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鄉村公路建設為新農村奠定基礎

時間:2022-05-17 03:07:00

導語:加快鄉村公路建設為新農村奠定基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快鄉村公路建設為新農村奠定基礎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多方籌措資金解決重點難題破解建設瓶頸;認真履行職責提高準入門檻嚴把質量關口;明確工作職責強化管理養護完善配套工程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鎮在鄉村公路建設上想方設法,破解難題,多方籌措資金,通過“上級撥一點,政府籌一點,村民集一點,企業助一點”的工作方式,很好的破解了建設中的資金瓶頸、鄉村公路建設是造福于民的千秋工程,同時也是群眾夢寐以求的脫貧奔富之路、鎮村公路工程建設完工后,鎮黨委、政府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加強管理養護,及時完善配套工程,為推動公路管護建設上水平作出種種努力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鎮位于*市西北部,三面與湖南省接壤,一面與坪石鎮相連。地處山區,總面積113.3平方公里,轄8個村委會,93個自然村,總人口1.2萬人左右。近幾年來,該鎮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為民辦實事、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頭戲來抓,舉全鎮之力,大力實施通村公路建設,農村公路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初步構建起以鎮為中心

、以村委公路為骨架、以自然村道路為輻射的農村公路網,為該鎮的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定的基礎。目前,該鎮全鎮鎮通村公路路面水泥硬化里程達到46.76公里,100%行政村實現了通水泥路,按額定計劃全面完成村村通任務。鄉村公路建設包括路面硬化工程及新開公路建設總計投入1190萬元,其中上級公路部門撥款約800萬元,鎮自籌資金約320萬元,村民自籌60萬元,駐鎮單位捐款10萬元。新開土石方公路9條,全鎮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20公里,覆蓋86個自然村,受益總人口11200人左右,實現了全鎮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自然村通公路的工作目標。

*鎮地理位置復雜,自然條件惡劣,村莊分布小、偏、散,人員居住分散,給該鎮的公路建設造成很大困難,為了確保農村公路建設任務圓滿完成,確實解決群眾出行難的問題,鎮黨委、政府每年都提早安排,認真研究,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將鄉村公路建設列為年度重點工作來抓。一是提早制定年度鄉村公路建設計劃。組織分管領導、工作技術人員提前做好項目儲備工作,為項目實施打牢基礎。二是積極向上爭取,按時向上級部門做好公路建設項目申報工作,為公路建設創造有利條件。三是及時制定出臺各種優惠政策,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將群眾的思想統一到修路謀發展、修路求發展、修路創發展中來。四是多方聯系,積極協調,發動駐地單位捐資修路,努力形成“共駐、共建、共營、共創”的公路建設工作格局。

多方籌措資金解決重點難題破解建設瓶頸

作為*經濟較為落后的鄉鎮,*鎮在鄉村公路建設上想方設法,破解難題,多方籌措資金,通過“上級撥一點,政府籌一點,村民集一點,企業助一點”的工作方式,很好的破解了建設中的資金瓶頸。一是樹立借力發展的思想理念,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通過早宣傳、早發動、早立項,早申報,加強與上級部門溝通聯系,最大限度爭取資金支持。幾年來,累計對上爭取資金約800萬元,占工程總投資的75%以上,極大地緩解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緊張的狀況。二是加大政府投入,解決公路建設配套資金缺口問題。鎮政府每年除拿出項目配套資金外,還想方設法籌措部分資金,專門用于全鎮農村公路建設基礎項目資金儲備。幾年來,鎮政府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資金達320萬元,為鄉村道路建設傾盡全鎮之力。三是提高群眾熱情,積極發動群眾參與。“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村民發展的根本之路。鎮黨委、政府加強對農民的宣傳發動,號召農民積極投入到本村的修路工程。向村民提出“誰先籌集資金,誰先申報動工”,極大的提高了村民修路筑路的熱情。到目前為止,村一級共籌款60萬元,有效的彌補了鄉村公路建設的資金缺口。四是挖掘潛力,動員駐鎮企業及社會力量捐資為民修路。鎮黨委、政府按照修路中所提出的“四個一點”工作思路,采取企業出資,社會捐贈,政府組織實施等方式籌集資金,近年來,企業及社會共捐助公路建設資金達10萬元。五是整合資金,高效利用。整合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扶貧開發資金、以及小城鎮建設幫扶資金,將其捆綁使用,有效的解決了建設資金短缺問題。通過各項資金的捆綁使用及各項項目的整合建設,不但加快了農村公路建設速度,同時也拉動了小城鎮建設步伐,實現了一舉多贏。

