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演講團半年總結
時間:2022-11-04 01:19:00
導語:科普演講團半年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上半年,**科普演講團圍繞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加強橫向聯系合作,強化科普演講、科普進社區,協助開展科技下鄉,選派專家參加“快樂科普校園行”、“銀齡行動”、“八桂講壇”等活動,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中開展“百場科學素質行動”獲“優秀項目獎”。
一、科普演講情況
1、演講場數及聽眾人數。演講團上半年開展科普演講場數112場聽眾29818人次。其中本部演講103場,聽眾27514人次;崇左市分團演講6場,聽眾1195人次,梧州市分團演講3場、聽眾1109人次。其他分團未上報演講情況。完成年度演講任務200場的56%、聽眾人數11萬人次的27.1%。演講活動分布在8個市、16個縣及區直單位,
2、演講內容及聽眾對象。演講內容包括文化教育、健康保健、現代科技知識、服務“三農”四個方面,文化教育演講39場,聽眾人數11759人;健康保健知識27場,聽眾人數5005人;現代科技知識35場,聽眾人數10270人;服務“三農”2場,聽眾人數210人。聽眾對象未成年人225**人,占81.8%;城鎮勞動人口1999人(其中醫務人員155人,其他人員1844人),占7.3%;農民(農技人員)210人,占0.8%;領導干部及公務員2798人(其中離退休人員73人),占10.2%。
3、演講效果。在選派專家參加“**未成年人科普演講團”開展“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希望行”活動中,應用經過精心制作課件的多媒體對在校學生作科普報告,十分適合學生聽眾、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愛好的特點,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可以通過圖片、動畫、文字,了解到演講的科普的基本內容,比較直觀、容易接受,很受學生歡迎。6月中旬,演講團的4位專家到梧州市演講,學生聽了楊道華研究員的科普報告后說:講得實在,語言生動,例子典型,趣味性強,使我們認識到科學技術發展,以必將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激發我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我們歡迎這樣的講座。周民雷教授的《塑造美滿幸福的人生》,演講寓意深刻,生動感人。加強了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端正心態,構筑快樂人生,對學生影響深遠。張滔教授的《成功奧秘》切合學生的思想實際,解決了學生思想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學生受益匪淺。岑曉華教授演講的《心腦血管防治》深入淺出,講到了點子上,給聽眾啟發很大,大家得益不小。不少學校和單位希望以后能多來些專家,多安排些這樣的報告,使我們的青少年學生多受些教育,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科普隊伍與專題
新批復成立河池市科普演講分團,至此,**科普演講團已有6個分團,增加團員11人。桂林市老科協也成立了桂林市科普演講團。科普報告專題也根據當前群眾關心的經濟社會科技環境熱點問題,不斷增加新的專題6個。如袁正中會長演講的《淺議特區新區的模式演進》,受到黨政機關干部和高校的師生歡迎。
三、科普宣傳
1、科普進社區。演講團開展科普進社區的主要內容仍以宣傳板報的形式進行。上半年演講團在南寧市大板二區出版了3期《生活與健康科普知識》板報。主要內容是宣傳環境保護、合理利用資源的綠色生活。
2、創辦了《**科普演講團簡報》。上半年編印了《簡報》5期。《簡報》反映了演講團工作動態及經驗體會。
四、選派專家協助參加“三下鄉”活動
應南寧市江南區科協、人防辦邀請,選派**大學分會7名蠶桑、養牛、養豬、甜玉米、食用菌、水果種養老專家到橫縣校椅鎮石井新村和龍夏村開展“三下鄉”活動,為農戶進行科技咨詢約400人次,發放科技資料300多份。
五、協助區老齡辦開展“銀齡行動”
1、繼續到龍州縣開展醫療援助活動。在20**年1~3月中,**中醫學院老教授、專家到龍州縣門診病人1038人,查房及病倒討論87人,講座專題15題,培訓當地醫務人員871人次。
