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農:解讀中央一號文件
時間:2022-02-10 05:34:00
導語:聚焦三農:解讀中央一號文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主持人: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收看《聚焦三農》特別節目。今天,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也就是200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公布了。
這對我們的農民朋友來說,無疑是一件值得高興的大事。那么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有哪些新點亮點要點,將對我們的農業農村農民帶來哪些變化?今天我們請到了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唐仁建副主任,唐主任您好!歡迎您來到演播室接受我們的采訪。
主持人:唐主任,通過研讀今年的一號文件,我們發現兩個數字:一個是9,一個是4。那么也就是2007年一號文件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第9個以三農問題為主題的一號文件,也是從2004年以來第4次以中央一號文件的形式鎖定三農問題。那么我們知道,您是一號文件的主要起草者之一,您能不能簡單的介紹一下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有哪些主要內容?
唐仁健:你說的對。2004年,2005年,2006年和今年這四個一號文件總體思想都是一脈相承的,都是要貫徹一個加強農業基礎,促進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維護農村穩定,這么一個基本的考慮。但是每一年根據當時的不同情況發展的需要那么也明確了不同的重點。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又是以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為主題,而且強調了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表明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這個方向這個路子,還要走很長時間。但是不同時期可有不同重點。那么現在就強調的是要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抓住了現代農業,也就抓住了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
主持人:可以說現在一號文件已經是一個專有名詞了,它也可以說是我們全黨三農工作的一個行動綱領和一個風向標。那您覺得今年的一號文件給我們傳達出的一個怎樣的一個信息?
唐仁健:這個一號文件確實正如基層的一些同志所講的,發一號本身就表明的中央的鮮明態度。他們有的講這是最大的含金量就是發一號,最大的含金量。我覺得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不懈的解決好三農問題這樣一個信心和決心。體現了多年來,我們經過實踐檢驗中央實行的一系列支農惠農強農的這些方針政策和措施,這個路子不能變,也體現的我們對農業加強投入給農民實惠,這種力度也都不能減。那么今年的一號文件是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之所以考慮這個題目和這個主題,主要有三點考慮,第一點是新農村建設,首要任務是這個生產發展要搞好,沒有這個基礎,其他都談不上。
主持人:對
唐仁健:第二個我們現在農業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到了這個階段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還是傳統農業刀耕火種,完全靠天吃飯,這樣我們的農業問題解決不好而且尤其是在國際開放的條件下,競爭的壓力這么大,所以必須通過現代農業的方法思路來改造傳統農業到這個時候有這個也就需要了。那么第三個來講,也是中央從十六大以后提出建設現代農業以來,中央的許多中央文獻領導的許多重要講話都一再要求強調這個問題所以這也是貫徹中央的一貫思想。
主持人:那么我們剛才多次提到現代農業,現代農業也是我們今年一號文件的一個主題,那么提到現代農業,我們就不能不聯想到傳統農業。
唐仁健:傳統農業第一點就是這種農業的發展或增長它是靠傳統生產要素的投入,傳統生產要素是什么,也就是人勞動力和土地,主要這兩方面的因素,那么第二個特點就是這種傳統要素的投入,它不是在一種開放狀態下是在一種封閉狀態下來進行投入。
主持人:自給自足的一種形式
唐仁健:意思就是說在一個家庭的范圍在一個小村子,在一個小的社區的范圍,還是那樣生產要素在那循環往往是簡單再生產的概念,這樣的話現代農業應該說從另一方面來理解的話我寧愿更多的理解為就是對傳統農業的一種改造的過程彼此一種消長的關系。
主持人:也是一種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過程。
唐仁健:對那么這次中央的一號文件里面特別講到了六個用,這應該說是中央一號文件里面一個非常標準的也是經典的表述。那么這里面講的要用現代物質條件來裝備農業要用現代的科學技術來改造農業,要用現代產業體系來提升農業還要用現代經營形式來推進農業,再有就是用現展理念引領農業最后一個是用培養新型農民來發展農業。
主持人:發展現代農業過程當中,除了保障我們糧食安全保障我們農產品競爭力之外,能給農民增收帶來哪些切切實實的好處?