認真履行職責提高準入門檻嚴把質量關口

鄉村公路建設是造福于民的千秋工程,同時也是群眾夢寐以求的脫貧奔富之路。鎮黨委、政府從思想上、行動上均高度重視公路工程建設,將其做為年度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一是提高門檻,嚴把準入關。要求所有施工單位必須達到具備公路三級以上資質、具備雄厚的資金墊付能力、具備齊全的機械設備的“三具備”條件,才能參與工程招投標,在招投標過程中,嚴格審查施工單位資質,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執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合同制,實行工程建設履約保證金和工程質量保證金制度,要求所有施工單位必須按規定交納“兩金”才能進行工作施工。二是認真履行職責,嚴把材料關口。在施工過程中,組織技術監管人員對水泥、河沙、碎石等大宗建筑材進行抽檢,按照公路建設標準,統一水泥標號,統一河沙、碎石規格,從而杜絕了水泥標號小、砂子含土量大、用風化碎石等不合格材料進場,從源頭上保證了工程材料質量。三是全程跟蹤監管,嚴把檢查驗收關口。鎮黨委、政府在嚴格把住材料關口的同時,經常性的安排在職干部深入施工現場,跟蹤監督,加強工程監管。鎮與市交通局主要領導及專業技術人員,不定期的深入一線督促檢查,各村都確定一批有責任心、公道正派的干部和村民代表,全程跟蹤監管。工程完工后,市交通部門與鎮政府組織人員,嚴格按照《公路檢驗評定標準》對工程進行檢查驗收,確保了農村公路高標準、高質量建設。

明確工作職責強化管理養護完善配套工程

公路建設是基礎,配套工程完善是重點,養護是核心。鎮村公路工程建設完工后,鎮黨委、政府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加強管理養護,及時完善配套工程,為推動公路管護建設上水平作出種種努力。一是認真做好配套工程的完善工作。路面主體工程完工后,迅速組織力量培筑路肩土,完善邊溝排水、擋土墻及路崖路莊建設,力求達到壓實平整、寬窄一致、坡度適宜的標準,確保建設一條,成功一條,發揮效益一條。目前,所有通村公路路肩都完成了培土建設,鋪設了排水溝,修筑了路崖、路樁,部分公路還設置了減速帶,確保了行車安全。二是明確工作職責,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制度保障。按照市交通部門關于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實施辦法,結合農村公路管養實際,進一步明確了“統一領導、以市為主、分級管理、鎮村配合”的管養責任,細化了管養內容,形成了權責明確、事權明晰的養護管理體制,使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軌道。三是抓住重點,嚴格執法,加大管理力度。*鎮緊鄰湖南省宜章縣的梅田鎮,每天有許多運送煤炭的卡車經過,為嚴厲打擊違規侵犯路權行為,凈化公路交通環境,鎮黨委、政府加大了道路管理力度,在每個村設置了1—2名道路看護員,負責道路看管,道路養護,道路衛生,從而形成了農村公路有專人抓、有專人管的長效機制。

*鎮黨委、政府在近幾年工作中,緊緊依靠上級交通部門,本著為民辦實事的原則,解民憂、化民愁,舉全鎮之力大搞農村公路建設,鄉村公路建設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硬件基礎,同時也贏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