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雙增活動促進基層黨建與新農村建設同步發展

時間:2022-05-28 06:07:00

導語:雙創雙增活動促進基層黨建與新農村建設同步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雙創雙增活動促進基層黨建與新農村建設同步發展

去年以來,我們圍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全市開展了以“創辦領辦經濟發展項目、創辦領辦社會服務組織,增強集體經濟實力、增強服務群眾本領”為主要內容的“雙創雙增”活動,進一步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實現了基層黨的建設與新農村建設互促共進、協調發展。目前,全市已有*多名農村黨員干部參與創辦、領辦經濟項目*多個,中介服務組織*多個,年增加村級集體收入*多萬元,帶動農民群眾40多萬戶。

一、適應形勢,把握要求,探索基層黨建工作服務和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

加強農村基層黨的建設,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在新形勢下顯得尤為重要。我們通過探索開展“雙創雙增”活動,努力增強和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積極作用。

發揮新農村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迫切需要基層黨組織改進對農村經濟工作的領導方式,努力提高群眾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農民群眾單家獨戶無序化的小生產、小經營,與日益發展的社會化大市場、大流通、大服務嚴重脫節,導致增產不增收、經濟效益低下的問題十分突出。開展“雙創雙增”活動,就是通過組織、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創辦、領辦經濟項目和服務組織,把千家萬戶聯合起來,形成經濟聯合體,不斷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推動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發揮新農村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迫切需要基層黨組織進一步提升黨員干部素質,鼓勵和支持他們在發展經濟上建功立業貢獻才干。農村黨員干部是新農村建設的骨干力量。近幾年來,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在新農村建設中較好地發揮了表率作用。但農村黨員干部帶頭致富的技能本領亟待提高,幫助群眾、帶動共富的作用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開展“雙創雙增”活動,就是要通過鼓勵和支持他們創辦領辦經濟項目、服務組織,進一步提高能力素質,帶動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發揮新農村建設中的組織保障作用,迫切需要基層黨組織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切實解決有心作為、無錢辦事的問題。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推進,村級黨組織可支配的經濟來源大幅度減少。同時由于歷史原因和自然條件限制,不少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有的村甚至負債累累,開展各項建設底氣不足,腰板不硬,說話不響。開展“雙創雙增”活動,就是要引導農村基層黨組織開發利用集體資產,不斷拓寬集體增收的新路子,努力增強集體經濟實力。

二、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扎實推進“雙創雙增”活動

開展“雙創雙增”活動,重點在“創”,目標在“增”。關鍵是要加強引導把“雙創”項目興辦起來,通過擴大培訓把項目輻射功能彰顯出來,通過優化環境把“雙創雙增”活動推廣開來。

遵循市場規律,積極引導黨員干部興辦“雙創”項目。一是堅持投資主體多元化。在鼓勵農村廣大黨員干部帶頭投資創辦項目的同時,積極吸收入黨積極分子、種養大戶、城鎮下崗(退休)職工和各類營銷人才、科技人才以及民營企業參與投資,廣泛采取合股創辦、獨資領辦、引資共辦等形式開辦經濟項目和服務組織。二是項目發展產業化。緊緊圍繞各地的產業優勢,引導黨員干部創辦、領辦具有市場開拓能力、農產品深加工和為農民提供生產經營服務的“雙創”項目。同時引導黨員干部把過去各自創辦的公司、基地聯合起來,優化重組。三是項目管理規范化。嚴格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對所有“雙創”項目明確權屬,規范管理,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并建立完善了利益分配管理辦法,實行按勞、按股、按貢獻分配相結合,保證所有投資主體和參與各方特別是集體的合法權益。

強化主體培育,努力增強“雙創”項目輻射帶動功能。一是圍繞特色產業抓培育。將宜城的西瓜、棗陽的甘蔗、老河口的梨桃等產業技術作為重點內容,分期分批對農村黨員干部開展了大規模培訓。二是突出專業技術抓培育。在以市、縣黨校為主陣地進行系統性培訓的同時,從全市選擇了10家“雙創”公司(基地)作為培訓基地,對農村黨員干部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與高等院校、知名企業聯系,選送了*9多名黨員干部外出學習深造、打工鍛煉、參觀考察。三是實行分類指導抓培育。市委每年集中培訓*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各縣(市、區)每年對農村主職干部和項目協會負責人集中輪訓一次。骨干黨員由縣(市、區)委組織部牽頭開展專業技術提高型培訓。其他黨員干部由鄉鎮黨委負責開展適用技術普及型培訓。

加強服務指導,不斷優化“雙創雙增”活動環境。一是提供政策扶持。我們協調工商、稅務等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對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一律按最低標準執行。對國家扶持農村的一些項目、資金,適當向“雙創”項目傾斜,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創業實力。部分縣(市、區)還制定了財政補貼政策,對生產和銷售達到一定規模的“雙創”項目,由財政給予適當的補貼和獎勵。二是提供技術服務。組織市、縣直單位發揮人才、技術優勢,幫助聯系點推廣新項目、新品種、新技術,提高“雙創”項目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去年以來,市、縣直部門先后組織有關專家到村實地指導*多次,引進新品種、新技術260多個。三是改善設施條件。協調有關部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幫助公司、基地和協會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各種問題和困難,千方百計地抓好交通、通訊、水利、電力等硬件建設,積極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

三、不斷探索,穩步推進,確保“雙創雙增”活動取得實效

在“雙創雙增”活動中,我們堅持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邊完善,找準了基層黨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作用的切入點,實現了基層組織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對接。

增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一方面,通過興辦“雙創”項目,農民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增加了收入,進一步提高了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認同感。另一方面,集體的閑置資產、資源、資金通過作為集體股投入“雙創”項目參與收益分配,且絕大部分收入都用到了農村開展改水、通路、環境治理等基礎建設,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提高了農村黨員干部的能力素質,充分體現出黨員干部的先進性。結合開展“雙創雙增”活動,我們大力實施了以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基礎建設、加強黨員干部的基本能力建設為主要內容的“雙基”工程,全面提高農村黨員干部帶領群眾發展致富的本領。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顯著提高,涌現了一大批黨員經營大戶和鄉土人才,帶動農民群眾共同發展致富。

加快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推動了新農村建設。“雙創雙增”活動中,農村基層黨組織以先富起來的黨員干部牽頭,采取股份合作、合伙經營、訂單契約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協會+農戶”模式結成了經濟利益關系共同體,既實現了各種資源的有效整合,又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了農民群眾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市場競爭力,全面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