制度)文化,郵電分營以后,整個企業的經營理念出現了新的轉變,于是當時提出了許多規范化管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規范化流程也相繼出臺,不斷深化改革,企業管理開始走向規范,企業真正以企業形式運作,面對市場競爭。第三階段:20**年到20**年的執行文化和創新(轉型)文化,企業上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發展舉步維艱,在發展和管理的雙重壓力下,企業依靠績效考核和競爭上崗,大力提倡高度統一的執行力和開始探索轉型業務,講執行,抓轉型成為企業一時的主流。第五階段:20**年以后到未來的和諧文化,科學發展和和諧社會成為今后社會發展和企業管理的主要趨勢和主體走向,在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的同時,企業開始更為注重員工團結和關注企業和諧,企業不斷探索民主管理和搭建公正平臺,注重加強與員工的溝通,探求人性化管理。
從企業文化的演變歷程來看,企業文化的發展呈螺旋式曲線發展,雖然在演變和發展過程當中,在創造出優秀文化的同時,也誕生了糟粕文化(失誤文化),但在長期的管理驗證和市場校對中,不斷校正方向和更新理念,企業文化建設逐步向規范、統一、民主、人性的趨勢發展。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高度統一的執行文化、精細確實的管理文化、科學發展觀的發展文化、創新改革的轉型(創新)文化、學習型組織的學習文化、以人為本的和諧文化將成為企業很長時間內企業文化建設的必然趨勢和指導方向。我們企業必須遵循這個必然規律和指導理念,正視企業文化建設的不足和問題,融合、整合和調動一切資源,以更加開放的思維,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創新的手段,探索有中國電信企業特色、適合和推動企業發展,又能和諧運轉的企業文化體系,為企業注入動力和活力,從而提高生產力,進而推動企業轉型和持續發展。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路初探
企業文化的地位越來越突出,程度越來越重視,效能越來越延拓。企業文化是文化力,作為軟生產力,它的發展依然受到來自企業各個層面、各種因素和種種資源的制約,必須克服當前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缺陷,破解各方面制約難題,整合、利用和調動一切有利資源和積極因素,抓住創新和和諧的主線,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注重創新,形成合力,整體推進企業文化體系的建設,彰顯企業文化的影響力和作用力,最大限度地構建“以正確的戰略引導人、以科學的流程管理人、以完善的機制激勵人、以優秀的文化武裝人”的企業。
(一)舊調變為新曲,著眼創新,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注重與繼承歷史結合
中國電信作為百年老店,有著源遠流長的企業文化根脈和博大精深的企業文化底藴,在無形和長期中沉淀積累的企業文化,有很多可資繼承、可資吸收的健康的、優秀的企業文化,我們必須正視過往和當前企業文化的缺失,放眼長遠,著眼創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揚長避短,革新除舊,在吸收、傳承健康、優秀文化的基礎上,以舊調譜新曲,穿舊鞋走新路,探索和創新發展富有新元素、賦予新內涵的企業文化。比如,我們企業的規范文化、執行文化、轉型文化等,都是比較有特色,又是能夠為員工所認同和促進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目前已經在員工中形成影響和氛圍,但還需提煉整合,深耕細作。而且,在未來建設上,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倡導和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諧境界和“天下大同”的理想社會,和諧社會和和諧企業將主導著整個企業文化的發展,“以人為本”的和諧文化將持續倡導,將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主流和方向,企業必須兼收并蓄,抓住主流,確立標桿,滾動推進,勇于探索,在員工與企業、企業與客戶、企業與政府的三者和諧上,創新發展和諧的企業文化,使企業成為員工實現自身價值、客戶享受最大價值、股東獲得最大價值的平臺。在追求和諧時,也注重創新,以“新”為魂,擺脫思維定勢,提出新思路,研究新技術,推出新業務,實施新辦法,把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業務創新、服務創新為落腳點,形成創新文化。
(二)軟性變為剛性,引起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注重與發展戰略結合
企業文化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軟指標,但很少被人認可為軟生產力,因而重視不夠,真抓不力,特別是缺乏長遠的戰略目標,與企業發展戰略的結合遠遠不夠。企業在追求生存、效益和利潤的同時,這些發展戰略其實也是同時貫穿著管理戰略和文化戰略的實施,沒有管理文化的輔助和推動,發展戰略的貫徹執行也是孤掌難鳴。發展戰略是剛性戰略或指標,但一個企業的發展戰略是包括著許多分支戰略,在把企業文化戰略的軟性戰略或指標變為剛性的過程當中,必須引起各級層面的重視,同時制定戰略目標,真抓實干地同頻推行,同步把企業文化同市場經營和企業和諧緊密結合起來,互動、互聯、互助起來,使企業文化切實成為企業的發展戰略、領導的任期政績和員工的工作任務,各級層面調動起來和各個體系運轉起來,真正做到抓起來務實,做起來有效。