唐仁健:我就講三點最直接的,第一點比如說今年讓你用了新品種,這個品種質量又好產量也高另外這個消費者也喜歡,你馬上就賣好價錢。第二基礎設施給你改善了你比如說灌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溉用水的問題現在很多的丘陵山區,去年四川川渝大旱就凸顯暴露這個問題,但是另一方面旁邊有很多的水利灌溉條件好的,它產量反倒比平常高,所以你這個水利條件如果一改善、一投入、一增加馬上就解決問題,第三個來講也是走向市場如果有一個現代的經營組織,一個龍頭企業把你作為它的基地收購你的產品,對你進行技術服務你很快也能賣掉。這些我覺得都很現實,對農民來講。
主持人:你覺得作為農民朋友,國家目前倡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農民自身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唐仁健:農民最重要的準備,我覺得是強身健體,自己參加各種培訓,提高素質。
這個素質中央來講從最近三年非常重視,就是要加強對農民的技能培訓這個技能培訓兩個方面。一個是在家務農的農民,提高他們農業科技水平科學種田的水平。另一方面走出去外出轉移的包括在鄉鎮企業或在進城的,這一億多農民現在都在不斷的加強他們外出就業技能的培訓這樣的話,現在很多地方也講,其實我們勞動力在很多地方,總量總體上講我們還是多的在國外叫勞動力無限供給,所以講珠三角長三角為什么長期以來工資十年八年都不增長,因為后面老有產業大軍在那兒準備著。但是另一方面也是結構性的就是技工就是符合現代制造業發展要求技能的工人相對比較少,所以這方面加強了。農民出去就能找到比較滿意的工作工資也相對會高一些。
我覺得從他們來講,一方面國家要支持加大這方面培訓的投入和力度,另一方面他們自己來講,盡可能的就是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準備。
主持人:我們在一號文件中注意到了有這樣的全新表述,叫做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那您覺得這個農業的多種功能指的是什么
唐仁健:農業的多種功能應該說是一直都存在,但是以前因為經濟發展水平不高,那會兒我們溫飽問題沒有解決,大家只關注了農業的解決吃飯問題的功能,那也就是食品保障功能,那么你再觀察的話,隨著經濟發展技術的進步,也隨著我們認識的深化,農業除了這個之外,它應該還有原料供給,也就是工業發展的重要的原料。另外它還有這個就業增收就是農民光靠農業不行要轉移就業要擴大收入的增收渠道,也可以通過現代農業的發展那么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路子就是就業增收,另外再有的話旅游休閑。
主持人:比如說我們農家樂
唐仁健:農家樂最典型的。因為大家有這個需求。從農業來講,現在我聽,
好像有一個資料里面講到,我們現在每年大體有個幾億人次都曾經程度不同的參與過農家樂,也有幾百億的收入。另外再有的話,就是它這個生態保護的功利也非常明顯。農業,一方面它有這個向自然索取。在尤其沒吃飽肚子的情況下有破壞自然的一面。但是如果農業搞好了,思路對了,用現在農業的發展它也涵養生態保護生態的功能。另外農業還有一個功能,大家一般注意不夠。就是它有文化傳承的功能。文化傳承就是我們古老的農耕文明的文化,很多文化的產品,文化的現象,也包括現在我們視之為還認為是優良的需要繼承發揚的東西,它承載的載體都是農業。所以很多人認為農業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主持人: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唐仁健:對它是一種載體
主持人:等于說我們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其實就是農業文明史
唐仁健:很大程度上就是
主持人:那么這種隨著農業多種功能的開發,可以說剛才您說的這個農業播種功能,給我們展示了一個非常繽紛的,非常美好的現代農業的圖景,那么這種農業多功能的開發給我們農民能帶來哪些好處?
唐仁健:農業多種功能開發的過程,其實也就是農業這個農民不斷的增收,挖掘農業增收潛力的過程。第一點它解決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經常講,隨著經濟發展農業費用會下降,但是農民的基礎地位不會因此而降低。為什么,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農業的多功能是逐步增強的,而且非食品非生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產非經濟的功能它是逐步增強的重要是重要這些地位它不會下降這一點很重要。第二來講就是說今后,我們對農業進行投資,對農業制定包括基礎設施科技研發方方面面,都不要指根據傳統農業條件下認為它主要是生產食品,主要是提供簡單的農產品。就不是這個概念,應該是著眼它多種功能從更廣的視角去認識對待農業。
主持人:那么今年這個中央一號文件里關于加大農村的基礎設施投入有哪些新的政策
唐仁健:這方面呢總體上講就是在前三個一號文件的基礎上對它的不斷的強化的問題因為今年關于投入和基礎設施這些方面的政策總體是兩方面,一個方面就是強調要鞏固完善加強這是在,以前的政策思路也是四減免四補貼四減免就是減免農業的幾種稅,四補貼大家都知道是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就這些方面都是以前政策思路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的加強鞏固完善,另一方面也出臺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那么在農業基礎設施方面針對去年新的情況,主要強調了還是要不斷的加強農田水利的建設,特別強調的丘陵山區的抗旱水源的建設,強調了西南四省的水利的建設,而且強調了要增加小型農田水利專項補助資金的投入規模,另一方面強調了要提高土壤的肥力,這方面也有一些政策。還有個人畜飲水原來我們是解困現在是解決飲水安全因為我們現在有三億多人飲水是不安全的雖然喝上水了,但是水不安全。這個中央國務院已經有專門的規劃已經部署了準備用兩個五年的計劃把它基本上解決。
精品范文
1聚焦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