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購機補貼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22 04:21:37
導語:上半年購機補貼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4年上半年分配市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8010萬元,截止2014年6月15日,已經接受申請6250份,受益戶數:5712戶補貼機具數量6933臺(套),使用中央補貼7018.785萬元,完成任務近88%。
一、主要做法
1、加強組織領導。市局成立了購機補貼領導小組,負責實施市轄區的購機補貼工作,督查各縣區購機補貼工作,各縣、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機補貼工作,均在第一時間成立了以分管縣(區)長為組長,紀檢、監察、財政局、農機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加強對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領導。各縣區農機局按照工作要求也及時成立相應機構,局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副局長為直接責任人,具體抓好工作落實。并按照省農機局要求,第一時間與各縣區農機局簽訂了《2014年農機購置補貼責任書》。
2、全方位宣傳新政策。今年采取“自主購機,帶機申請,定額補貼,縣級結算,直補到戶”的“一站式”服務模式,為全面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讓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家喻戶曉,全市各級農機部門采取不同方式進行宣傳:一是利用廣播電視做購機補貼專題宣傳28次;二是在拂曉報、皖北晨刊、縣文摘等報刊和“農機”政務微博,報道、宣傳購機補貼新政策;三是利用逢集的機會發放農民一封信、明白書12100份,宣傳補貼政策和辦理程序;四是開設購機補貼熱線電話,解答農民有關購機補貼的電話咨詢問題2010個;五是群發購機補貼政策短信8萬多條;讓農民能夠充分知曉補貼方式、補貼程序、補貼目錄、補貼額度、補貼對象以及補貼經銷商等其他相關內容,真正了解中央的惠農政策;六是召開購機補貼專題會議組織學習農業部和省局印發的2014年購機補貼實施方案、政策文件匯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讀本。
3、加強監督檢查。市局對購機補貼監督檢查工作進行具體安排部署。一是要求各地認真自查自糾,嚴防工作漏洞;二是市農機局、財政局抽調專門人員組成督查組,上半年不同形式組織開展對購機補貼工作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據實提出完善和改進監管的政策建議,切實落實好購機補貼政策。
4、嚴明紀律。建立健全各項農機補貼廉政風險防控機制,通過例會、主要負責同志作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報告等開展農機補貼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動十余次。加強對補貼機具經銷商規范性管理,確保補貼機具質量、售后服務等承諾兌現及時有效;保障質量監督投訴電話的暢通,確保機具發生質量問題能及時妥善的處理。
二、各具特色做好補貼工作
區服務下沉、“一站式”服務。為了減少農民往返,減輕農民負擔,將帶機申請放在各鄉鎮,購機者在補貼申請表打印后15個工作日內,攜帶所購機具、補貼申請表、身份證、戶口本、購機發票、“一卡通”原件,主動到戶口所在鄉鎮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辦理補貼申請手續,鄉鎮農機中心、財政所聯合辦公,依次完成現場核對購機者資格、核實申請補貼機具、人機合影、登記建檔等工作,為農民提供“一站式”服務,落實“誰辦理、誰簽字、誰核實、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度,做到不符合申請條件的不受理、申請材料不齊全的不建檔。
縣入戶核查,確保資金安全。在把好報名申請核查關的基礎上,抽調業務骨干,對所有農戶購置補貼機具的使用情況進行進村入戶核查,嚴格按照核查內容,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核實通過后,購機戶和2位擔保人要在保證(擔保)書上簽字,負有連帶責任。確保農民購機真實性,核實人員在核查表上簽名。
縣強化公仆意識,為民提供便利。一是印制補貼手續辦理流程表,所有申請補貼農民人手一份,讓購機農民明確辦理程序,保證補貼工作有序開展;二是集中補貼工作人員,明確每個人辦理環節,讓一站式服務得以更充分體現;三是延長辦公時間,每個程序只要有農民在辦理,工作人員就不下班,確保農民當天辦完手續;四是對申請補貼機具比較集中的鄉鎮采取到鄉鎮辦理辦法,減少農民往返次數和時間。至目前,落實補貼機具2918臺,其中玉米穴播機補貼2377臺,數量之大、范圍之廣、涉及農戶之多,給農民辦理補貼帶來諸多不便。為解決矛盾,我局安排工作人員到玉米精量穴播機比較集中的鄉鎮、村辦理檢驗、登記建檔和機具檢驗核實等流程,盡量延長工作時間,最大限度給農民提供方便,確保補貼工作有序開展。
縣嚴格程序,精心操作。嚴格按照“自主購機、帶機申請、定額補貼、縣級結算、直補到戶”新模式操作,給農民提供最大的方便。在農機補貼工作過程中,做到:嚴把補貼申請關,做到隨到隨補;嚴把補貼對象公示關,確保補貼對象公示及時到位;嚴把機具核實關,不見機具不接受申請,確保機具100%核實;嚴把補貼機具辦理牌證關,做到享受補貼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牌證管理的機具在投入使用前,全部完成登記備案工作;嚴把信息核實關,把購機者的信息與補貼管理系統中的信息逐條比對、核實,確保信息的準確、完整;嚴把信息公開關,農機補貼實施前、中、后各個階段的重點工作在政府網站、縣農機化信息網站公布,確保公開內容完整、通暢、有效、及時。
縣預約式受理補貼申請。由于今年的系統是經銷商上傳就占用資金,縣采用了對購機者分別預約時間來受理補貼申請,既減輕了交通堵塞的壓力,也減少了農戶之間的摩擦。
三、存在問題和建議
1、補貼資金不足,資金缺口大。通過調研了解到目前已經購買小麥收割機205臺、151臺拖拉機、玉米收割機84臺及配套沒有補貼,全市資金缺口近1個億。建議在安排第二批資金給予多考慮,以滿足我市農機化裝備優化的需要。
2、整合補貼資金,發揮引領作用。谷物聯合收割機已接近飽和,建議減少谷物聯合收割機的補貼額;增加撿拾壓捆機、壓捆機等環保機具的補貼額。
3、進一步規范,機具歸檔工作。有的機型相鄰檔次補貼額差距過大;有的生產廠家標注的技術參數達到了相應檔次的機型應具備的技術參數,但實際上可能達不到應有的功效;而作為縣級農機部門只能根據機具的銘牌、合格證等來核實機具,機具本身實際功效如何,不得而知;作為農戶,補貼額越大越好,機具價格便宜就好,不考校機具應該具備的功效。建議相關部門加大機具抽查、核查力度,真正發揮農機補貼資金的引領、帶動作用。
4、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操作系統。現在的系統是控制一個經銷商一天的錄入上限,而有的經銷商為了多輸入,就一個銷售企業注冊多個公司名稱來應對。建議增加控制一個系統用戶只能在一處登陸,而不能在多處同時登陸。
5、目前的補貼操作農機局難以掌握。主動權完全掌握在經銷企業手中,嚴重損害補貼的公正性,重點發展機具難以保證。今年的軟件銷售控制為補貼資金用完后就無法再錄入已銷售的機具,經銷企業可以憑借自己的喜好、情感、用戶對銷售市場的影響力等因素,隨意決定錄入的用戶。一是導致補貼操作失去公平、公正性,先購機不一定享受補貼;二是經銷企業可以根據銷售利潤隨意導向市場,質量性能好的機具有可能因為利潤空間小而被經銷企業壓制,反而質量性能一般的機具充斥著市場;三是農機管理部門失去對機械化發展導向的控制,重點發展方向的機具得不到保證。
- 上一篇:城管局競爭上崗實施方案
- 下一篇:股票市場金融學解釋研究