(三)繡花變為開花,贏取效應,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注重與經營管理結合
我們企業在企業文化宣貫中,只是把企業文化的理念灌輸,意圖把員工思想統一起來,提高整個企業的執行力。其實這只是企業文化建設初始階段,或者是淺表層面。企業文化是企業的內功鍛煉,是企業的系統工程,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不能故弄玄虛,不能雙腳離地,要落到生根,內外兼修,化文本為行動,化理念為實踐,全面開花。企業文化涵蓋各個子文化,比如品牌文化、管理文化、服務文化、營銷文化等。企業品牌的塑造,服務水平的提高、企業管理的規范、營銷策略的宣傳等,不但與企業經營管理緊密聯系,同時也在無形體現出整個企業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與企業形象息息相關。而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與品牌文化、管理文化、服務文化、營銷文化等經營管理實質的東西結合起來一起抓的,還是比較少,可喜的是,企業逐步認識到這些東西的零亂,面對過多的業務、過多的套餐、不統一規范的企業稱謂等,企業開始整合業務品牌和規范企業稱謂。這不但說明了企業文化的影響和作用,同時也說明了企業文化開始落地生根,在這一點上,企業還是有很多領域可以開拓,還是有很多文章可作的,比如結合經營管理策略,對外以客戶為本,做到“網絡質量優、客戶服務優”,對內以員工為本,做到“管理隊伍優、全員素質優”,建立起指標量化、責任量化、行為量化、時限量化的三級考核的經營管理體系,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和經營效益。沒有與經營管理相結合的企業文化,玩些花拳繡腿,就是虛無文化,案牘文化。當然,一些口號、格言、案例、標識、活動等一些東西還是需要實實在在地做,但作為階段性的宣貫,還要豐富內涵和途徑,深層次地開發。
(四)自覺變為自發,獲得認同,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注重與員工變化結合
啟動企業要從人開始,啟動人要從精神開始。社會在變化,企業在發展,員工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也隨之發生了多元化的變化,員工的思想工作也變得更為復雜,員工思想的一系列變化對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產生了正負兩面的作用,而企業文化就肩負著灌輸先進觀念、塑造積極言行和促進企業和諧的重任。企業文化=價值理念+行為規范,因而企業文化必須在理念、利益等方面獲得員工的認可和認同,才能使員工在工作中的積極行為、先進觀念、良好人格等上從自覺變為自發,被動變為主動,當員工把企業榮辱、沉浮作為自己自發的工作責任和工作動力時,企業才有不斷升騰的希望和持續的發展動力。而企業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當中,必須傾聽民情,關注民生,善待民眾,保障民權,把員工的權益、訴求、利益、成長等切身利益擺上首位,開辟員工訴求渠道,建立民主管理平臺,建立維權機制搭,建員工成長通道,解決好,保護好,做到位。
(五)短板變為長項,注入活力,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注重與未來發展結合
企業未來走向何方,也即企業如何轉型?我們企業確立了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的發展戰略,也開始探索號碼百事通、商務領航等轉型業務,企業業務轉型邁開可喜的步伐,如果企業順利轉型,而企業文化還停滯不前,那么企業文化就成為企業發展的短板,企業的發展就出現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此長彼消。企業轉型突破和謀求未來發展的同時,必須考慮到企業的全面轉型,包括企業文化在內的轉型。企業管理有“木桶理論”一說,如果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管理中的短板,企業的木桶就永遠無法盛滿活水。任何企業都著眼長遠而謀求發展,在未來發展的探索之路上,也要把企業文化的建設放在企業持續的未來之中,研究企業文化的走向和趨勢,把企業文化建設謀劃在前,規劃在前,探索在前。比如在探索企業文化轉型的道路上,客戶服務、資源管理、網絡改造、內控管理、隊伍建設等還是有很多領域尚待開發,需要隨之轉型。
和諧成就偉業,優秀締造卓越。沒有傳統文化的積淀,沒有外來文化的滲透,沒有內部文化的提煉,就沒有企業文化的創新變革,就沒有企業文化的持續變革。我們必須在繼承歷史文化、吸納外來文化、揉合內部文化的基礎上,探索企業文化的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和管理實際,整合和調動企業資源,注入活力和創新元素,注重“五個結合”,創新發展和持續建設更加貼近員工、更有企業特色、更能推動企業發展的優秀企業文化,以文化力來推動發展力、增強凝聚力、提升競爭力,最終實現企業的強勁發展和確保企業的基業常青。
- 上一篇:電信企業文化發展思考
- 下一篇:兩新派駐黨建指導員制度
精品范文
10電信工程就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