2、開展科技咨詢服務活動。組織專家在廣泛查閱國內外有關資料基礎上,于6月26~27日赴寧明考察膨潤土活動。在考察活動期間,與寧明縣四家領導班子主要成員座談、交流情況,互通信息,探討開發思路;與寧明縣發改委、國土資源局、招商局、科技局等有關部門,進一步了解膨潤土礦藏、礦床、開采條件及目前開發情況、問題及建議。經研究現已初步形成了“關于寧明縣膨潤土科學有序開發的建設”的建議。
3、制定了《20**年**“銀齡行動”工作方案》、《20**年**“銀齡行動”醫療援助工作方案》。
4、受自治區老齡辦委托,編輯了《**“銀齡行動”宣傳手冊》,已審定印發。
六、召開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研討會
老科協科普和科技咨詢工作委員會召開落實《科學素質綱要》研討會,與會人員提出關于在貫徹實施《科學素質綱要》中,要做好“政府推動”工作、制訂公民科學素質標準及評估細則、加大對《科學素質綱要》的宣傳和傳播工作、創建網站、提高全民科學素質要從加強基礎教育做起。會前,收到論文31篇,經科普和科技咨詢委員會篩選出26篇編成專集。會上,表彰了6個“組織科普演講”先進單位和14名“科普演講”先進個人
七、取得成績的主要原因
1、加強橫向聯系合作。如選派專家參加“**未成年人科普演講團”(該團20名成員中有19名是**科普演講團團員)活動,在5月20~25日演講活動中,有14名專家參加,共演講53場,聽眾10918人。參與**圖書館“八桂講壇”報告,演講2場、聽眾270人。
2、總結經驗,提升打造科普品牌意識。5月下旬,**科普演講團選派專家與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一起參加**未成年人科普報告團開展“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希望行”活動。學習中科院科普演講團經驗,一用多媒體,二搞互動,講究效果,講究趣味,提升演講品牌和提高組織水平,努力打造演講精品。在6月中下旬到梧州、崇左市演講,能用多媒體演講的單位都用上了。
3、積極幫助分團解決實際困難。當前,分團開展科普演講最大的困難是資金缺乏。凡到成立分團的五市開展演講活動,其專家報酬、交通住宿費均由演講團負責。演講團以承擔項目和以合作的方式尋找資金來源,爭取到區科技廳、區老齡辦等單位的資金支持。
4、有一支熱心的科普專家隊伍。科普演講團的老教授、老專家把參加科普演講團活動作為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義不容辭的責任,接到通知去作科普報告,盡管是七、八十歲高齡,身體許可,他們都十分樂意應邀。周民雷、張滔教授到梧州市各中專、職校、技校,分別對學生(還有老師員工)作了“塑造幸福美滿人生”、“成功的奧秘”專題講座,教授們聲情并茂的講演,發自肺腑的啟迪,激勵之語,符合學生思想實際,針對性強的演講內容,深深感動和教育了廣大師生,會場多次響起熱烈的掌聲,學生們都感到受益匪淺。如梧州衛校有一名女學生,原來對社會的看法有些消沉,認為黑暗面多,自己只是普通工人家庭的子女,沒有背景,畢業后難以找到工作,何來成功?聽了張教授的講演后改變了對成功的看法,以前認為只有進大醫院做護士才算成功,現在認識到社會會處處給有所準備而又勤奮努力的人機會的,自己到養老院做護工,到藥店賣藥,也是成功的。醫療專家岑教授到社區,老干局為中老年人開“中老年人保健知識”講座,社區居民奔走相告,踴躍到場,有些人聽了回去又告訴親屬,相攜而來再追第二場、第三場。桂江船廠社區,寬敞的大禮堂,擠滿了前來聽課的群眾,不少人還提前到場,抓住這難得的機會,面對面向專家咨詢,講課過程中,20多張事先準備好的咨詢條子遞給岑教授,岑教授都一一地做了通俗易懂的解答。專家平易近人的態度,熱情耐心的解答,令聽眾感動,深表滿意。在新興社區,800多社區居民象過節一樣齊聚在社區的露天花園里,等著醫學專家的到來,為提高醫療水平和生活質量,人們渴望學習科學知識,了解中老年保健,岑教授一一滿足了大家的要求。
六、存在問題
1、因工作沖突,改變“科學素質報告”時間。有些地區因上級進行教育“兩基達標”檢查,黨政機關和各學校全力以赴做好迎檢工作,其他事情暫緩開展。不少職校技校的領導,老師們認為,如果演講的時間能早一些,安排在學生沒畢業前的4、5月,有機會聽課的學生會更多一些。
2、專家時間沖突。一是專家工作多,二是多處同時邀請某一專家。
3、采用多媒體演講局限聽眾人數。在室內采用多媒體演講,雖提高了效果,但聽眾只在90~200多人。同時由于農村學校沒有多媒體設備,用多媒體演講較難實施。今后要根據當地的特點和存在的實際問題,實行“兩條腿走路”,有多媒體條件的去講,沒有多媒體的地方只要需要也應去講。
七、下半年工作打算
1、繼續做好“銀齡行動”活動各項工作。包括開展醫療援助、寧明縣膨潤土科技咨詢、科學素質報告活動等。
2、繼續選派專家參加**未成年人科普演講團活動。
3、爭取再成立1~2個科普演講分團。
4、繼續做好不定期編印《**科普演講團簡報》。
5、繼續在社區出版科普知識宣傳板報。
6、超額完成全年科普演講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